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貴
摘 要:無公害栽培技術是果品生產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該文根據江淮分水嶺地區氣候類型,在對無公害甜油桃栽培實踐總結基礎上,從品種選擇、科學管理、采收等方面對油桃無公害栽培技術進行詳細介紹。
關鍵詞:無公害甜油桃;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3-04-63-03
江淮分水嶺地區位于東經117°19′~117°52′與北緯31°34′~32°16′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降雨量在879.9mm左右,年均溫度15℃,無霜期237d。土質為粘性土壤,保水、保肥性好,環境無污染,水源較充沛、土層較厚,適合甜油桃生長。
1 品種選擇
選擇豐產、抗病、裂果少、其他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如曙光、艷光、中油4號等。因油桃白花授粉率高,不需要授粉品種,也可根據市場需求選擇早熟品種,適當選擇中熟或晚熟品種。
2 園區選擇
桃根系需氧量大,不耐澇,建園時應選擇地勢高的地塊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或礫質土,pH值5~6為最適宜,pH值低于4,高于8不宜種桃,(注:江淮分水嶺地區pH適宜)鹽分含量≤1g/kg,有機質含量≥10g/kg(低要進行土壤改良)地下水位在1m以下。
3 樹苗管理和移植
優良的產品要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因此,苗木的選擇非常重要。優良苗木必須品種純正,發育正常;根系發達,細根多;莖干粗壯,整形帶內有5~7個飽滿芽;無嚴重的病蟲害。移植一般在冬季或早春進行。此期下層土壤溫度比表層高,利于根系向深層發展而增強樹體的抗逆能力。并且,此時桃樹地上部活動緩慢,受傷根系容易愈合和恢復生長,不會影響地上部。移植時先將苗木的根系用1%硫酸銅溶液浸泡5min,后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泡2min進行消毒。栽種時要將根系舒展開,苗木扶正,種植完畢后立即灌水。
4 定植
4.1 整地 秋翻(宜深,深度15~20cm),春翻(宜淺,10~12cm),做高畦(畦面比地面高10~20cm),再按照要求在行間挖上部寬30~40cm,底部寬10~20cm,深20~40cm的溝。
4.2 定植過程 江淮分水嶺地區一般可在春季2月下旬到3月上旬進行定植。在定植前,按照2m×3m、2m×4m、3m×4m株行距定植(進入豐產期封園時進行間伐),旋耕后起高壟,在旋耕前施農家肥2 000kg/667m2,每株20kg左右,同時增施100~200kg/667m2磷肥,按照品種栽培計劃將苗木放入穴內土丘上,使樹苗根系分散開來,并理順好,同時前后左右行與行、株與株之間要注意對齊,然后填上混合均勻的表土和有機肥料。填土過程,要不斷地輕輕地提一提樹苗,使下部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再用雙手按實。注意苗木栽植不宜過深,以原來樹苗處于地表的位置不變為好。最后苗木四周修一水盤,以備灌水。隨即澆定植水,每株澆水10kg左右。7d左右,再進行1次澆緩苗水,這次澆水水量一定要充足(澆透)。
4.3 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對于1~2年生的幼樹果園,在臨種植秋季作物之前進行深翻。果園深翻采用擴穴改土法,即在幼樹定植后,結合施基肥,沿定植穴朝外,每年按樹冠大小,逐年向定植穴外擴展,深度一般在30cm左右,等樹冠封行時即完成深翻工作。同時,從第一年施有機肥2 200kg/667m2,以后逐年增施600kg/667m2有機肥。
