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紅,江蓉星
?
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學術影響力比較分析
盧玉紅,江蓉星*
成都中醫藥大學圖書館,四川 成都 610075
以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它們的學術影響力情況,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以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源,用文獻計量法,對2008—2012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所發論文的總體數量、發文期刊、被引篇數、被引頻次、h指數、科研項目等方面進行分析。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發文量、科研項目數量普遍不高,核心期刊論文不多,h值普遍偏低,論文被引用情況較好,但篇均被引頻次還不高。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學術影響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可以為高校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助力學校發展。
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學術評價;文獻計量學
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數據源,以“作者單位”作為檢索字段,檢索詞分別為“中醫藥類高校校名+圖書館/圖書信息中心/圖文信息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稱之為圖書信息中心,山西中醫學院稱之為圖文信息中心),選擇模糊檢索,檢索時間段限定為2008—2012年,只統計第一作者單位為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論文。
由于福建中醫藥大學(原名福建中醫學院,2010年3月正式更名)、廣西中醫藥大學(原名廣西中醫學院,2012年1月正式更名)、湖北中醫藥大學(原名湖北中醫學院,2013年3月正式更名)、江西中醫藥大學(原名江西中醫學院,2013年3月正式更名)、安徽中醫藥大學(原名安徽中醫學院,2013年正式更名)在檢索時間段內更改過校名,因此在檢索時會把更改前后的兩個校名都作為檢索詞。另外,有的文章在發表時作者單位只注明到所屬學校,為了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筆者又用前面檢索得到的文章作者名加校名進行了再次檢索,并人工進行作者簡介對比,剔除同校同名者的論文,合并得到最終結果。而科研項目數據主要來源于對檢索結果中“基金”字段的統計,以及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項目查詢數據庫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成果數據庫的檢索。
首先利用文獻計量法對2008—2012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發表的論文和承擔的科研項目進行統計,然后利用比較法對上述圖書館的科研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對檢索結果的統計,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間共發表論文1 162篇。
發文量表示一個高校圖書館的具體學術產出,表1對2008—2012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發文量進行了統計。從中可以看出,總發文量不小于100篇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有2所,比例約為8.7%;總發文量介于50到99篇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有9所,比例約為39.1%;發文量介于10到49篇之間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最多,共有11所,比例約為47.8%;而發文量小于10篇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有1所,比例約為4.3%??梢姶蟛糠种嗅t藥高校圖書館發文量都偏少。5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平均發文50.5篇,從統計結果來看,有1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沒有達到平均值,發文量超三位數的圖書館跟發文量為個位數的圖書館并存,彼此之間差距巨大。

表1 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2008—2012年論文發表數量
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學術研究工作與一般高校圖書館有所不同,除了有圖書館領域的研究外,還有醫藥衛生領域的研究。現就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論文發表期刊進行統計、分析。
2.2.1 核心期刊論文數量分析 核心期刊論文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個組織或個人的學術影響力,本文以2011年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為依據,對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所發的核心期刊論文數進行統計。結果表明,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間總共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56篇,占總發文數量的22%,其中核心期刊論文數大于等于30篇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只有2所,介于10到29篇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有9所,而剩余的12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核心期刊論文數都小于10。由此可見,大部分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核心期刊論文數都偏少。

表2 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2008—2012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情況
2.2.2 論文的學科分布 本文對各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所發論文的學科分類進行統計(只關注圖書情報類和醫藥衛生類,屬于其他學科的論文在本文中不做統計)。2008—2012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總共發表圖書情報類文章637篇,發表醫藥衛生類文章471篇,圖書情報類文章占到了文章總數的54.8%,而醫藥衛生類占了40.1%。由此可見中醫藥高校圖書館雖然處于特定的學科環境中,但科研工作重心依然是圍繞圖書館展開的。
論文的被引篇數和被引頻次也可以直接反映高校圖書館的論文質量和學術水平,論文被引篇數越多,說明圖書館的科研成果得到認可的程度越高,被引頻次越多,說明圖書館的科研成果學術價值較高,學術成果影響廣泛[2]。
他閉上眼睛,極其小心地讓自己鎮靜下去。疲倦像漲潮一樣,從他身體的各處涌上來,但是他剛強地打起精神,絕不讓這種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沒。這種要命的疲倦,很像一片大海,一漲再漲,一點一點地淹沒他的意識。有時候,他幾乎完全給淹沒了,他只能用無力的雙手劃著,漂游過那黑茫茫的一片;可是,有時候,他又會憑著一種奇怪的心靈作用,另外找到一絲毅力,更堅強地劃著。
根據統計結果,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間總共有734篇論文被引,占到了總發文數量的63.2%,其中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被引論文占其總發文的81%,位列第一;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中,有20所圖書館的被引論文數占到其總發文數的50%以上。被引用論文的總被引頻次為2 819次,平均每篇被引3.8次,其中甘肅中醫學院的篇均被引頻次為6.7次,位列第一。
總體來說,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科研成果都得到了良好的認可,但篇均被引頻次還不太高,今后努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將是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h指數指一位科學家共發表了n篇論文,其中有h篇論文,它們至少被引用了h次,剩下的(n-h)篇論文每篇被引用的次數都小于h次,則h為該科學家的h指數。此方法將學術論文的產出量和質量(即引文數)結合為一個單一指標來進行學術評價,既能反映出論文的產出量,又能反映產出的質量[3],目前也廣泛用于對組織或期刊的學術評價。h指數是一個數量與質量相結合的指標,單純地某一個方面高,另一方面很低,h指數的值也不會太高,較好地避免了從單一方面來評價學術影響力的缺陷。
本文對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h指數進行了統計,具體情況見表3。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h指數分布較為分散,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的h指數為11,位列第一??偟膩碚f,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h指數偏低,根據相關統計,2001-2008年間,“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的平均h指數就為8.54[4],而2008-2012年間,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平均h指數只有5.13,且低于平均水平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占到統計總數的47.8%。

