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一、基礎(chǔ)練兵場(17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6分)
狗血pēn________頭________卷帙________滑稽________
2.下列選項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氖牵?)。(3分)
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須有________新事物,并為此而________知識的態(tài)度和意識,在此基礎(chǔ)上,持之以恒地進行各種________。
A.探求 運用 嘗試 B.探求 活用 試驗
C.探求 活用 嘗試 D.發(fā)現(xiàn) 運用 試驗
3.默寫。(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學(xué)則殆。
(2)不憤不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舉一隅不以三隅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二、閱讀精品屋(43分)
(一)閱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完成4~5題。(10分)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4. 請說說詞中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兩句的妙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表現(xiàn)詞人心情的語句,體會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植物生產(chǎn)塑料》,完成6~7題。(10分)
植物生產(chǎn)塑料
佚名
①如今利用玉米或者甘蔗等農(nóng)產(chǎn)品為原料所制成的“聚乳酸”塑料,已經(jīng)開始在不同的工業(yè)領(lǐng)域得到應(yīng)用。但是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制造的塑料相比,利用植物制造的聚乳酸塑料成本較高,而且在60℃左右就會變形。由于存在這些缺點,這種材料至今難以普及。盡管如此,人們還是非常看好聚乳酸材料。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以植物作為原料,有可能為解決世界面臨的化石燃料枯竭這一大難題作出巨大貢獻。
②聚乳酸塑料是一種在地球環(huán)境下容易被生物分解的塑料。所謂“容易被生物分解”,就是說這種塑料不久就會被微生物降解,變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zhì)。近年來,全世界都十分重視廢物的再生利用,如何處理那些無法再生利用的塑料垃圾,始終是困擾著人們的難題。大量使用能夠被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為解決現(xiàn)代社會所面臨的這個難題提供了希望。
③某公司在2005年1月推出了一種外殼使用了聚乳酸材料的筆記本電腦。據(jù)該公司的發(fā)言人介紹,這種聚乳酸材料是用玉米制成的,由于在其中摻入了一種叫做聚碳酸酯的合成樹脂,保證了這種新材料具有同傳統(tǒng)的塑料外殼一樣的耐熱性。
④在醫(yī)學(xué)領(lǐng)域,研究人員十分看重聚乳酸材料能夠在人體內(nèi)被吸收和分解的生物特性,因此,對它進行了積極的臨床實用研究。例如,如果把聚乳酸用作醫(yī)治骨折的結(jié)合材料,那么,隨著斷處的愈合,聚乳酸會被逐漸分解,最終完全消失。而且,聚乳酸分解以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物質(zhì),它們被代謝后排出體外,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目前,這種聚乳酸材料已經(jīng)被制成醫(yī)療器具,用于醫(yī)療實踐中。
(田芳根據(jù)網(wǎng)絡(luò)資料整理)
6.用自己的話概括為什么“人們非常看好聚乳酸”所制成的塑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可能為解決世界面臨的化石燃料枯竭這一大難題作出巨大貢獻”一句中,“有可能”三個字能否刪去?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背在背上的井》,完成8~11題。(23分)
背在背上的井
謝云
