張金華 (西南民族大學 610041)
用藝術干預受傷心靈,使患者重燃生活信心的做法并不鮮見,在地震頻發的日本,相關機構常會通過繪畫等藝術手段為受災群眾進行心理救助和治療,幫助其釋放和排解內心的負面情緒,這種方式對兒童心理治療尤為有效,而通過美術活動給予他們幫助,激發兒童本身自我修復與保護機制的運行,輔助他們重新建立安全感和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也是美術教育的宗旨之一,所以將藝術治療與高等教育有機聯系起來,將藝術教育與藝術治療的理論與方法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實現面向多數人的藝術心理教育不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藝術治療(Art-therapy),又稱藝術心理治療(Art-psycho therapy),是以藝術(包括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戲劇、詩詞、電影、書法等)為手段進行心理輔導與治療的形式,這種方法因為語言退居二線、線條、色彩、旋律、節奏、律動、造型、表情、神態扮演重要角色而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最早開展藝術治療的是美國和英國,目前美國已有百余個專業的藝術治療機構,北美、南美、歐洲、澳大利亞及亞洲地區的近50個國家都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音樂治療,各國大多都成立了音樂治療學會(協會),美國就有3000多名注冊音樂治療師在各種醫療部門工作,在歐美發達國家音樂治療已初步形成了一個社會職業,1974年成立了世界音樂治療協會。1992年初,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第一屆國際藝術醫學大會標志著“藝術醫學已經進入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新階段”。1
藝術治療的高等教育發軔于美國,1944年和1946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堪薩斯大學先后建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課程來訓練專業音樂治療師,經過近70年的發展,音樂治療已經成為一門成熟完整的邊緣學科,這之后美國幾乎每個州都有幾所大學開設音樂治療的課程,而專業音樂治療師由美國藝術治療認證委員會(ATCB)進行資質評估并授予證書。20世紀70年代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首先開設了藝術治療的碩士課程。英國的藝術治療教育貫徹到學士到博士階段,英國的德比大學、羅漢普頓大學、赫特福德郡大學、瑪格麗特皇后大學愛丁堡分校均設有藝術治療專業,英國研究生層次的藝術治療教育包括視覺藝術治療、舞蹈藝術治療(Dance Movement Therapy)、戲劇藝術治療(Drama therapy)等專業,它們都是英國保健衛生署(NHS)與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署聯合制定的專業。除此之外,歐洲很多國家,乃至現在亞洲比較發達的一些國家紛紛開設了藝術治療課程。
中國的藝術治療發展雖然不如英美等西方國家歷史悠久,卻也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而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國目前主要是針對音樂治療展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文系副教授、美籍華裔音樂治療專家劉邦瑞先生,1980年在中央音樂學院的講座第一次將音樂治療介紹到中國,1989年中國音樂學院開始招收音樂治療專業(大專層次)學生,是國內最早設置的音樂治療專業,1994年開始招收碩士生。而進一步推廣的當屬中央音樂學院的高天教授,他于1994年在美國坦普爾大學獲音樂治療碩士學位,并獲得美國注冊音樂治療師資格,1997回國后創辦我國第一所專業音樂治療研究機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研究中心,并于199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3開始招收本科生,還開設了我國第一家專門的音樂心理治療結構——高天音樂心理健康研究中心。2004年11月,武漢科技大學成立武漢高校首個專業音樂治療室,旨在為患有“心病”的大學生心靈減壓,同年四川音樂學院也開始招收音樂治療專業本科生,2006年,江西中醫學院招收音樂治療本科生,2007年,山西長治醫學院開設本科音樂學(音樂治療)專業、臺灣輔仁大學成立臺灣音樂輔助治療學會,2008年,上海音樂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均開始招收本科層次音樂治療學生。目前,開設音樂治療專業課程或選修課程的高校有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天津音樂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錦州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福州中醫學院、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上海大學、中山大學、廣州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等近20所高校。另外,寶島臺灣的臺南藝術大學、臺北師范學院、新竹師范學院、臺中師范學院、臺南藝術大學、東吳大學、中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以及香港大學也開辦了音樂治療基礎課程。2
