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亞濤
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電子電工技術是一門比較難學的科目,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很難將理論與實踐很好地聯系起來。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增加實訓項目的訓練,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將動手操作與理論教學有機融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實訓課,其實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某一獨立專題進行電路的制作與調試,通過實訓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學生掌握本課程的實際操作技能。經過多年實踐,實訓課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已經顯現出來,從而推動了課堂教學,使實訓課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有機地融為一體。
一、提高學生對實訓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于學生對電子電工專業基本的感性認識,首先要做的是激發他們的興趣。一是利用學生在剛接觸實訓室產生的好奇心給他們講解安全用電知識,滿足他們對求知的欲望,激發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為實訓課的開展做好鋪墊。二是實訓課要以動手操作為主,讓學生看到整個實訓的過程及結果,這樣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相關的電路原理。三是在教學中,對于學習懈怠的學生,尤其是電子元器件焊接這一部分,在他們反復的練習焊接拆焊,認為已經掌握了焊接和拆焊的技巧而覺得沒必要重復性的練習時,要做好思想工作,可與往屆較好的作品相比較,讓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四是適時舉行焊接比賽,在比賽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電子電工實訓課的有效教學。
二、鞏固和深化了理論教學
注重實訓并不意味著輕視理論教學,相反,有效的實訓教學是為理論教學打基礎。在以往的授課計劃中,理論課在整個課程中所占的比例達到了90%,太多的理論分析使學生產生了畏難情緒,許多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根據課程教學計劃,針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在理論課程體系設計中,教師要把理論課的授課內容限制在“實用、夠用”的范圍內。除了原有的實訓項目外,增加基本電路模型的實訓項目,如二極管伏安特性曲線的測試、三極管放大原理的測試、交越失真的測試等,從而加大實訓課的比例。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從理性認識過渡到感性認識,而書本上的電路和由元器件構成的實際電路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個距離造成了學生認識上的一些誤區,甚至形成了一種學習障礙。實訓課恰恰彌補了這一點,學生在實際測量時會與書本上的波形數據作對比,發現實際電路的參數往往和理想的計算值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誤差,這些問題會引起學生的深思。而教師正好可以借此契機引導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從而使學生明白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并非是空中樓閣,它既是從實踐中得來的,又比實踐來得更為理想化。
三、培養了學生對電路的綜合應用能力
學生在進行電路的制作時,先要看懂電路圖,培養的是學生對電子線路的讀圖識圖能力。在進行組裝時,要明白各元器件引腳的功能、極性和質量好壞檢測的方法,培養的是正確使用、安裝并焊接元器件的能力。另外,在調試電路時,要使用萬用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來進行檢測和維修,這培養了學生正確應用電子儀器儀表的能力。除此之外,學生有疑問時,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查詢等途徑去查閱相關的電路資料和手冊,培養學生的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學生在組裝電路的過程中,要動腦筋思考電路整體的布局是否合理、緊湊、美觀,是否將對電路參數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這些又培養了學生理性思考的意識和審美能力。在出現電路故障進行排故和調試時,學生要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分析、檢驗和反饋。因此說,一節實訓課往往比一節理論課更能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而教師也能從中發現學生的許多閃光點,比如有的學生由于基礎差理論課聽不懂,但是當成功制作完成一個電路時,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會鼓舞他們,使他們有繼續學習的勇氣和信心,而這些都是單憑課堂理論教學難以實現的。
四、講究教學方法,分層次教學
電子電工實訓的學習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在焊接電子產品時,首先要了解其內部電路原理,才能更好地實施組裝與維修,把實物與圖例相對比,由先畫原理圖再布線逐步改為直接在萬能板上布線設計。對于一些不易理解的電路原理,我們可以滲透在實訓中講解,或者是采用仿真軟件邊制作電路圖邊講解,然后觀看仿真效果,達到掌握的目的。在學生實訓時,教師要巡回指導,了解學生實訓進程并對出現的問題做出指導和講解,并在每次實訓課結束前,對課上出現的問題集中性進行講解。
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在每次實訓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時間提前對各學習小組組長進行培訓,讓這一部分相對比較優秀的學生率先行進行電路的組裝調試,這樣教師一方面可以從中預先發現學生在實訓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前做好應對措施,達到更好的備課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讓這部分學生成為教師的得力小幫手,在實訓時充當指導和小老師的角色,從而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在實訓時,教師須采用小組學習法,將各小組的實訓完成情況納入考核機制,如針對出勤、學習態度、完成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小組之間的競爭力會大大激發組長們的熱情。他們現身說法,不遺余力地進行指導,為的是使自己的小組可以獲得更高的評價,得到共同進步。這樣一來,不僅使教師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
綜上所述,實訓教學是電子電工技術課程教學的核心,教師必須創造性地開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實訓教學,才能將學生從艱深的、單純性的理論教學中解脫出來,最終形成正確的、切合生產生活實際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活動。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要不斷積累經驗,勇于探索新的實訓教學模式,將培養學生的能力滲透其中,將學生真正培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技工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