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宇
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數量需求和專業知識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在短短幾年時間從最開始的13所學校迅速發展為有300多所本科院校、80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每年學生有數萬的規模。電子商務知識體系涉及經濟、管理、技術和綜合四個領域,是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專業。電子商務專業人員是知識緊密結合,同時具備較高經營管理素質的專業人才,各院校應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和辦學條件,將自己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定位于一些不同的領域及企業。通過差異化的電子商務專業定位和各具特色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即可避免因人才培養的同質化所導致的電子商務人才就業的直接競爭,緩解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壓力,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多樣性的特點,使不同領域和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差異化需求能夠得到更好的滿足。
一、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的主要問題
目前高校在電子商務人才教育和培養方面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專業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實踐環節欠缺。有許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養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多數學校提出了過于寬泛的培養目標,這種“萬能型”的培養目標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同時兼顧多個方向,勢必造成學生最后沒有了“專長”;二是以“萬能”為應用目標的電子商務人才并不符合我國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企業往往需要的是能勝任某項具體工作的人,而不是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干不好的“全才”。分析表明,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之所以不能順利找到工作,不知道應聘何種企業、何種職務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不少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往往設置論文15到22門之多的核心課程,雖然本意是為了培養“多面手”,但實際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學往往導致學生知識構成上不系統、專業上不精通。
通常,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到單位后要有一個相當的適應期,有的適應期長些,而有的短些。學校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就業,企業希望能減少新員工的培訓時間,大家都希望畢業生最好能直接勝任相關工作,于是就要求學校除了在校內開設實驗室、實踐基地以外,還應設法讓企業走進校園,甚至可以建立校園內的虛擬企業,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能體會到企業的氛圍。校園虛擬企業是伴隨著虛擬企業、外包企業對學校的用人需求而出現的產物,校園虛擬企業是在校園內存在的、以學生為主體的虛擬企業組織。校園虛擬企業的提出就是為了縮小學校培養的畢業生與企業等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之間的差距。
二、BPO(業務流程外包)校園虛擬企業的建設
為培養優秀的校園虛擬企業員工,通過與相關優秀電子商務企業的交流,學校在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電子商務教學模式、電子商務課程改革、電子商務技術引進、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培訓、電子商務實踐方案制定、電子商務科研合作等方面進行溝通交流與分析探討,同時修訂了虛擬企業員工培養方案和培養計劃,總結了15項建設內容,在未來的三年內,將分批次、分層次地實施。
1.第一階段:走進企業,引入學校,打好基礎。在這一階段,我們將分3個方向進行建設:走進企業——要培養優秀的電商人才,就必須了解電商行業。學校將選擇一些優秀的電商領頭企業,與這些企業達成初步的合作意向,組織相關教師走進企業,與企業各崗位的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就人才需求、人才技能進行廣泛而深入地交流和探討,同時也安排相關專業教師走進這些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引入學?!私處熞叱鋈ネ猓€要將優秀電商企業引進來,我們將引入電商企業中的優秀專才,聘任他們為兼職教師,為學生進行企業實戰經驗的知識傳授;同時也邀請企業人員為本校的實訓∕實踐課程提供改進建議和方向。打好基礎——電子商務實驗室作為本校特色專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校與社會對接的最后一公里的角色,我們將對本校實驗室進行相應的改建,將實驗室打造為能同時滿足電子商務運營實驗、電子商務開發實驗、電子商務系統實驗及電子商務科研實驗的多功能復合型實驗室。
2.第二階段:完成電子商務校園虛擬企業員工培訓核心課程建設,完善專業實驗室建設。首先,學校將對《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引入目前電商行業的核心運營理論,為培養人才打下準確扎實的理論基礎;其次,學校將依照目前電商行業中最主要的三類用人崗位的職責要求進行校園虛擬企業員工培訓。學校將按照目前電子商務交易流程與關鍵環節所涉及的內容進行電子商務操作技能的培養,讓學生了解全網全程電商理念及電商企業上線實施的全程操作,這其中包括網上開店準備期的銷售平臺站點管理、商品E化及平臺內商品的管理,運營導入期新流量的引入SEO實際操作,運營成長期以如何提高轉化率為主要目標的網絡營銷實踐操作,客戶服務及訂單處理的實際操作,并結合庫房規劃與物流管理等。在整個操作練習過程中將力爭全程使用優秀電商企業的真實案例,培訓后期學校學生可以進入相關電商企業實習工作。
