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瀅
羅星洲是鑲嵌在同里湖中的一座孤島,以周圍蘆叢形似羅星而得此詩一般的洲名,曾有詩人飽含深情地贊美它:“一蒲團地現樓臺,秋水蒹葭足溯回;猛憶船山詩句好,白蓮都為美人開。”
去羅星洲最有詩意的是坐船。坐在駛往羅星洲的游艇上,任柔和輕風將發梢拂起,嗅著風中夾雜的水鄉特有的芳香,望著遠處煙霧裊繞的同里湖畔,仿若來到了仙境一般。船行駛了一會兒,遠處的羅星洲依稀可見。陽光撒在湖面上,整個湖面頓時溢滿了金色的光芒,我竟分不清哪邊是天,哪邊是湖了。那遠處的羅星洲,仿佛是嵌在地平線上的一顆寶石,散發著獨特的詩意。
羅星洲最有美感的是建筑。船漸漸靠近了,我站在船頭,欣賞著不遠處的美景。環繞小島的堤岸上蘆葦搖曳,與那端莊典雅的淡黃色墻壁交相呼應,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走進大門,莊嚴肅穆的關帝雕塑便映入了眼簾。這座雕塑造型生動,氣勢磅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與那精巧多樣的畫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建筑美。穿過庭院,就來到了莊重而美麗的觀音大殿,觀音菩薩的雕塑巍然立在大殿的中央,兩旁的帳幔微微地擺動著,左右兩邊的香火,散發著裊裊的青煙,形成了一種對稱的美。
羅星洲最有韻味的是音樂。羅星洲是三教——道教、佛教、儒教的聚集地,其中道教最為流行。如今,羅星洲的道家音樂已被列入吳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羅星洲的道家音樂平緩、輕柔,聽后令人心情舒暢。它既有古箏、鑼鼓等伴奏,又配合了我們同里的方言,充滿了地方文化韻味。
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傍晚,夕陽那輝煌美麗的影子投在被晚風吹皺的湖面上,撒下了一大片閃亮的、玫瑰紅的細鱗片。坐在回程的船上,我情不自禁地回頭望向羅星洲,心中不由感嘆:在這座宛如仙境般的小島中,那些曾經家喻戶曉的神話,已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在人們的記憶中消逝。在無數個夜晚,那大殿中巍峨的神像在靜靜地回憶著自己曾經的往事。而廟前楊柳邊優美的道教音樂,也無法承受歲月的消磨,如今只留下了那楊柳在風中孤獨的身影。
羅星洲如詩如畫的美景,怎可沒有那些令人向往的神話?怎可沒有那些源遠流長的道教音樂?我們應該積極加入保護者的行列,將它們傳承下去。保護同里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