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茹
資金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血液,資金風險管理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尤其對于擁有眾多站段的鐵路企業而言,長期在原有管理模式、體制下,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市場,潛在的資金風險不時威脅著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再加上鐵路企業自身財務管理基礎比較薄弱,資金風險意識不強,不熟悉資本市場,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曾經鐵路系統內部某單位以委托理財、國債回購等形式,將資金投向社會資本市場,造成了嚴重的資金風險和財產損失,客觀地分析這些年來發生的各種資產損失,很重要的教訓就是資金風險意識薄弱,對資金風險估計不足不準,缺少基本的風險預警、評估、報告、責任等管理機制,遇到風險時不能很好地防范和化解。
一、鐵路企業資金風險管理分析
當前,鐵路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了一系列相關制度辦法,在建立、健全營運資金管理體系做了積極地探索和努力,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近幾年來個別企業暴露出資金管理中的某些問題,說明企業現行營運資金管理體系仍存在著缺陷。
1.風險管理人才匱乏。資金風險管理是專業性要求極高且過程相當復雜的體系,需要相關人員不僅要掌握經營管理、財務、法律、資本市場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需要多渠道、多方面收集相關資料,然后對資料進行整理加工,運用各種專業計算方法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而找出其中隱含的危機與契機以及所反映的經濟發展趨勢,判斷出資金管理的風險程度,以便尋找對應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但是,鐵路企業財務人員整體素質相對不高限制了風險管理鐵路在企業中的運用,缺乏自我提高的動力,分析、識別、評估和防范各種資金風險的能力較弱,不能準確地去主動研判資金風險。隨著鐵路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其經濟業務將日趨復雜,資金風險管理必然會成為鐵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為鐵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面臨的重大挑戰。
2.風險管理制度未落實。當前鐵路企業制定了一系列資金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健全,但實際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并未得到不折不扣地執行,導致一些資金管理方面的內部控制系統流于形式,往往是某些資金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只停留在“寫在紙上,貼在墻上”,而不管資金管理控制系統的執行情況如何,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遇到麻煩問題時以強調靈活性為由不按規定程序處理,使資金管理控制系統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有時甚至為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而不擇手段、弄虛作假、篡改賬目或搞賬外賬,隱匿或偷盜錢財物資。
3.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鐵路企業管理層由于未能全面掌握資金管理的必要信息,缺少相應的手段,對各資金運動環節存在著監控不利甚至內部人控制的現象,監督職能難以及時有效地發揮作用。個別企業在重大投資等問題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決策約束機制,領導自己說了算,資金的流向與控制脫節,單位領導未能掌握自身企業財務狀況,而財務人員對經營情況又不甚了解,且處于從屬地位,常常只能按照領導的意圖處理,使財務監督流于形式。
二、完善資金風險管理的建議
鐵路企業要防范資金風險,必須建立完善的資金風險控制機制,必須從機制上進行系統設計,實現檢測、診斷、治療等功能,將信息流的流轉過程實現為控制系統。同時,依托會計系統實施資金風險控制,建立完善的資金風險控制組織機構,實行資金集中管理,使風險控制機制緊緊圍繞“風險”,結合基礎組織系統,將資金風險牢牢控制在一定水平上,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1.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機制。鐵路企業應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合理劃分資金管理權限,以(下轉第21頁)(上接第15頁)最大限度的防范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降低資金成本。首先,集中籌資權,對內部資金實行資金預算管理,根據年度資金收支預算及內部資金沉淀總量確定籌資方案,集中外部籌資權和籌資額,降低籌資總成本;其次,集中資金運作權,遵循效益性、分散風險性、安全性、整體性及合理性原則進行資金運作,選擇企業總部集中股票、債券、委托理財、國債回購、委托存款等資金風險較高的資金運作權,有效防止資金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再其次,集中資金管理及沉淀資金調配權,在保證結算支付、資金安全前提下,允許利用內部沉淀貨幣資金,統籌安排內部各單位的資金調劑,盤活內部存量資金,發揮內部集中資金的規模效益。
2.完善資金風險預警機制。鐵路企業必須強調以風險監管為主,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強化對資金運用風險分析和評價,建立資金風險預警機制,在決策前明確資金風險監控指標,經常分析與監控指標的偏差,通過預警提示評價所面臨的風險,進而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范和化解資金風險。高效的風險分析機制是關鍵,通過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對企業影響較小的風險,從而將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風險上。經重點研究分析識別風險的成因,評估其可能造成的損失,當風險的成因分析清楚后,再制定相應的措施,為了保證分析結果的真實并不帶任何偏見,從事該項工作的部門或個人應保持高度的獨立性。
3.完善資金風險處理機制。在資金風險分析清楚后,就應立即制定相應的預防、轉移措施,盡可能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企業資金風險控制系統若要能夠有效運作,就必須有正確、及時且符合企業需要的各種管理咨詢系統,提供及時完整的分析材料,使管理層能與預期目標相比較。當有超出或低于預期目標的情形發生時,就表示企業資金風險控制有不健全的癥狀產生,管理層應早日依分析資料所反映的經濟內涵進一步深入研究判斷,找出蛛絲馬跡,對癥下藥,恰當地選擇風險管理措施,努力做到規避、轉移、分散風險,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種資金風險,將資金風險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4.完善資金風險責任機制。資金風險責任機制是資金風險控制系統能否正確連續運轉的重要條件。必須明確企業管理層全盤負責本單位的資金風險管理,并且將資金風險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人,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及時尋找責任主體,并結合有效的獎懲制度,促使負責人提高警惕,在未來的經營期間內不再重蹈覆轍,強化資金管理的控制力度。如對新增的投資,要建立以審批人為責任主體的投資管理責任制;發生每一筆費用開支時都要分清審批人、經手人、管理人的責任;嚴格控制非日常經營性資金的對外支付。
鐵路企業隨著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資金管理特別是資金風險管理將更加重要和關鍵,要在工作實踐中,認真查找資金管理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不斷地去創新資金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加強資金風險管控,防范資金風險,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鐵路護路聯防辦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