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前幾年,去故宮參觀,請了導游,走了每個角落,除了耳聞一堆歷史知識外,并沒有太多收獲。后來站在景山頂上,再看故宮,卻突然體會到了故宮的“霸氣”,建筑的雄偉、布局的嚴謹,不禁讓我連連驚嘆。兩次看故宮的經歷提示我,退出畫面看畫,或許更能感受其中的美。對美如此,對其他事物,也未必不適用。
退出畫面看畫,往深一點說,正是指保持合適的距離,站到一定的高度上看問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有時也可以用來形象地表達深陷局中不能自拔的境況。而要發現工作中的靈感,創造出更多的成果,有時還得從“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問題。
很多搞文字工作的人,有時工作了一段時間,會突然發現沒了靈感,不知文章怎么寫了。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退一步,停一陣。事情往往很怪,一旦跳出事情本身,滿腦子就充滿了好詞好句,靈感就會抑制不住地涌上來。臨睡時、火車上……那些你無意識創作的時刻,反而可能來了靈感。
而在工作中,一些人覺得缺少創意,無法創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深陷具體事物之中,不會轉換視角看問題,不能站在高處看全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創新有時候就來自于視角一變。身在事中,心在事外。干好工作,要看微觀局部,更要看宏觀全局;要埋頭苦干,更要抬頭看路;要做事中諸葛,更要做事前孔明。有時,跳出事情本身,往往能更好地創造。
素材解讀:當下的社會,忙忙碌碌似乎是很多人的常態。但忙要有方向,要有成效,要出精品,所謂忙有所悟、忙有所得、忙有所創、忙有所值,千萬不要把忙變成“盲”。
適用話題:放慢腳步 轉換視角 張弛有度 全面看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