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麟(左一)到銅山口礦井下檢查和指導工作
“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就是要通過改革的方法、創新的舉措,來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凡是符合這個要求的,我們都要大膽去嘗試、努力去爭取。
——摘自《張麟在公司一屆三次職代會上的講話》
疾駛的汽車沿著剛剛開通不久的黃咸高速一路向西,就能遠遠看到一座嶄新的井塔矗立在群山之巔。穿過大冶陳貴高速出口,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礦山銅山口礦就橫亙在眼前。
20世紀末期,作為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冶有色”)主力礦山之一的銅山口礦經國家安排進行政策性關破后,于2009年進行企業改革,注銷鑫泰公司后重組銅山口礦,在大冶有色跨越發展的戰旗之下開始了新一輪的礦山建設。但此時銅山口礦1000余名職工經過幾輪企業機制改革,人心較為消沉、人才也大量流失,采礦、地質、選礦等專業技術人才奇缺,生產組織出現不順暢,產品產量和經濟技術指標均不理想。
多年以來,銅山口礦選礦車間的碎礦生產始終沒有實現達產達標,嚴重制約了礦山生產組織、影響了礦山產品產量的正常完成,且近些年來愈演愈烈,選礦擴能和技術改造、裝備更新迫在眉睫。這件事情不解決,談完成公司連年下達單位的生產經營承包任務就沒有任何意義。
無獨有偶。銅山口礦露天開采也出現了嚴重的采剝失調,不按照露天開采技術工藝而進行“殺雞取卵”式的陡幫作業,使露天坑剝離欠賬嚴重。如果不及時進行露天“北擴”,要不了2至3年,銅山口礦露采車間就會沿襲豐山銅礦露采車間、銅綠山礦露采車間而閉坑。但是,露采“北上”談何容易,它涉及周邊農村的土地征收、搬遷、露天生產組織等。如果露采不“北擴”,銅山口礦的可持續發展“路在何方”?
更為令人揪心的是,2008年的銅山口礦尾礦庫基本實現壩頂和庫底高度持平。如果不進行尾礦庫擴容和堤壩加高,選礦尾砂不能正常進入尾礦庫,銅山口礦面臨停產的危險,這是嚴峻的事實。
尾礦庫擴容和壩基加高加寬,都涉及地方政府和周邊農村,談何容易。經過了多輪艱苦的談判,但都不能達成共識。
選礦擴能、露天北擴和尾礦庫擴容這三件事,件件棘手、個個撓心,如同“三座大山”壓在銅山口礦人心頭。
本是山口風光迤邐,如今山口風雨飄零。
以銅山口礦選礦車間碎礦生產不能達產達標名義,一紙調令將豐山銅礦副礦長的夏繼平調任銅山口礦礦長。
2008年5月12日走馬上任這一天,還在剛出富池鎮驅車去往銅山口礦的路上,夏繼平就得知四川汶川發生了地震。
不知道這是什么兆頭,夏繼平不好想也不敢想,權當一次巧合吧。
第二天,夏繼平一個人沿著礦山步行轉悠了一圈,去了機車轟鳴的選礦車間,去了車輪滾滾的露天采場,去了像山一樣的尾礦庫。夏繼平最先想到的是要離開這個地方,但雙腳如磁鐵一樣緊緊吸附在這片大地上,不曾挪開半步。
夏繼平說:“沒有退路的,我不能辜負領導的信任和全礦職工家屬的期望,無論困難多大,我們一件一件的來解決。”
2008年下半年,夏繼平“首戰”劍指選礦碎礦生產。他充分發揮全體職工智慧,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在親自主持召開了54個協調會、找出了54個具體問題后,利用三到四個月的時間一舉解決了困擾銅山口礦選礦生產多年的碎礦達產達標問題。隨后,銅山口礦乘勝追擊,對選礦擴能改造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并于一年后磨浮新系統實現竣工投產,實現日產4000噸的產能。
選礦擴能如果說是礦山生產系統進口的暢通,那么尾礦庫就是礦山生產出口之所在。