藝術專業教育經過30年的發展,就學率逐年上升,但就業率面臨嚴峻考驗,尤其是單純學繪畫、音樂表演、舞蹈專業的學生因為專業所限,就業渠道狹窄,就業形勢嚴峻。同時,當下很多綜合院校下屬的藝術學院面臨專業設置老化、守舊,培養目標沒有特色,專業、課程設置簡單照搬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未能與時俱進,所以綜合型大學下屬的藝術院校適應走藝術的學科交叉之路,比如藝術與市場的結合(比如有院校開設的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藝術品收藏與鑒賞專業)、藝術與醫學、心理學的結合等等,藝術治療專業的設置就是適應時代發展變化,拓展藝術學科和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研究范疇的一門嶄新學科。藝術治療的應用范圍十分的廣泛,主要針對各種精神病,老年病(特別是老年癡呆癥)和兒童病癥(包括兒童孤獨癥、弱智、生理殘疾、腦麻痹、學習障礙、語言障礙等),對于患不治之癥病人的臨終關懷、在產科中的無痛分娩、外科、整形科和牙科手術中的減痛、青少年行為管教中心、甚至監獄都有使用,畢業生可在精神病醫院、康復機構、綜合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心理診所工作就職,大學增設藝術治療相關專業或課程是增添學科特色,拓展學生就業之路和藝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
藝術治療學科的教學課程設置因為種種原因,每個學校的出發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地是都重點放在學生基礎理論的夯實、專業技能的掌握和實戰經驗的獲取。英國德比大學的藝術治療專業隸屬于文科研究生范疇,學制兩年,教學目的上希望給學生提供關于藝術療法實踐和監督方面的經驗,以及如何使團隊更加緊密地工作的經驗,注重個人的專業技能的培養。而本科層面的專業學習則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重視基礎理論框架的構筑,以基礎課和理論課居多;第二階段看重專業知識的把握,開設有病理學、人際關系學、解剖學、精神分析學、藝術技能、康復方法等等;第三階段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治療訓練,獨立的專業技術訓練,人際關系學實踐等。而著名的芝加哥藝術學院,是全美最早開始藝術治療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藝術院校,她開設的課程也同樣涉及心理學、咨詢技術、心理問題評估方法、團體工作、解剖學、病理學以及自選相關專業方向的實踐、兒童藝術治療或家庭藝術治療等方面。
中國的藝術治療教育課程設置可以借鑒外國大學的先進經驗,但也不可以盲目照搬,而應遵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培養方案。從事藝術治療,必須對藝術學、心理學和醫學知識都有熟稔的把握,所以高校在藝術治療專業的教學中應該設置藝術學、心理學和醫學的相關課程,筆者認為藝術治療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可以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展開:
第一,基礎課程(人文素養課程、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主要是文化課、大課程體系中的理論基礎、理論框架的建構,可以設置諸如器樂、舞蹈、曲藝、聲樂、繪畫、表演)和綜合課程(音樂欣賞、表演基礎、藝術概論、音樂社會學、繪畫投射、舞蹈基礎等課程。
第二,主體課程(藝術學、心理學、醫學、教育學),這是藝術治療師的專業課程學習,關系到專業知識的獲取,必須有藝術技能(繪畫、音樂、戲劇、舞蹈專業技能)、解剖學、心理學、病理學、勸導和咨詢學、營養學、咨詢技術、康復方法、精神分析學等課程。
第三,活動課程(心理咨詢、藝術治療),學校內部針對學生藝術心理咨詢技巧技能掌握的課程,實踐性強,可以開設精神分析學及精神分析法、行為主義理論和行為療法、認知理論和認知療法、人本主義理論和治療方法課程。
第四,實踐課程(醫院、藝術治療機構實習),定期到當地大型醫院或者知名藝術治療機構觀摩、學習,掌握悲傷輔導與治療技法體驗、表達性藝術治療體驗、繪畫治療/投射技法、戲劇系統治療(社會劇//心理劇的應用與體驗)、催眠技法的體驗與應用。
最后是選修課程(學術類、興趣小組),主要是與藝術學、心理學、醫學相關的輔助課程,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藝術心理學、藝術美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繪畫心理學、音樂心理學等是適宜的。
要成為一位職業藝術治療師,“專業”是首位的,除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專業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外,健康的人格和陽光的心態也是必要的,所以一名治療師在大學里需要系統學習藝術技能和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和社會學、人際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這就對大學藝術治療學科的師資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從事繪畫治療教育的老師,他必須具備專門的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而且還要完整地掌握心理學知識和一定的醫學知識,并將三門學科融會貫通,掌握專門的繪畫治療的方法和技術;從事音樂治療教學的老師,必須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和聲知識、樂器配器知識、音樂鑒賞知識、音樂演奏技能和歌曲的演唱訓練等,學習解剖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精神分析學、行為主義理論和行為療法、認知理論和認知療法、人本主義理論和治療方法,音樂治療的原理、技術和方法,音樂治療的起源發展、機能構造、臨床應用等知識。
注釋:
1.饒宏寺.中醫“藝術療法”[J].甘肅中醫.1999(6):1.
2.張勇.我國音樂治療的發展概況與趨勢[C].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