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友桃,張永寧,陳菁菁,高華
?
高校圖書館職能與大學生使用偏差的分析與建議
杜友桃,張永寧,陳菁菁,高華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3
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理應在學習生涯中發揮良好的教育職能,但是現實情況并非如此,目前大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與圖書館職能定位之間存在著巨大偏差。文章以南京中醫藥大學為例,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情況,分析圖書館功能定位與學生使用情況之間存在偏差的原因,并對如何縮小這種偏差提出三點建議,以便進一步幫助大學生挖掘圖書館的深層次功能,提高和完善自我。
高校圖書館;職能;大學生;偏差
美國斯坦福大學第一任校長戴維?喬丹曾經說“一個偉大的圖書館是建立一所偉大的學府的必然要素”[1]。自從高校圖書館制度建立以來,一直承擔著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儲存、傳播的職能,成為大學教學科研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據有關報道,我國高校圖書館借閱率不及日本的1/10,不及美國的1/20[2]。也有調查顯示,當前去圖書館“自習”的學生占大多數,竟達90%以上,這與圖書館基本功能的定位多少有些偏差[3]。
隨著科技的發展,知識傳播媒介的豐富,圖書館的傳統功能正在經受巨大的沖擊。2011年Brian T. Sulliva發表的報告提出“可以預見,學術圖書館將會獨自死亡,且其作為高校心臟的作用也將會被世界所遺忘”,引發了有關圖書館“生死存亡”的大討論[4]。在此情況下,如何利用新技術帶來的機遇,提升圖書館內涵建設,完善并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功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利用圖書館,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辦學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基本職能是教育和情報[5]。一方面,圖書館擁有極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可為學生宣傳、展示、傳遞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大學生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水平,為他們塑造人生觀和世界觀、熔煉品德、熏陶情操、拓展學問等提供豐富的源泉;另一方面,圖書館寬敞、舒適、人文化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信息的刺激,從而不斷深化學生的信息意識,激勵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真正為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終生學習的良好行為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改變目前不盡合理的利用現象,是圖書館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本文以南京中醫藥大學為對象,于2013年6月3日至28日為期4周,針對大學生群體發放了“圖書館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針對大學生到館頻率、到館目的、獲取信息的方式、學生與圖書館互動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研。共發放問卷650份,回收有效問卷413份。隨機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男生占36%,女生占64%;大一學生21%,大二學生49%,大三學生28%,大四學生1%,其他(指成人教育及各類進修生)1%。
從表1可以看出,到館頻率每周≥4次的同學占11.1%,大部分同學每周到館2~4次,每個月1次和考試周才來的同學分別占25.2%、18.9%,這說明大部分同學是經常利用圖書館。

表1 圖書館到館人數及頻率
針對到圖書館目的的調查發現(見表2),59.1%的同學以自習為目的,僅有29.8%的同學以閱讀為目的,來參加各種講座的同學更是一份都沒有,這與圖書館的定位偏差很大。需要說明的是,作為互動交流、促進服務的窗口,大學生對各種講座基本不了解,這說明圖書館工作者在這方面的宣傳太過欠缺。

表2 到圖書館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見表3),通過圖書館獲取信息的學生占53.0%,占半數以上,但是也有32.0%的學生在利用網絡獲取知識。說明目前圖書館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特別是中醫藥專業大學,圖書館的專業性資源是極其重要的;約1/3的大學生會通過網絡獲取新知識,這種新技術帶來的信息獲取方式需要引起高校圖書館的重視。

表3 大學生獲取信息方式
此項調查的目的是了解目前本校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情況,結果顯示從不提建議的學生占到72.9%,提出建議超過2次的僅僅占1.2%,說明讀者與圖書館的溝通狀況不容樂觀,此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強。