近幾年來,由于銅山口礦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每年排出的尾砂逐年增多,新建或擴建尾礦庫工程迫在眉睫。因此,銅山口礦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一邊密切聯系當地政府和周邊農村,抓緊新尾礦庫的征地、搬遷等工作,一邊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對現有尾礦庫進行相應的技術改造,以提高庫容利用率,以延長現有尾礦庫的服務年限。該尾礦庫改造設計方案主要是在靠水域側的庫中采用大型袋裝尾砂筑子壩,并與周邊壩體構筑成一個大的尾礦池,或壩中壩,相當于采用“池填法”在東側干灘上放礦,從而提高庫容利用率。按照該礦現在每天4000噸的礦石處理量計算,每年選礦廠將產生大約90萬立方米的尾礦排放。為此,改造后新增的100萬立方米的庫容量既可滿足該礦一年左右的生產所需,又可實現該礦實施尾礦庫改擴建工程時的有效過渡銜接。
就在全體銅山口礦干部職工在憋足一股勁兒負重前行的時候,一場更大的“災難”降臨在他們面前。由于尾礦庫擴容工程沒有實質性進展,致使選礦生產尾砂不能正常排放,再加上露天采場采剝失調現象一時不能緩解,露天北擴工程進展緩慢,使銅山口礦生產舉步維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防不勝防、始料未及。
2011年3月2日,銅山口礦全線停產!
夏繼平說:“作為一礦之長,本來‘壓力山大’, 礦山停產了,各種各樣的事情糾結在一起亂成一團糟,大腦根本不聽自己使喚,我簡直快要瘋了。”
停產期間,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麟來到了銅山口礦。張麟手持雨傘站在5號尾礦庫大壩上說,近幾年來,銅山口礦領導班子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銅山口礦當前面臨的困難是暫時的,相信經過全礦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銅山口礦一定會解決好各種問題,迎來發展的春天。
決策者的一番話像給銅山口礦干部職工注射了一劑強心針,也溫暖著他們的心田,更增添了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5月5日,在銅山口礦停產期間,公司召開2011年度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會,已經明顯遲到而匆匆趕來會場的夏繼平被安排上臺代表本單位發言。略顯疲倦的夏繼平在臺上站定后用沙啞的聲音說:“大家好,我不好……”現場的與會人員報以夏繼平熱烈的掌聲,既是支持,更多的是理解。
會場的一名公司高管動情地說:“了解銅山口礦目前的困境,理解作為一名礦長心里所承受的壓力,常人難以體會,聽了夏礦長的發言,我都快哭了,真誠的祝福銅山口礦好起來,夏礦長要挺住。
“‘大家好,我不好’不是調侃也不是俏皮話,是真話更多的是自責。班子里一名同事怕我真‘瘋’了,堅決要求‘老夏’自己放假休息兩天,你想,礦里都停產了,我在家休息肯定會更‘瘋’。”夏繼平說:“經錘煉而成,為開拓而生的銅斧精神教會我們怎樣直面困難、勇于開拓、迎難而上,責任忠誠學習進取的核心價值觀教會我們要不折不饒、愈挫愈勇,經歷了這么多,更加知曉我們該怎么干了。”

銅山口礦露采夜景
2011年5月19日,鳳凰網財經新聞轉發了礦山通訊員采寫了一則新聞《銅山口礦全面恢復生產》,報道說,2011年5月17日,銅山口礦所屬3家選礦廠的機器設備響起了久違的轟鳴聲,標志著該礦全面恢復生產運營。今年年初,由于受銅山口礦尾礦庫安全度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該礦曾一度待產整頓。礦屬各單位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空閑時間,廣泛開展了形勢任務教育和廉潔文化活動,并進一步完善了5S管理運行制度,查找現行設備運行、管理體系中漏洞,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機器設備的檢修工作。與此同時,該礦同步推進尾礦庫清理和庫區周邊移民搬遷工作,為此次恢復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盡快恢復生產,經多方協調,礦方于4月中旬啟動尾礦庫回采工程,并有序落實尾礦庫安全度汛的相關工作。目前,新庫征地、移民搬遷工作均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看似一則簡短的消息,里面蘊藏著全體銅山口礦人的艱辛和付出,同時也充分證明經過兩個多月的“休養生息”,陽光終于透過云層輻射大地了。
