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洋 曾文正 江沛榮 吳耀濱
摘 要: 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有的家居條件,節約成本,實現綠色環保的理念,設計了一套基于電力線載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該系統結合電力線通信,實現了對家居進行本地和遠程的無線智能控制以及監測。通過進行樣品房測試,驗證的該系統的實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關鍵詞: 電力線通信; MI201E; 智能家居; 智能控制
中圖分類號: TN916.5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4)05?0042?05
0 引 言
智能家居是在物聯網的影響之下物聯化體現。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環境監測、暖通控制、紅外轉發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1]。
智能家居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有線方式和無線方式兩個階段[2]。目前比較成熟的有線連接方式主要有RS 485,但其布線麻煩、可擴展性差[3]。而無線比較成熟的連接方式主要有:WiFi、ZigBee,但其穩定性以及安全性還存在一定的問題[4]。
本文所使用的電力線通信則解決布線及拓展性等問題,由于PLC通信是使用家庭中現有的電線作為傳輸載體,只要電線能去到的地方,信號都可以去到,無需再布線;另外,如果添加了電器,只要添加相關控制終端即可,無需重新布線。
雖然電力線載波通信擁有很多優越性,但還是存在一些方面的缺陷,例如:
電力載波信號只能在一個配電變壓器區域范圍內傳;一般電力載波信號只能在單相電力線上傳輸[5]等。除此之外,不同的電力線載波芯片其性能也存在著差異,性能較好的價格往往較貴,如美國的埃施朗的PLT?22國際主流品牌,主要針對工業控制網而設計,完善的Lonworks網絡協議,國外市場已有幾百萬片的成熟應用。成套方案綁定銷售,方案價格很高,國內技術支持不到位,過高的價格難以在民用市場大規模推廣。其他如:青島東軟、福星曉程等國內大多廠家芯片性能評價一般,不能很好的適應中國的電網環境。因此設計了以下方案,并就方案進行了驗證。
1 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及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1.1 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
電力線通信技術是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的一種通信方式。該技術是把載有信息的高頻信號經過調制后加載于電流,然后通過電線傳輸,接受信息的調制解調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并傳送到接收端,以實現信息傳遞[6]。目前在多種場合使用的低速(1 200 b/s以下)電力載波已很普遍。利用輸電線路作為信號的傳輸媒介,人們利用電力線可以傳輸電話、電報、遠動、數據和遠方保護信號等。由于電力線機械強度高,可靠性好,不需要線路的基礎建設投資和日常的維護費用,因此PLC具有較高的經濟性和可靠性,在電力系統的調度通信、生產指揮、行政業務通信以及各種信息傳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目前電力線通信技術尚不成熟,市場上的電力線載波芯片大多存在通信速率低,抗干擾能力差[7],不能適用中國較為惡劣的電網環境等不足問題。因此目前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大多應用于智能抄表,環境測量等數據量低的領域中,這就大大限定了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的應用范圍,限制了其進一步的推廣以及發展。
本系統在芯片的傳輸速率、調制方式、抗干擾性、網絡通信協議、成本等性能上綜合考慮,選用彌亞微電子MI201E載波芯片。該芯片為高性能、高集成度物理層通信芯片,性價比較高。具有完善的系統方案和網絡通信協議,能自動組網,自動中繼,自動維護路由,技術支持到位[8]。MI201E是一個可工作于碼分多址(CDMA)方式的半雙工調制解調芯片,并且提供載波偵聽和有效幀指示信號,可方便地實現基于共享信道的網絡接入協議[8]。MI201E具有以下特點[8]:
(1) 檢測過零發送機制,避開電力線重載區;
(2) 可變擴頻增益控制;
(3) 可適用于不同環境的自適應傳輸速率;
(4) 三種可選的載波頻率;
(5) 八個可選的擴頻碼;
(6) 內置CRC?16硬件校驗電路;
(7) 內置開關電容帶通濾波器;
(8) 內置數字功率放大器;
(9) 符合 EN50065?1以及IEC61000?3?8標準。
基于芯片的性能以及價格,本系統選用MI201E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
1.2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
房內通信由于電力線載波速率很低,因此無法采用主從聯網方式。針對電力線載波的特點和燈光控制的實際需要,采用載波偵聽多次廣播方式發送數據的方式。當某個設備的狀態發生改變時,則進行載波偵聽,當電力線數據通信空閑時,再發送多次(暫定3次)的“房態包”,其他設備收到“房態包”后則同步自己的狀態(同類設備)或執行相關操作。同時,每個模塊上電時會向網關PLC發送“注冊包”以更新房間最新的狀態。
系統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在本系統中,每個控制模塊都通過一個電力線載波模塊接入電網進行通信。為了便于識別各個模塊,在本系統中對各種類型的設備進行了分類,由相應的數據包進行傳輸,如:溫控包、開關包、房態包等。由于通信速度上的缺陷,設置的協議里面并不要求接收方在接到數據之后進行回復,只是通過連續發送3次的方式來確保對方能接到,除此之外,還要求當自身狀態發生改變的時候進行通報,以便其他設備及時更新數據,記錄下房間內當前的狀態。由于是采用廣播式網絡,因此,在每個模塊狀態發生改變的時候,主機都可以知道并且記錄下來,通過查詢主機,即可知道當前房態信息,也可控制房間的用電器。
1.2.1 PLC智能網關和用戶設備之間的電力線通信協議
客房內所有設備之間采用電力線通信,發送信號前先做載波偵聽,檢測到總線空閑時才啟動發送程序;設備之間采用廣播方式通信,當設備狀態改變時,偵測到總線空閑,即廣播方式發送數據。發送的“房態包”主要有“開關包”、“溫控包”、“調光包”,每種“房態包”包括“包屬性碼”與“包信息”,而且“房態包”的字節數必須為偶數,以保證電力線載波通信的正確。另外,模塊上電時會自動向主機發送“注冊包”等待主機返回“房態包”以更新房間的最新狀態。其通信參考流程如下:
(1) 注冊包:用以獲取當前最新房態,避免因掉電造出數據包丟失而引起的系統故障。
工作流程:當模塊上電后,自動向PLC網關發送注冊包,等待網關回復最新房態數據,若沒有收到同類的“房態包”,則每隔1 s發送一次,若1 min后沒有接到,則自動進入工作模式;發送數據前必須先偵聽載波,判斷總線空閑后再發送數據。
發送方向: PLC網關。
通信設置:默認1 600 b/s,波特率由發送端設置。
(2) 開關包:開關類設備狀態發生變化時(如:某按鍵被按下),修改對應“開關包”相應的位置(只寫相對應字節),其他位置不允許做任何操作,然后再發送“開關包”;其他同類設備則同步自己的模塊對應“開關包”相應狀態(只讀相對應字節),PLC網關自動上傳一次房態數據。
工作流程:發送數據前必須先偵聽載波,判斷總線空閑后再發送數據。
發送方向:任何電力線載波設備之間,主要是開關設備和PLC網關之間。
通信設置:默認1 600 b/s,波特率由發送端設置。
(3) 溫控包:當空調面板狀態改變時,自動生成并發送“溫控包”,PLC網關收到后自動上傳一次房態數據。
工作流程:發送數據前必須先偵聽載波,判斷總線空閑后再發送數據。
發送方向:PLC網關?溫控板。
通信設置:默認1 600 b/s,波特率由發送端設置。
(4) 調光包:當調光開關面板燈光亮度和狀態發生變化時,自動發出調光包(亮度和開關狀態信息),PLC網關收到后自動上傳一次房態數據。
工作流程:發送數據前必須先偵聽載波,判斷總線空閑后再發送數據。
發送方向:PLC網關?調光輸出模塊。
通信設置:默認1 600 b/s,波特率由發送端設置。
1.2.2 用戶設備模塊和PLC模塊通信協議
用戶設備模塊與PLC模塊通信采用485通信,其通信的數據包只有“485數據包”。主要功能如下:將來自電力線上的數據通過485通信送給用戶設備模塊,由用戶設備模塊進行解包;將來自用戶設備模塊傳來的數據發到電力線上;解析來自用戶設備模塊傳來的數據并執行相應的動作。
通信流程如下:
(1) 用戶應用設備模塊狀態發生改變,先發送“模塊操作包”給PLC通信模塊改變PLC通信模塊相應繼電器,再發送“房態包”到PLC通信模塊;
