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過媒體對一些“熊貓血”患者尋求血源的報道,人們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熊貓血”通常指RhD陰性血型,在國人中屬于一種比較少見的血型。這些人在因傷病需要輸血時,必須輸RhD陰性血,但血源卻非常缺乏。所以人們就把這種血型稱為“熊貓血”,取大熊貓比較珍稀的意思。
其實輸血學科里是反對“熊貓血”這個說法的。首先,RhD陰性等血型并不算“珍稀”。真正可稱之為“熊貓血”的,是一種“孟買血型”,全球只有千把人。其次,一個人若被打上了稀有血型的“標簽”,生活、工作、婚育都會受到影響,要么是來自周圍人的歧視,要么就是自己的心理壓力。
但現實問題還是存在的。首先是RhD陰性血型者在因疾病和意外需要輸血時,必須使用RhD陰性血,否則機體就會被致敏產生抗體,以后再輸用RhD陽性血就會發生輸血反應。
其次,RhD陰性的女性若第一次孕育了RhD陽性的寶寶,雖然不會發生新生兒溶血癥,但可能產生抗體,下次再懷孕并孕育RhD陽性的寶寶時,容易發生新生兒溶血癥。
簡單點說,就是RhD陰性的朋友都有一個珍貴的“第一次”,此后就會導致其體內產生對RhD陽性的抗體。而且RhD陰性的朋友,如果通過輸血或懷孕被致敏產生了抗體,那么原則上也不能參加無償獻血,因為他們血液內的抗體會傳帶給受血者,這也是RhD陰性血源比較稀缺的原因之一。
“熊貓血”朋友的擔憂,更多的指向這個“第一次”之后該怎么辦?我給他們的答案是不必擔心,現代醫學還是有辦法解決疑難的。
從輸血角度而言,目前各級采血機構都有RhD陰性的短期庫存和志愿供血者,可以及時提供給RhD陰性患者。采血機構還可以用一種甘油處理的特殊技術,將RhD陰性的血冷凍起來保存,當需要用血時,只要在庫中調出相應的血液,利用特殊技術融化、洗滌后,就能輸給患者了。同時,現代輸血技術的方向是研發沒有血型抗原分別、可以長期保存的人工處理紅細胞,甚至人工培育(制造)的紅細胞。這項工作已經獲得了很多實質性的進展,成功之后可以解除稀有血型人群的后顧之憂。
至于孕育的問題,雖然文獻報道有一些阻斷、封閉或者清除RhD抗體的技術,可以減小第二次生育的危險,但這些技術對胎兒自身的影響、嬰兒出生后的健康水平等問題,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所以,RhD陰性的朋友孕育第一胎時,應該盡量確保寶寶健康降生,不要浪費了這個寶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