表3 基于2008—2012年統計數據的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h指數
承擔科研項目數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個機構或個人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本文對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間所承擔的科研項目進行統計,依據項目的主管單位,將項目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和校級四類。調查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之間的科研項目總和為134項。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科研項目上主要存在4個特點。
第一,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2008—2012年間平均科研項目數為3.3個,項目數較少,這說明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申請科研項目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第二,在所有科研項目中,國家級項目有9項,只占到了項目總數的6.7%,省部級項目有41項,所占比例為30.6%,廳局級項目有48項,占到總數的35.8%,校級項目有36個,比例為26.9%。可見,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所承擔的項目中,廳局級的項目最多,國家級的項目最少,這說明中醫藥高校圖書館所承擔項目的級別較低,申請項目的能力較弱,科研能力還有待提升;
第三,從各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科研項目數量分析,發現館與館之間的項目數差距較大,中東部地域的高校圖書館情況較好,西部地區的高校圖書館情況較差,說明在科研上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存在明顯的地域差距;
第四,就科研項目研究內容來看,圖書情報與醫藥衛生研究的交叉性還不夠,多是獨立進行研究。中醫藥高校圖書館要注重兩類學科的均衡發展,多將兩類學科融合起來進行研究,這樣不僅有利于項目的申報,也有利于研究視野與方向的拓展。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全國23所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科研質量普遍不高,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不多,h值普遍都偏低,并且館與館之間學術影響力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研究不太重視圖書情報學科與醫藥衛生學科的融合,圖書情報領域的研究與醫藥衛生領域的研究有所失衡。
圖書館是高校的核心部門,學術水平高、學術影響力大的圖書館可以為高校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助力學校發展。因此,筆者認為,要提高中醫藥高校圖書館的學術影響力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高校要重視圖書館的發展,重視圖書館的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和幫助圖書館不斷進步;第二,圖書館自身要有不斷進取的熱情與態度,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守圣賢書”;第三,圖書館應優化人員結構,培養專業的圖書館隊伍,對專業人才給予重視,為學術水平的提高創造可能性[5];第四,中醫藥高校圖書館在今后的科研過程中,要注意調整研究方向,努力做到圖書情報研究與醫藥衛生研究齊頭并進,相輔相融。
[1]金貞燕,王新,齊慧彬,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我國著名大學圖書館學術水平比較[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 29(5):98-103,76.
[2]胡軍.我國十五城市公共圖書館(1980-2009)學術影響力分析[J].圖書館,2011(3):61-63.
[3]劉穎.利用h指數及衍生h指數評價省級公共圖書館學術影響力[J].圖書館建設,2009(11):77-81.
[4]張毓晗.h指數視角的“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科研能力測度與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1(7):26-32.
[5]寧巖,季瑩.九所“985工程”高校圖書館科研情況計量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1(3):109-11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cademic Influence of Libra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Lu Yuhong, Jiang Rongxing*
(Library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Sichuan 610075, China)
Setting 23 libra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university as objects of study, this study analyzed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se libraries.Based on the data of CNKI database, the study analyzed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23 libraries of TCM university through several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such as total number of publications, periodicals, total number of cited articles, the citation frequency, h index,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from 2008 to 2012.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was not large; few articles came from core journals; h index was generally low; the paper cited situation was relatively good, but average citation frequency was not high.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academic influence of libraries of TCM university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libr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academic evaluation; bibliometrics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5.008
2013年度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改重點項目(JGZD201306)
盧玉紅,助理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E-mail: luyuhong157@163.com
通訊作者:江蓉星,教授,研究方向:中醫藥古籍數據挖掘。E-mail: 453768680@qq.com
(2014-04-25)
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