(2) PLC通信模塊接收到來自應用設備模塊的“485數據包”則進行相應操作;
(3) PLC通信模塊接收到電力線上的數據,把數據送給用戶應用設備模塊;
(4) 用戶應用設備模塊收到來自PLC通信模塊的數據,則進行相應操作;
(5) 兩模塊進行通信時,均必須先檢測485線是否空閑,空閑才能發送數據。
2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軟硬件系統設計及實現
2.1 PLC電力線智能網關模塊
智能網關模塊主要功能為:
(1) 具有電力線通信功能,可與用戶設備(如:溫控器、觸摸開關面板等)雙向通信;
(2) 具有以太網接口,通過TCP/IP與上位機(PC機)聯網,實現雙向房態數據的傳輸和監控;
(3) 具有4個LED狀態指示(供電狀態、房號指示、報警指示、網絡狀態);
(4) 具有蜂鳴器聲音報警、發送和接收各種“房態包”等。
智能網關的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2.2 插卡取電模塊
插卡取電模塊主要功能為:
(1) 插入房卡,執行定義的場景,打開指定的設備(發送“開關包”);受控插座自動供電(接收到“房態包”后30 A繼電器執行吸合)。
(2) 拔卡時,執行定義的場景,如延時開關某些設備(通過延時后發送“開關包”實現)。拔卡后所有設備不受現場控制,上位機則可通過發送“房態包”、“空調包”到PLC網關遠程控制房間的用戶設備;拔卡后,受控延時30 s切斷受控電源插座供電等。
插卡取電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
2.3 溫控模塊模塊
溫控模塊主要功能為:
(1) 具有空調控制繼電器,可控制風機開關、風機風量、控制水閥開關;
(2) 能顯示空調的“開關”、“設定溫度”和“實際溫度”等狀態,并在狀態發生改變時(用戶設置、設備主動或遠程控制)通過電力線載波把“溫控包”發送給PLC網關。
溫控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4所示。
2.4 調光模塊
由于在本系統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實際情況,因此,并沒有把調光控制面板和調光輸出做在同一模塊上。主要分為如下兩個模塊:
2.4.1 調光面板
調光面板主要功能:
(1) 調光燈可無級調節;
(2) 具有開關和調光兩個按鍵,默認開啟的亮度50%;按開關鍵可開關調光燈,按住調光開關,則循環亮度調節。
以往的調光都是調光按鍵不斷地發送數據出去控制調光控制模塊,從而實現亮度的調節,但考慮到本系統通信速率上的因素,改變了傳統的方案;在本系統中,在調光面板上,當按鍵按下時就給輸出模塊發送調光指令,輸出模塊在接到指令后自行進行亮度調節,當松開按鍵時則發送一個停止指令,輸出模塊就不在進行調節。
調光面板的工作流程如圖5所示。
2.4.2 調光輸出模塊
調光輸出模塊的主要功能如下:
(1) 每個模塊可控制2路燈光調光;
(2) 具有5個LED狀態指示(供電狀態、報警指示、RS 485連接狀態、兩路輸出狀態)。
調光輸出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6所示。
2.5 載波通信模塊
載波通信模塊主要功能為:
(1) 具有RS 485通信,與應用設備模塊進行通信,將電力線上接收到的數據上傳到應用設備模塊;
(2) 具有電力線通信模塊,將由應用設備模塊傳來的數據發送到電力線上,接收電力線上發送的數據;
(3) 具有4個繼電器開關,可控制電器開關;
(4) 具有5個LED燈,分別顯示“供電狀態”、“發送狀態”、“接收狀態”、“其他”。
由于在本系統中,載波通信模塊是作為通信的中介的作用,因此,其是透明傳輸的,也就是從電力線上得到什么就直接轉發給上一級模塊,而上一級模塊的數據也是直接轉發到電力線上。
載波通信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7所示。
3 結 語
本文介紹了基于MI201E電力線載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詳細闡述了整套系統的設計及思路,同時,該系統的搭建成功也驗證了電力線通信的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方便性。
參考文獻
[1] 張秀國.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12):105?106.
[2] 胡曉東,戴瑜興.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J].低壓電器,2008(14):19?21.