2012年至2013年,銅山口礦將持續生產、新庫建設、露天擴境三項關乎全局的重點工作列為全年的“三大戰役”,全力組織攻堅。
持續生產的關鍵是尾砂存放,在確保老庫安全度汛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利用膜袋圍堰、干濕采取砂等方法增加排砂庫容90萬立方米左右,并采用加固子壩、延伸管道、多點排砂等措施提高庫容利用率。
新庫建設也取得階段性進展。為推動新庫建設,銅山口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指揮部統一組織下,全力做好移民搬遷和土地測量等相關工作。2013年9月5日起,歷時兩個多月,銅山口礦與陳貴鎮政府一同組織人員對王三房未拆遷的16戶再次組織集中攻堅,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庫建設辦公室員工克服困難,不畏高溫酷暑,不辭辛苦勞累,始終戰斗在一線,共征收土地250余畝、測量土地230余畝。另一方面,銅山口礦積極爭取兩級政府的支持與幫助。2013年12月12日,大冶市市長李修武主持召開加快銅山口礦新庫建設協調會,確立了新的工作思路,加強了組織領導,完善了工作措施。2014年3月29日,大冶市市長李修武再次來到銅山口礦,就該礦征地搬遷和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推進。并表示大冶市委、市政府將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和上級指示精神,全力支持銅山口礦建設。大冶市征地拆遷工作專班和環境綜合整治專班2013年年底已經到位,以全面指導、幫助銅山口礦加快新庫建設工作。公司也派出了強大的工作專班進駐銅山口礦指揮、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多管齊下的攻堅力量,效果良好,四個移民新村206戶住房已全部建成,新村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
與此同時,露天北擴工程穩步推進。面對歷史最重的采剝總量任務,露采車間將生產任務分解落實到班組、機臺,加大績效考核力度,激發職工生產熱情,努力抓班產、趕日產、促月產,超額完成了采剝任務。露天擴境需征土地152.6畝,涉及陳貴鎮銅山口村陳家灣、李家灣和堰灣朱三個自然灣,農戶110戶。為做好這項工作,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銅山口礦加強與市鎮兩級政府聯系,同陳貴鎮指揮部、銅山口村班子一道進村入戶做群眾工作。
陳傳紅是銅山口礦露天擴進辦公室主任,今年50歲。2013年8月的一天,他來到露天北擴2號礦體咽喉位置的一棟民房,進一步作搬遷工作。這間房子里面住著一對老兩口,基本“油鹽不進”。
這一天,陳傳紅遠遠就看到老兩口把床搬了出來,就連忙規勸老兩口把床搬回去。可就在交涉的過程中,一位年輕的村民沖過來,朝陳傳紅的臉上打了兩個巴掌,村民們想鬧出點動靜來,越大越好。
身高一米八多,體態魁梧的陳傳紅硬是默默承受了這兩記清脆的耳光,轉身離開了現場,本一觸即發的群體事件在陳傳紅的理智舉動下得到了緩解。
第二天,陳傳紅仍然準時出現在了這間民房前,老兩口主動說:“昨天不好意思,搬了算了,我們搬。”
陳傳紅說:“自己50歲的人了,被打了兩記耳光,心里窩著火,覺得很委屈,當天下班后回家偷偷哭了一場,但看到工作有了成效,覺得就是再被多打幾個耳光也值得。”
為了實現銅山口礦可持續發展,2010年9月26日,公司在銅山口礦舉行深部開采工程開工儀式,為祖國61華誕獻上一份賀禮,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麟等領導為開工儀式剪彩。該工程總投資5億元,設計采用主、副井開拓運輸方案。項目建成投產后,前期可形成生產能力日產3500噸,后期為日產4000噸,每年銅精礦產量含銅6000噸,整體工程建設計劃3至4年完成,可增加礦山服務年限21年。
