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佩

茶樓、餐廳、公園等公共場所,“請勿吸煙”的標識牌時時提醒人們不要吸煙。然而,“吞云吐霧”的煙民依然比比皆是,禁煙標志形同虛設。對于吸煙人群,中國控煙協會一組調查數據稱,我國男性公務員群體吸煙率達到了61%。最近,中央針對公務員群體,出臺了在公共場所帶頭禁止吸煙的相關規定,引起社會關注。
背景:
禁煙令的再次升級
2013年,從中央到地方,各項規定、禁令不斷出臺,這一年被公務員稱為“禁令年”。2013年12月29日,一紙“禁煙令”下,一些“煙癮大”的領導干部成為關注焦點。
“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吸煙、各級黨政機關公務活動中嚴禁吸煙、要把各級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領導干部的吸煙行為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事實上,香煙這種接待應景之物,十余年來一直被“排擠”,在“公共場所禁煙”早已不是新鮮事。記者梳理了這些年全國一些地方性的“禁煙”法規:
1998年,深圳出臺了第一個地方性的禁煙規章;2009年,廣州推出“史上最嚴”的控煙條例,規定餐廳、網吧、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全面禁煙;2010年3月,杭州以地方法規形式明確10類禁止吸煙、9類控制吸煙的場所;2011年,我省對商場、公共汽車等九類公共場所禁煙,個人在禁煙場所吸煙的,責令改正并處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目前為止,至少有半數的地級以上城市實行了立法控煙。
其實,無論是從反腐的防微杜漸,還是從全民控煙的角度,不少地方都曾經作出過倡導官員帶頭禁煙的舉動。
拿銀川為例。早在2008年,該地就以立法形式控煙,規定機關、團體單位的會議室等10類公共場所禁止吸煙。2012年,銀川又推無煙辦公樓創建活動,干部吸煙3次以上罰100元,一年內不得評優。2010年,我省眉山東坡區也對正科級以上干部強制禁煙,凡承諾過的如沒戒煙那就“戒了煙,再上班”……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隅之舉,范圍小、影響小,難成氣候。公眾也常感嘆一些干部“對宣傳很負責,對行動不那么負責”。而這次,對于中央強調“領導帶頭禁煙”的決定,有網友稱:“中央態勢高壓,決心堅定。地方跟進,真可謂抓住要害。”還有人說:“針對領導干部群體出臺的具體規定,可以說是下了大力度,是升級版的‘禁煙令。”
見聞:
官員話禁煙
“禁煙令”頒布后,公務員的反響怎樣?許多男性公務員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有人拍手贊成,也有人面露難色。
說法1:“應該慢慢來戒,需要一個過程”
河南的一位干部表示,他非常擁護國家出臺領導干部公務活動中嚴禁吸煙政策。“不過這需要時間,不能著急。很多喜歡吸煙的領導已經養成了習慣,很難一下戒煙,否則身體容易內分泌失調。應該慢慢來戒,戒煙需要一個過程。”
山東某廳辦公室一名干部感到“發愁”:“我經常在辦公室熬夜寫材料,全靠煙提神,不讓吸,這不要了命了?”他坦承“禁煙令”沒有死角,樓道、廁所都不準抽,“就算跑到樓下抽也不行,因為是公務時間。”
說法2:“上班憋著,回家抽!”
安徽一位“一天兩包煙”的縣委書記說,這些天他的電話被“打爆”了,上級讓他立即戒煙,同級干部有的勸他注意,有的開玩笑調侃。“以后還吸不吸煙?暫時還戒不掉,上班憋著,回家抽!”
