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元清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企業能夠持久發展的力量源泉,也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通過創新企業可用更短的時間或更少的消耗生產出市場上的同類商品,從而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通過創新,企業也可生產出更具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從而占領市場。所以,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一、文獻綜述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研發投入與企業業績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例如,Grabowski和Mueller通過對美國86家公司的樣本回歸分析發現,研發投入的投資回報率高于其它投資。董靜和茍燕楠通過對機械設備業和生物醫藥業的比較研究表明,研發投入與機械設備業企業業績的相關性更強,研發投入與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的相關性程度最高。梁萊歆和嚴紹東對深市L市公司進行研究,發現研發投入與公司技術資產、盈利能力以及企業增長呈正相關關系。任海云和師萍通過對滬市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表明,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和公司業績顯著相關。董學義通過對我國高新技術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研發費用的投入嚴重影響著組織績效,資產負債率過高是會降低組織績效的表現。趙乘漂對高校科研投入與專利產出的關系進行研究,得出了影響高校專利申請量的主要因素是科研經費投入。孫婷婷與唐五湘的研究發現,全國的專利申請量與科研機構R&D支出和高等院校R&D支出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而企業的R&D支出對專利申請量具有顯著的影響。許蘇琦、任惠穎、張方方通過對電子行業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研發強度與當年公司業績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二、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數據均來自中國統計年鑒。選取了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中的3個具有代表的行業,分別為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取了2007、2008、2009、2010、2011五年的數據資料為分析對象。本文數據分析采用EXCEL和SPSS軟件處理。
2.變量定義。行業績效評價分為業績指標和研發投入指標。業績指標通過盈利指標、效率指標和增長指標來反映。盈利指標用主營業務利潤率來表示,主營業務利潤率是企業主營業務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該指標是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效率指標用總資產貢獻率來反映,是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和利息支出的總和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該指標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增長指標用主營業務增長率來表示,該指標可判斷企業主營業務的發展狀況,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越快。研發投入指標用研發強度和技術人員比率來表示。研發強度是研發資金投入與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技術人員比率是技術人員人數與在職人員的比值,這兩個指標分別從財力和人力方面來評價企業的研發投入水平。
三、研發投入與專利產出的關系
分別以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作為自變量,以專利數作為因變量,采用線性回歸分析。在5%的顯著水平上回歸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的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所研究行業的科研經費投入與專利產出有很大關系,而且不同行業的影響程度不同。除了經費投入以外,專利產出還與其它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技術人員的科研能力,行業的特點,國家的政策等等。總之,在所研究的三個行業中科研經費的投入對專利產出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我國企業仍存在問題,比如擁有的專利數量太少,因此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是提高所研究三個行業的企業專利數量的重要方面。因此,企業應重視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國家也應該加大對企業科研經費投入的扶持力度,使企業的自主創新之路走得更遠。
四、企業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分別對三個行業的樣本點進行回歸分析。均在百分之五的顯著水平上進行分析。
Performti=α+β1RD+β2Technician+U
其中:Perform代表企業業績, Performt1代表主營業務利潤率,Perform2代表總資產貢獻率, Perform3代表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RD代表研發強度,Technician代表技術人員比率。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2回歸分析結果表明:⑴就燃氣生產和供應業而言。①研發資金投入對主營業務利潤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相關,人員投入對該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相關。②研發強度和人員投入對資產凈利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均正相關。③研發強度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相關,人員投入對該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則正相關。⑵就醫藥制造業而言。研發資金投入對三個業績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均為負相關,人員投入對三個業績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均為正相關。由此可以說明在醫藥行業技術人員比例對于提高醫藥行業成績的效果更直接,更為明顯。⑶就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而言。①研發資金投入對主營業務利潤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相關,人員投入對該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相關。②研發資金投入對總資產貢獻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負相關,人員投入對該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相關。③研發強度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的顯著水平上正相關,人員投入與該指標在5%的顯著水平上則負相關。
五、研究小結
由于受到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所以從2007年到2008年各個行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總資產貢獻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的指標增長有限,甚至有些行業的指標有大幅度的降低。每個行業的研發強度和技術人員的比都呈現了比較大的下降趨勢。由此可以推斷出,大部分企業都進行了比較保守的措施,包括縮減部分研發費用,裁減了部分技術人員。從2009年到2010年,三個行業的各個業績指標都有了明顯的增長。
不同的行業的特點決定了研發投入與技術人員投入影響的結果不同。比如醫藥行業,技術人員對三個業績指標的影響遠遠大于研發投入的影響。而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則相反。因此,只有針對不同行業進行資金的正確投入,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才能帶動本行業比較好的發展。
結果分析表明,我國行業研發投入強度低和技術人員的比重低。許多研究表明,企業研發費用占公司銷售收入的2%時企業才能維持生存,研發費用達到銷售收入的5%時企業才具有競爭力。在所分析的這三個行業中,行業的平均研發費用占行業的銷售收入均不足2%。這與我國同行業間不同企業的創新水平參差不齊有關。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創新力度不夠,企業缺少國際競爭力。針對這些問題,首先,政府應加大對新興行業的扶持力度,使之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研發新產品;其次,企業也應該多培養技術人員,引進先進的技術型人才,多加強員工的學習和交流。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作者單位: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