①突然地想起井,是在這城市意外停水時。整整三天了,打開水龍頭,都只聽得“絲絲絲絲”的冒氣聲,而不見水流出,令人心緊——緊也沒用,只好提了桶,到校園里那口平時很難派得上用場的井中取水。
②也就是在俯首彎腰、面向井口時,倏地想起那口暌違已久,也淡忘已久的井來,心底泛起暖意。
③在漢語里,“井”實在是個美麗的字眼兒。對井的系念和牽掛,也是農(nóng)業(yè)中國一份素樸、摯切而恒久的感情。井田制、庭院經(jīng)濟乃至村落文化,莫不受惠于井水的沾濡和滋潤。也許正因如此,漢語里才有“飲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之類的說法;也許正因如此,人們才把迫不得已到外地謀生,叫做“離鄉(xiāng)背井”。而當年那些漂泊海外、流落異域的人,在遠行前,也總要包藏一撮“鄉(xiāng)井土”帶在身邊——實則,在流落異地的游子心中,一口故園的井,甚或只是故園井中的一點兒泥土,也庶幾便是故園的全部,是別井去鄉(xiāng)前,所有悲歡、苦樂生活的全部。
④我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中,夢幻般回到那井邊的。它就在故園屋后。沉穩(wěn),靜謐,一如許多年前那樣。井旁也照例是一圈樹:兩棵桃,三株柳,一籠竹,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灌叢、藤蔓;牽牽絆絆地圍著那井,擁簇著那井。井是深窈的,四壁又用大小不一的石塊壘砌了,于零亂中顯出整飭。石間罅隙里,還漫生著喜濕愛水的苔蘚、青草,一年四季都綠茵茵的。或許便是因了這井邊的竹樹灌藤,和井壁的蔥郁蒼翠,那水格外地清澈甘洌,入口還有微微的回甜。
⑤和北方不同,故園的井沒有護欄。水便長年累月地敞豁著,明朗著,映照著歲月、天空、樹木,和汲水人的倒影。空桶汲滿水后,會發(fā)出咕咚的聲響。聽得聲響,汲水人便面朝井底,躬俯了腰脊,交錯著,用雙手去拔動井竿。水便仿佛有腳,一點點地走上來了。汲水人的身子,隨了手上節(jié)奏,高高低低地起伏著,仿佛是虔敬地對著水井致意,與現(xiàn)在城里人站在水龍頭面前時的心安理得,毫無珍惜之感全然兩樣。
⑥倘若桶里裝滿了水,那扁擔(dān),便會在肩上顫悠著,跳躍著,忽忽閃閃地,吱嘎出一串串極富節(jié)奏的韻來。那時候,他們的身影,或隱在早晨的濃霧中,或融入傍晚的霞光里,有種夢幻般的感覺。后來的日子,在充滿建設(shè)和繁榮意味的街道上,我也曾瞥見過挑水的人。只可惜,沒有朝霧晚霞的背景,便憑空缺少了許多的諧和。而且我知道,他們只是到有水的龍頭去接水,并不能充分體味到“汲水”的樂趣。
⑦有時挑水的人多,便需等待。倘非鍋里急著用,便都會謙和地你推我讓。實在推讓不過,那率先汲水的人,便會自覺地將井邊水桶一一盛滿。這當兒,那些一旁等著的,便會雞毛蒜皮地隨意拉呱幾句,沒遮沒攔的聲音,便鳥兒一般撲騰著,在井口井外蕩來撞去。也就會有幾滴詩意,或一些故事,灑落在井邊或井里……
⑧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鄉(xiāng)人們總是虔敬地將臉俯向井口,對著水井致意,依然隨意地揮甩著手,腳步沉沉穩(wěn)穩(wěn)地,把水挑回家里,把一個個或半或滿的日子,倒進缸里或鍋里。就像祖祖輩輩的先人一樣,他們始終圍著那口井活著,喝著那井里的水,長大成人,娶妻興家,生兒育女。也許,他們的一生,就像井旁那些竹樹灌藤一樣,緊緊地繞纏在了那口井的周圍,須臾不可分離。
⑨記得上初中時,剛學(xué)到“背井離鄉(xiāng)”這個成語,想當然地就把“背”讀作了bēi,并因此而疑惑不解:難道離鄉(xiāng)的人都得“背”著一口井嗎?未必異鄉(xiāng)就沒有井?他們又怎么能“背”得動呢?問老師,老師說該讀bèi,離開的意思。這才恍然大悟──但現(xiàn)在想來,或許還該是“背”啊。離開故園的人,心里都實實在在地“背”著一口故園的井。雖然沉滯苦重、疲累不堪,卻終究不愿放下;因為,異鄉(xiāng)沒有故園的井,而他們的靈魂,有著永遠的渴意。
(選自《小品文選刊》2008年第5期,有刪改)
8.故園的井有什么特點?請根據(jù)第④段的內(nèi)容概括回答。(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⑦段畫線的句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多次寫到了人們在城里水龍頭邊打水時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②段中說那口井讓我“心底泛起暖意”,而結(jié)尾又說“離開故園的人,心里都實實在在地‘背著一口故園的井”,“沉滯苦重”,兩者是否矛盾?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筆展示臺(40分)
12.請以“心中的太陽”為題,結(jié)合社會生活、學(xué)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