[3] 齊海鷗,段常貴.燃氣自動抄表系統通信方式的確定[J].煤氣與熱力,2007,27(11):41?43.
[4] 佚名.RFID關聯技術與應用(一):WiFi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2008(1):54?56.
[5] 盛占石,張東花,楊年法,等.電力線載波通信中繼策略[J].自動化與儀表,2011(1):32?35.
[6] 李寧.電力線通信技術解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3):100?102.
[7] 劉洋.基于FSK的電力載波通信SoC芯片設計與驗證[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8] 彌亞微電子公司.MI201E高性能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EB/OL]. [2011?09?10].http://www.miartech.com/.
調光輸出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6所示。
2.5 載波通信模塊
載波通信模塊主要功能為:
(1) 具有RS 485通信,與應用設備模塊進行通信,將電力線上接收到的數據上傳到應用設備模塊;
(2) 具有電力線通信模塊,將由應用設備模塊傳來的數據發送到電力線上,接收電力線上發送的數據;
(3) 具有4個繼電器開關,可控制電器開關;
(4) 具有5個LED燈,分別顯示“供電狀態”、“發送狀態”、“接收狀態”、“其他”。
由于在本系統中,載波通信模塊是作為通信的中介的作用,因此,其是透明傳輸的,也就是從電力線上得到什么就直接轉發給上一級模塊,而上一級模塊的數據也是直接轉發到電力線上。
載波通信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7所示。
3 結 語
本文介紹了基于MI201E電力線載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詳細闡述了整套系統的設計及思路,同時,該系統的搭建成功也驗證了電力線通信的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方便性。
參考文獻
[1] 張秀國.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12):105?106.
[2] 胡曉東,戴瑜興.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J].低壓電器,2008(14):19?21.
[3] 齊海鷗,段常貴.燃氣自動抄表系統通信方式的確定[J].煤氣與熱力,2007,27(11):41?43.
[4] 佚名.RFID關聯技術與應用(一):WiFi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2008(1):54?56.
[5] 盛占石,張東花,楊年法,等.電力線載波通信中繼策略[J].自動化與儀表,2011(1):32?35.
[6] 李寧.電力線通信技術解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3):100?102.
[7] 劉洋.基于FSK的電力載波通信SoC芯片設計與驗證[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8] 彌亞微電子公司.MI201E高性能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EB/OL]. [2011?09?10].http://www.miartech.com/.
調光輸出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6所示。
2.5 載波通信模塊
載波通信模塊主要功能為:
(1) 具有RS 485通信,與應用設備模塊進行通信,將電力線上接收到的數據上傳到應用設備模塊;
(2) 具有電力線通信模塊,將由應用設備模塊傳來的數據發送到電力線上,接收電力線上發送的數據;
(3) 具有4個繼電器開關,可控制電器開關;
(4) 具有5個LED燈,分別顯示“供電狀態”、“發送狀態”、“接收狀態”、“其他”。
由于在本系統中,載波通信模塊是作為通信的中介的作用,因此,其是透明傳輸的,也就是從電力線上得到什么就直接轉發給上一級模塊,而上一級模塊的數據也是直接轉發到電力線上。
載波通信模塊的工作流程如圖7所示。
3 結 語
本文介紹了基于MI201E電力線載波通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詳細闡述了整套系統的設計及思路,同時,該系統的搭建成功也驗證了電力線通信的可行性、可靠性以及方便性。
參考文獻
[1] 張秀國.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2(12):105?106.
[2] 胡曉東,戴瑜興.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設計[J].低壓電器,2008(14):19?21.
[3] 齊海鷗,段常貴.燃氣自動抄表系統通信方式的確定[J].煤氣與熱力,2007,27(11):41?43.
[4] 佚名.RFID關聯技術與應用(一):WiFi技術及其應用[J].中國電子商情(RFID技術與應用),2008(1):54?56.
[5] 盛占石,張東花,楊年法,等.電力線載波通信中繼策略[J].自動化與儀表,2011(1):32?35.
[6] 李寧.電力線通信技術解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3):100?102.
[7] 劉洋.基于FSK的電力載波通信SoC芯片設計與驗證[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8] 彌亞微電子公司.MI201E高性能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EB/OL]. [2011?09?10].http://www.miar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