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莉加 (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 643000)
首先,在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主體之中,喜歡并愿意參與聲樂教學的人數很多,由此可見開設聲樂教學課程對于我國高等院校是十分必要的。其存在是有價值的,同時杜宇我國高等學院聲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專業態度,明確其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以達到篇提高我國高等學校大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為最低目標。
其次,現階段,我國各個高等院校大學生在上完聲樂課之后對于課堂的感受以及態度具有著很大的差別性。大學生普遍認為對于聲樂教學課程的參與以拿學分為主要目的,真正學到的東西則相對較少,由此可見高校聲樂教學模式有待于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應該在教學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
再次,大學生在聲樂課程結束以后,對于教學過程之中所傳遞的教學任務理解各不相同,一般學生偏向于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置的教學任務,少數學生認為教學任務是培養聲樂人才,很少有學生認為聲樂教學的教學任務是為了培養全體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對于現階段高等院校升學教學的傳統模式亟待改變,不以教學任務為主要教學目標,而是強調對于大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與優化升級。
第四,在我國高等學院聲樂教學課程之中,其輔助課程主要以基礎理論教學為主,而對于技巧能力與審美能力的課程設置相對來說較為缺乏。只教一些基本理論而不通過一些技能訓練課和聲樂鑒賞課的訓練而達到聲樂教育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就要求,我國高等院校在聲樂教學之中,其模式應該注重對于技能等能力的培養。
最后,在我國高等院校聲樂教學的現有模式之中,聲樂教學主要采用的教學手段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將達到了傳遞教學知識的目的,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同時也使教師無法感知學生對于聲樂知識的接受程度。而在國外課堂之中常用的研討式和合作式教學模式,在我國則很少被使用。
綜上所述,這些問題在我國高等院校的現階段聲樂教學模式當中亟待解決的,那么進一步改進聲樂教學模式,則是我國現階段聲樂課程研究領域的重中之重。
筆者根據上文中所提及關于我國高等院校聲樂教學模式之中所出現的問題,結合國外高校的教學模式,以及現有的聲樂教學的參考資料,提出了針對相關問題的意見與建議:
首先,進一步提高我國大學生對于聲樂課程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之中積極探索新形式的教學模式,在定制教學內容是,應主要重視以貼近學生生活,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為主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在課程之中,選擇能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的難度稍低的歌曲,促進學生在愉快的心理中接受所學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擺脫原有的僵化的語言教學模式,增加對于形體教學的使用,從而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其次,應及時更新我國聲樂教學的教育理念,以時代節奏相接軌,以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理念為主,充分將兩者落實到教學實踐當中,幫助學生從完成教學任務轉變為提高自身審美修養。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對于聲樂技巧的追求。應進一步將基礎理論教學、聲樂技巧教學以及聲樂鑒賞教學相結合,使三者之間達到相互作用的目的。
再次,我國高等學院在聲樂教學當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之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僵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以及主動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之中應該以獎勵的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其想法以及行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而對于學生思考的一些可行性高的的創新性的點子,學校與教師應該著重進行鼓勵與支持,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其實施,使學生得到認可,提高學生對于聲樂課程的參與熱情。
第四,對于我國現階段高校聲樂教學模式來說,應該盡可能的選擇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教材以及教學曲目。以往的教學之中,任課教師對于很多課程的設置都普遍采用對于教材的生搬硬套,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課程帶來了僵化的思維模式,很多教材不適合本校學生的特點,教師拿來講,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所以學校應該進一步采用適合本校學生特點的教材,同時教師也應在教材的主導作用之下,在教學中隨機應變。提高課程的趣味性。
最后,教學的成功與否,其實質不僅取決于學生,也取決于教師的基本素質,所以學校在教學活動之余,應大力培養高素質的聲樂教師,以大的教育背景為基礎,具有良好的聲樂教學經驗,以及高度的責任感,積極發揚奉獻精神,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與價值取向。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原有模式。
綜上所述,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參考其他先進的聲樂教學模式,總結出了以上幾點對于我國高校聲樂教學模式的意見,希望本文的成文,可以為我國高校聲樂教學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意見,從而促進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的健康有序發展。
[1]李首明.關于構建科學、合理的聲樂教學模式的探討——高校聲樂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J].中國音樂,2007(03).
[2]劉媛.面向新世紀的高師聲樂教學模式[J].中國音樂,2007(03).
[3]李梅.論高師民族音樂課的教學理念及實施方法[J].中國音樂,2007(01).
[4]劉英.高校聲樂集體課之我見[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S1).
[5]馮蘭芳.對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探討[J].中國音樂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