3.第三階段:校園虛擬企業計劃方案實施及完善。學校將根據前兩個階段的建設內容,進行新培養方案的實施。計劃請相關專業教師或企業人員承擔主要課程和主要實踐內容的教學,以及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實習的指導工作,并不斷總結過程中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培養方案,實現校企共建培養模式、企業人員進校授課、帶學生頂崗實習、指導學生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在較早的學期就滲透企業的有關內容,并貫穿教學過程,進一步明確培養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的定位。
三、服務外包校園虛擬企業的實踐
當前,對于高校培養的畢業生,社會普遍反映其動手能力不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適應企業生產經營的時間較長。對于這些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原有的培養模式上進行改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高技能人才。然而目前的很多校企合作模式往往是單向的,沒有一個公平的利益共同點,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就存在諸多弊端,這無益于人才培養和校企合作的深化?!疤摂M校園企業認知模式”也就是“模擬企業”已被越來越多的高校所接受和認同并列入培養計劃,成為高校進行人才培養的有效方式。“虛擬校園企業認知模式”是仿真運作中嵌套教學內容。企業認知模式中的模擬企業一般都參照正規真實的企業模式成立并進行運行。在對模擬企業的管理上,實驗室內模擬的工商局、稅務局、銀行、會計事務所等機構一應俱全,所有模擬企業均要求按照程序仿真運行。辦公室、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市場部等這些對于企業來說耳熟能詳的部門同時出現在模擬管理企業中。學生既是導演也是演員還是企業工作人員,教師則主要起到幕后指導作用,使學生們在模擬實踐中達到對企業運營理論知識的認知。
學校針對電子商務的學生開設了《電子商務》和《網站開發與設計》企業實踐課程,使學生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網絡技術為平臺,借助校園虛擬企業培訓機會,學習企業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今后在就業競爭中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這種校企合作,按照企業實際的生產和服務要求參加工作實踐,從而獲取相應的工作經驗,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了企業等用人單位錄用新員工所需的工作經驗。同時,企業進入校園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掌握就業信息,實現學生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順利對接,使他們在實際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熟悉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了解企業聘用員工的意向,直接或間接獲得有用的就業信息。通過這種校企合作,學校和學生把握了行業發展趨勢,掌握了企業用人需求,實現了校企合作新型的培養模式,大大改善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全仿真實訓體系,讓學生快速蛻變為合格企業人,將企業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用人方式應用到培訓中,全仿真模擬企業運營機制,通過創建實踐平臺,使學生有目標、更主動參與項目實訓和課程學習,短期內具備頂崗工作的能力,快速實現從“學生”到“企業人”的轉變。根據電商企業崗位需求設計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畢業時能符合實際崗位能力需求。企業實訓案例均是源自合作企業的實際應用項目,融合了業務知識、專業知識、應用技能和協作能力的綜合訓練,能系統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提高其專業技能,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企業進入學校培訓,使學生平緩度過就業期,通過建立聯合培養實驗室,將晉升課程植入學校,學生足不出校即可和企業員工直接進行學習和交流,提前掌握企業所需的最新技術,從容進入企業實習和工作,平緩地度過就業期。
結合社會需求、電子商務的發展及相關學生的特點,采用體驗式、項目驅動、協作教學等方式進行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創新新潛能的發掘,注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勝任實際工作崗位能力的培養,從而縮短學校教育與用人單位需求的距離,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在實際考核中,采用作品考核、課堂表現、實踐報告、企業教師評定等綜合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以及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考核。
電子商務還在迅速發展之中,其領域具有典型的發展性、應用性、創新性和不確定性。因此,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也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特點。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高校肩負重任,應充分發揮作用,整合資源,下大力氣探索新的培養模式,盡快培養出大批滿足社會需求、企業歡迎的電子商務合格人才。
(作者單位:浙江財經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