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陽
小學生對學習目的、任務,尚未樹立起明確的認識,他們的學習欲望往往是在興趣中產生的。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產生學好數學的欲望。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應在教學數學知識過程中進行,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習數學興趣,產生學好數學的欲望。教學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努力創設別致新穎的情境;重視學生參與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使直接興趣轉化為學習的間接興趣。
一、創設有趣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如通過找朋友、奪紅旗、開汽車、我是小小郵遞員等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解決問題,這樣,他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
二、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動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因此,教師要創設條件,數學學習和理解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到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興趣。如學習“圓的認識”后設計汽車賽跑的情境:三輛汽車(一輛方形輪、一輛圓形輪、一輛三角輪)排成一排,讓學生猜誰第一,然后演示比賽情景,讓學生體會汽車輪子為什么是圓的;再如學完“用字母表示數”后,問學生:“你知道你有多少根頭發嗎?”學生起先一愣,過了一會兒恍然大悟:“我有X根頭發。”“我有a根頭發。”……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再如,電影院門票每張10元,50張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每張8元,我們班一共有45人,該如何購票?學生通過思考、計算,得出了多種解法……。在這些過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自覺地把數學應用于實際的意識和態度,使數學真正成為學生的工具,體會到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把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聯系,體會到數學的社會價值,還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實踐中使知識得到升華。使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提高,真正體驗數學的魅力。讓學生感到他們今天的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真正實現了愿學、樂學、會學。
三、通過操作,激發求知欲望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如分一分、數一數、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例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時,我便采用了讓學生動手操作的方法,先讓學生擺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再擺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從而讓學生看到紅花的朵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紅花和黃花同樣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紅花比黃花多的部分,求紅花有幾朵就是把兩部分合并起來,所以用加法算。這樣通過操作,激起和誘發思維展開,從而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既感興趣,又真正懂得了這類應用題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讓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的欲望。
四、鼓勵質疑問難,激發探究熱情
孔子早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和質疑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質疑是動腦思考的結果,也是學生創造的起點。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輕松和諧的環境,讓學生敢問、樂問、善問。鼓勵學生養成“問題意識”和“參與意識”,讓學生懂得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是靠“突發奇想”、“異想天開”叩開成功大門的,要求學生大膽提出疑問。在學生提問時,教師要耐心認真地聆聽,不管學生提的問題正確與否,質量如何,教師都應該用賞識、鼓勵的目光注視他們,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我們不僅鼓勵學生質疑,而且要指導學生解疑,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讓學生因情感的驅動而生趣,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五、享受成功喜悅,強化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樂趣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并且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成功和進步,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增強學習興趣,另外,我們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更不能總是給學生“敲警鐘”,而應該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有時,我們對學生的某個行為或某個方面取得的進步特別滿意時,還可以給孩子一個特殊的獎勵,如加分、頒發獎品、給他某一特別的權利等等。“好極了!”“我為你自豪!”“真是不可思議!”“真有你的!”“精彩極了!”這些美好的話語,我們應該毫不吝嗇地獻給學生。這樣只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便會激起學生無休止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操作、交流等,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張碼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