(2)施肥果樹根部常用有機肥(主要是農家肥、堆肥及餅肥等)。土壤施肥方式有環狀施肥和條狀施肥2種方式。環狀施肥,即在樹冠的投影線圓周上公布均勻的5個點上挖直徑為50~60cm,深為10~30cm的5個穴。條狀施肥,沿樹冠投影線挖兩條對稱的溝,單溝弧長占周長的1/4,寬30cm左右,每次施肥要注意輪換施肥位置。不論采取哪種施肥方式,挖溝(穴)時,需要將表土和心土分開,將心土和肥料混勻填入溝(穴)上,然后覆上表土即可。
葉面噴肥要選擇易溶速效的肥料,把握肥液的肥料濃度。一般選擇晴好無風的天氣上午9∶00到下午5∶00之間進行噴肥。噴肥時,要將肥液均勻全面地灑到植株葉片的正面和背面。
采收后,立即施還原肥,氮磷鉀復合肥25kg/667m2左右。視樹長勢,增加氮肥,秋冬施底肥施2 000kg/667m2左右。
(3)水分調控 栽植后第1~2a,根據墑情,(澆水時結合稀肥或少許化肥同施)如發芽前有旱情,需澆一次肥水,5月初即在硬核期如出現旱情灌一次肥水;并在果實著色前盡量控水,以避免果實成熟時裂果和減少果實糖分積累,影響口感;冬季如出現封凍,在霜凍前,12月上中旬,全園灌大水。
5 病蟲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為主要原則。以生物和藥劑防治為主,結合農業措施時防治。抓住冬季休眠期和開春到萌花芽前兩個病蟲害防治關鍵時期。從花芽分化到果實采收階段,藥劑防治一定要抓住時機,果實成熟采收前20d,禁止噴任何農藥。果實采收后到9月份的病蟲害防治也不能放松,一般每20~30d結合葉面肥噴一次藥,保證葉片健康生長。
(1)病害有縮葉病,在花芽萌動前,噴1次噴波美2~3°石硫合劑;葉芽露綠時噴布50%退菌特1 0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500倍液進行防治。細菌性穿孔病,花芽膨大前,噴波美5°石硫合劑;在展葉后噴1~2次6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硫酸鋅石灰液進行防治。桃炭疽病,發芽前,噴波美3~5°石硫合劑;生長期4~6月,15d月一次共3次,噴80%炭疽福美粉劑800倍或40%殺疽靈2 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交替使用進行防治。
(2)蟲害有桃小食心蟲,盛花期結合噴施肥+東蟲劑(這次十分關鍵),一定要至著色前,每15d左右噴一次藥,其中50%殺螟松乳油2 000倍或20%殺滅菊酯乳劑3 000倍或2.5%敵殺死2 500倍或2.5%功夫3 000倍或30%桃小靈2 000倍或5%來福靈乳油2 500倍藥液每一藥劑均可。如有條件在果后進行套袋。桃蛀螟,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成蟲,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30%桃小靈乳油2 000~3 000倍,10%氟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及20%速滅殺丁乳油2 000倍均可進行有效防治。葉蟬,在桃樹發芽后,成蟲向桃樹上遷飛時以及各代若蟲孵化盛期,噴灑5%溴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吡蟲啉10%可濕性粉劑3 000~4 000倍液進行防治。蚜蟲,在桃芽萌動后,噴布95%機油乳劑100~150倍,兼治蚧殼蟲和紅蜘蛛。在桃樹落花后,及時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4 000倍。秋季蚜蟲返回桃樹時,用2.5%溴氰菊酯3 000倍液防治。同時,注意保護天敵。endprint