說法3:“作為老黨員,必須戒”
在廣州省直機關工作的老林,像往常一樣在家里收看《新聞聯播》,新聞播出不到10分鐘,一則新聞讓他懵了:中央發通知,領導干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
“這么高規格提禁煙,還能不戒煙?”當晚,老林抽完剩下的一包煙,開始戒煙,“不戒不行,必須戒,作為一位老黨員,要響應黨的號召,就算暫時難受一點,長遠來看,對身體健康也是好事。”
說法4:“領導干部帶頭是關鍵”
廣東省直機關一位王姓干部認為,公共場所禁煙屢禁不止,的確與領導干部不帶頭有很大關系,“領導要是帶頭吸煙,我們也不可能把他的煙給掐了吧”。他說,這種陋習如果僅靠單位內部自查自糾、同級單位監督,很難解決,迫切需要中央出臺禁止性規定。
浙江一位縣級宣傳部副部長說自己是被動吸煙者,“干部之間都講面子,尤其是領導吸煙,你不吸就不太好看。”他說,這次中央的禁煙令有望“解救”像他這樣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部分基層干部直言“公務員不好當”,“‘禁令現在越來越多,一條接一條,管得越來越細,但也有點過于‘一刀切了。”
聲音:
期待“禁”能走得更遠
細數2013年的“禁令”:禁公開吃喝、旅游,禁收賀卡,禁入會所,禁公共場所吸煙……這一年,中央接連出臺十幾個約束官員“吃喝享樂”的規定,事無巨細,把嚴格監督細化到了公務員諸多的生活細節上。
專家們表示,從細微處抓領導干部作風問題,體現出了一種“微管理”思維。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宜群認為,“通知規定的禁煙場合覆蓋了一般公共場所、公共辦公場所、公務活動等,意味著領導干部在工作、生活上都要作表率,并主動接受監督;五條規定條條具體有力,體現了中央控煙的決心。”
對此,很多市民更為樸實的評價是,“從細節才能看出官員的品質,這些規定來得很貼民心。”“‘禁煙令指向明確、重點清晰,相信能對部分官員以‘煙之名進行的貪腐之風進行一次深刻的‘洗禮,期待各種‘禁令能走得更遠。”
然而,不少黨員群眾對領導干部能否堅持帶頭禁煙,作風建設能否取得實效,仍心有疑慮,擔心“禁煙令”只是“一紙空文”,能不能真正落到實處,還是一個懸念。
業內人士坦言,吸煙常被視作不拘小節的個人習慣,甚至是“領導風范”的一種體現,見面寒暄香煙“開路”,大會小會煙霧繚繞;機關控煙成難點,監督不夠,處罰也很少。我國公共場所禁煙難,某種程度上講,一些領導干部負有責任。
“其實,在發達國家,領導不吸煙已是慣例。”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吳志雄教授表示,領導干部是機關、單位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干部在辦公時間、公務活動、公眾場合中吸煙,的確很不妥當。
還有專家更是一語中的:公務員本身就掌握了一部分公權力,自然要讓渡出一部分個人的權利。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限制官員的特權是必然的行為。頻繁的“禁令”下,有助于社會從“官本位”到“民本位”轉變,也讓公眾切實感受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責編:雷怡安)
鏈接
世界禁煙之最
最早的禁煙法:《嚴禁吸煙法》
1989年,意大利頒布的《嚴禁吸煙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禁煙法。規定在醫院、學校、老人的家里、體育中心、劇院和電影院、廣播電臺、電視臺的工作間里完全禁止吸煙。規定16歲以下的兒童禁止吸煙,違者處以20萬里拉(合140美元)以上罰款;對向孩子出售香煙的人,要處以100萬里拉的罰款;管理人員若不執行這項禁令,將被處以500萬里拉以上的罰款。
戒煙運動的發源地:美國
197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國家癌癥協會提出的把11月12日作為“全美戒煙日”的議案,是世界上第一個確立“全國戒煙日”的國家。美國沒有制定任何全國性的禁煙法規,禁煙的規定完全由各個州自由規定。
吸煙率最低國:新加坡
從1986年12月1日起,新加坡將不吸煙列為國民守則內容。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有違反者處以高額罰款,最高罰款可達2000新加坡元(約11522元人民幣)。由于禁煙的規定,新加坡現吸煙人數已下降到人口總數的15%,成為世界上吸煙率最低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