2014年的元旦節這一天,所有銅山口礦人精神為之振奮,獅子山下的風光格外迷人,湛藍的天空寄托著人們很多的希望和憧憬,因為在這一天里,銅山口礦深部開采工程舉行盛大的試生產儀式,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現在銅山口礦的局面基本打開了,選礦處理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尾礦庫建設在依法推進并已取得實際進展,深部開采工程實現竣工投產,一個嶄新的銅山口礦脫胎換骨而成。”夏繼平說:“回望前些年,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挺過來的,太難了。但我要衷心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們的董事長張麟,是他的默默關心和支持,使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雖然我挨董事長的批評最多,但每次批評我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鼓勵的力量和關懷的溫暖。”
“三大戰役”取得階段性成果后,銅山口礦把發展的目光投向了精細化精益化管理上。
銅山口礦按照公司“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加強“三化”建設,認真開展對標管理和“三體系”的創建工作,并全面加強預算和全員績效管理工作,銅山口礦全員績效考核常態化達標率為71.6%。露采車間大車司機崗位和選礦車間碎礦工段崗位的績效考核,打破了“大鍋飯”,真正做到獎勤罰懶、多勞多得,有效調動了職工工作積極性。露采車間大車司機陳明是銅山口礦全員績效考核工作的受益者,月工資7000多元成為常態。另外,銅山口礦抓好設備能源管理和技術質量管理工作,為努力提高銅回收率,積極開展新藥劑試驗工作,為確保安全生產,制訂并認真實施《尾礦庫膜袋加高方案》、《采場邊坡治理方案》等技術方案。

銅山口礦調度室
銅山口礦黨委書記鄭能說,在銅山口礦新一輪的大發展中,銅山口礦黨委主動出擊,大力實施了文化引領、堡壘先鋒、干部效能、英才成長、溫馨礦山等“五大工程”,為銅山口礦的發展保駕護航。
無論生產經營如何梗阻,無論“日子”多么難過,但銅山口礦領導班子所有成員為職工謀福利的理念堅定不移。他們以人為本,不斷改善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僅2013年就花“真金白銀”146.4萬元對礦區職工住房進行維修維護和安全整改,解決職工的生活后顧之憂。2013年年底,在公司范圍內率先組織957人進行全員健康體檢,并建設職工洗浴、洗衣綜合服務樓,同時在部分家屬區樓前干道架設路燈24盞,在職工食堂安裝空調、熱水器等以改善就餐條件,對礦區主干道溝渠進行了清理。2013年,他們在困難職工慰問、助學等方面共發放救助金13.55萬元,為30人提供大病救助款十余萬元,為20名享受愛心互助基金醫療救助的職工提供3.23萬元救助,較好地解決了職工的實際困難,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2014年,銅山口礦進入露天井下聯合開采階段,發展后勁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2014年,銅山口礦自我加壓,將全年礦山銅生產任務定為6312噸,這是一個嶄新的高度;
2014年,銅山口礦依法推進新庫建設,力爭7月份啟動1號、2號、3號、5號壩建設工作,解決生產后顧之憂;
2014年,銅山口礦干堆工藝繼續進行科技攻關,打造公司改革創新、提質增效的“樣板工程”;
2014年,銅山口礦全體干部職工,在“責任、忠誠、學習、進取”核心價值觀的大旗下集結,正在為奮力打造“生產效益型、持續發展型、技術進步型、管理精益型、文明和諧型”的現代化五型礦山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