表4 學生與圖書館互動情況
從關于圖書館使用的4項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到圖書館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而且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圖書館,圖書館在他們的學習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但是,如果從深入使用圖書館“教育與情報”功能而言,還遠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大多數同學去圖書館是以自習為目的,沒有利用圖書館的情報功能,而且缺乏與圖書館的互動。結合作者自身在圖書館工作經驗,從學生方面及圖書館方面分析出現大學生使用與圖書館職能偏差的原因。
當前網絡技術、無線通訊和智能手機廣泛普及,使得大學生們越來越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利用圖書館的主動意識,造成對圖書館資源的使用不充分。大學生更傾向于追逐那些感性、快捷的信息,喜歡從便捷的渠道不加選擇地去獲取信息,造成圖書資源利用不充分。
讀者的需求和建議對于圖書館改進服務非常重要。但是調查結果顯示從不提建議的學生竟然占到73%,值得高度重視,說明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缺乏互動意識,沒有建立一套良好的互動機制,這不利于提高圖書館的形象,不利于圖書館的自身發展。網絡信息時代媒介眾多,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豐富,很多同學覺得不去圖書館完全可以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作為圖書館應注意到這些變化并積極加以應對。
高校圖書館要想增進讀者對圖書館的了解,引導學生正確、充分、高效地利用圖書館資源,減小圖書館職能與學生使用現狀之間的偏差,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圖書館要加強軟硬件設施建設,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知識信息共享環境。除傳統的文獻資源以外,要加強電子資源配置,提高信息資源流通效率和使用效益;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館員的自身素質,提升服務能力;注重服務模式創新,利用網絡技術搭建多種互動服務平臺,延伸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增加服務時間與效率。就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而言,作為一個擁有豐富中醫藥信息資源、特色鮮明的專業學術型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到與時俱進。
大學四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個階段對圖書館的需求不同,應該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而不能僅僅止步于對新生的入館教育。新生階段的入館教育可側重于介紹圖書館功能布局、館藏資源、開放時間、借閱規則等。對大二、大三的學生可開設文獻檢索課程,幫助學生學會高效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方法,舉辦各種講座,按專業、分批次對大學生進行再教育,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對畢業設計及畢業論文階段的大四畢業生,應該加強與任課老師的溝通協作,開展關于專業文獻、專業數據庫等推介工作,有針對性地滿足他們的特定需求。
4.3.1 加大圖書館宣傳,激發大學生的閱讀需求 圖書館根據學校的學科特點,建立“網絡資源導航庫”,定期舉辦新書推介會、各種學術報告會和演講、書評、知識競賽等,引導讀者讀好書、多讀書。近年來我校圖書館每年舉辦的讀書節活動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3.2 利用網絡技術搭建多種互動服務平臺 除了傳統的電話、信箱,還可以利用E-mail、MSN、QQ等等;開設圖書館留言板或論壇,開通圖書館官方博客或微博。及時發布圖書館的各項最新通知和消息,積極宣傳圖書館的各項規章制度與服務,及時解答學生在使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4.3.3 引導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 圖書集成管理系統應設置專門模塊來提供接口,讓學生參與到圖書館資源收集中來。一方面增加購置資源的針對性,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主人翁精神建設學校圖書資源,增進對圖書館的感情,拉近與圖書館的距離。
4.3.4 引導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 圖書館通過設置勤工儉學崗招收學生助理、設置志愿者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工作和其他活動。通過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更能熟悉和了解圖書館,同時利用學生之間廣泛的聯系讓志愿者成為圖書館的很好的宣傳者,搭建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圖書館與大學生的聯系與互動。
圖書館作為人們尋求知識的重要渠道,為個人和社會群體進行終身教育、自主決策和文化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6]。高校圖書館更是如此,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重要力量,讓他們在圖書館這個靈魂的殿堂里獲取足夠的營養、健全完善個人素質是圖書館教育的核心。本文通對目前大學生利用圖書館不容樂觀的現狀給出了一些意見建議,希望能減小圖書館職能定位與學生使用現狀之間的偏差,更大效率地發揮圖書館深層次的潛能。
[1]馬繼剛,姜曉,張宸.高校圖書館職能與作用的再認識[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3(3):2-5.
[2]田梅.圖書館紙質書籍生命周期理論探討[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8(5):111-112.
[3]余妍.大學圖書館自習室占座現象分析與解決措施探 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7(2):395-396.
[4]馮佳,張麗,陸曉曦.《2050年高校圖書館尸檢報告》解讀[J].圖書館建設,2011(2):13-15.
[5]張煥敏,陳良強.國外知名高校圖書館使命、愿景、價值觀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0(9):106-108,封3.
[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1994[EB/OL]. [1994-10-29].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0z7eKOCZ0GkPbPuf8Gsmrz_IsIkAtpFgr98T-H4Pn1cyVIg47lDtXI05_II6cBysDgocUBhoCOL3gIG9YB-B_.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for Devi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Library Function and University Student Using
Du Youtao, Zhang Yongning, Chen Jingjing, Gao Hua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The University library, as the second classroo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ole in students’ learning life. However, the reality is not optimistic. There is a huge devi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 using and library function orientation. This article set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o find the particular reasons for the deviation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ree suggestions to narrow the devi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with a purpose to help university students use libraries more effectively and assist them in improving and enhancing themselves.
university library; function; university student; deviation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5.009
杜友桃,館員,研究方向:信息資源建設。E-mail: lygdyt@163.com
2014-03-26
編輯: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