6 整形修剪
在油桃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整形修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產量、品質和樹體壽命影響很大。如對桃樹樹體的生長發育不通過整形修剪進行調整,任其自然生長,則會導致樹體上強下弱、樹冠郁蔽、枝序凌亂、內膛空虛、結果容積小、產量低且不穩定、品質差、樹勢早衰。幼樹生長期,應該重視夏剪,主要以整形為主,盡快擴大樹冠,培養牢固的骨架,對骨干枝、延長枝適度短截,對非骨干枝輕剪長放,提早結果,逐漸培養各類結果枝組。盛果期的修剪主要任務前期是保持樹勢平衡,中后期要培養新的枝組防止早衰和結果部位外移。
油桃生長快,分枝多,生長季節修剪(又叫夏季修剪)非常重要。從發芽開始到8月份,都應為調整生長和發育而進行修剪。生長季節修剪常用的方法有抹芽、摘心、拿枝和扭梢以及拉枝吊枝和撐枝等方法。
6.1 抹芽 春季發芽后,抹掉樹冠內膛大枝背上的徒長芽,延長枝剪口下的競爭芽、并生芽,剪鋸口處萌發的叢生芽等一些無用的芽,抹芽可以減少營養浪費,改善內膛光照,減少夏季修剪量,避免冬剪造成大的傷口。
6.2 摘心 去掉了新梢的生長點,使營養重新分配,有利于下部芽的充實。對旺梢摘心,可以促發2次枝,有利于培養結果枝組。對中等梢摘心,有利于下部芽的發育,摘心時間一般在5月份。對于幼旺樹,千萬不要見頭就摘,這樣會促發更多的新梢,樹冠容易郁閉。不利于通風透光。
6.3 拿枝、扭梢 拿枝是控制徒長枝、強旺枝的長勢,在枝條的中下部進行揉捏的一種手法。先用雙手將枝條活動,再用拇指在上,四指在下輕輕按,使枝條下部受傷改變愿生長方向。注意用力要適度,以防把枝條捏斷,盡量不要把葉片碰掉。扭梢是枝條半木質化時,把嫩梢的基部或中部扭轉180~270°,使其受傷并使上部分下垂的手法。
6.4 雙枝更新 在冬季修剪時在一個母枝上選定上下相近的2個結果枝,上結果枝最好為長果枝,在6~10節花芽剪截,專行結果。下果枝留基部2、3個芽作重剪截,作為更新母枝,使其抽發2個新枝。下次冬季修剪時,將上方已經結過果的枝徹底疏除,而將從下方的更新母枝上抽出的2個新枝中的上枝作為結果枝進行留在6~10節花芽短截,使其結果。下枝作為更新母枝,仍同上年一樣,下果留基部2、3個芽作重剪截。
6.5 單枝更新 冬季修剪時選定1個健壯的長果枝,留4~6個芽短截,使之既能結果又能抽發新梢作為來年結果枝用。單枝更新只有在枝健壯、夏花芽著節位低和肥水條件好才比較可靠。
7 花果管理
7.1 疏果 一般在幼果直徑長1cm時,也就是在謝花后20d左右疏掉畸形果、并生果、小果及病蟲果。
7.2 定果 在疏果后7~10d進行定果。一般長果枝留果3~4個,中果枝留果2~3個,短果枝留果1個。延長頭枝(幼樹)和叉角之間的果需要全部疏掉。果實之間距離10~15cm。
7.3 套袋 果實套袋能明顯改善果面光潔度,增進著色,減少病蟲害,降低農藥殘留,同時可以防止,防止日灼等危害。套袋時間在定果后即硬核期進行,江淮分水嶺地區一般在5月5~10日。此時桃蛀螟還沒有產卵。
(1)套前噴藥。套袋前先殺死果實上的蟲卵和病菌。常用農藥:50%殺螟松乳劑1 000倍+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
(2)選袋。用白紙或黃紙自糊紙袋,效果較好。
(3)套袋。葉片不要綁進果袋,一定要綁牢。
(4)果實管理。一般在套袋后到采收前每10~15d噴1次0.3%硝酸鈣。
(5)去袋。一般淺色袋不用去掉,采收時果與袋一起采下。雙層袋去袋時,一般采收前7d左右進行。
8 適時采收
果面已充分著色,果柄部發白,果肉有彈性且散發芳香,已經表現出品種特有風味。在上午9∶00前采收,最佳采收時間應在太陽出來前采收,保鮮貯藏更好(特別是中晚品種)。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