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娟,葉正文,蘇明申,杜紀紅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a.林木果樹研究所;b.上海市設施園藝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 201403)
‘滬油’018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自主育成的黃肉、粘合的溶質類油桃。因其成熟期正值上海高溫、梅雨季節,故采后極易發生腐爛變質,常溫下放置5 d就會腐爛變質,這嚴重影響了果品品質及其經濟價值。溶質類桃的貯藏特性,使得以其生物冰點為基礎的保鮮技術難題成為了桃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作為植物體內的第二信使[1],鈣離子可以調節植物生長和貯藏期間果實的許多生理生化過程及其細胞內重要酶的活性。適量提高果實中的鈣水平,可抑制果實采后生理代謝與衰老的進程,降低其腐爛指數,提高其耐貯性,改善其貯藏品質[2]。提高鈣離子水平的方法有采前補鈣和采后補鈣兩種。采后補鈣操作不便,且過高濃度的鈣會使桃果實產生直接的毒害作用。Manganaris G A等人的研究結果[3]表明,采后以濃度為187.5 mmol/L的鈣處理可使桃果實果皮變色,果面凹陷。而采前噴鈣作為一種綠色、安全且操作方便的保鮮技術,已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張南新等人[4]研究報道,采前鈣處理可有效延緩葡萄柚果實的衰老和軟化,延長其貯藏時間。曹永慶等人[5]利用采前噴鈣技術,顯著地提高了桃果實中鈣的質量分數,提高了果實的硬度,延長了其貯藏期。曹永慶等人[6-7]對中華壽桃和白鳳桃的采前噴鈣技術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但沒有對其噴鈣濃度、次數、時期等進行系統的研究,且不同樹種對鈣的敏感度有顯著的差異性[8-11]。為了探討采前噴鈣對桃果實硬度、糖度、腐爛率等品質指標的影響情況,以‘滬油’018為試材,于其果實采收之前以不同濃度的鈣對其樹體進行噴施處理,就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其果實品質與耐貯性的影響情況進行了研究,以期為其采前噴鈣技術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支撐。
由于機組效率低下,泵站排澇、灌溉能力不斷降低,經粗略的統計,改造前全市排澇、灌溉面積已減少8%左右。工程改造后,經過兩年的運行,各泵站排澇、灌溉面積有所恢復和改善,單是上述4個站,即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7.2萬畝(0.48萬hm2)。
由此可見,“正是由于實質標準的不確定性,或者說輕罪所侵犯法益的不確定,未能達成一個統一標準,因而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對輕罪、重罪的區分采取了簡單明了的做法,即以刑罰的輕重來確定輕罪、重罪,甚至有的國家立法僅對輕罪作出特殊規定(如泰國)?!盵14]亦即,世界各國對輕罪與重罪的劃分,主要堅持的就是形式標準。
試驗于2013年在上海市崇明瑞華果園進行,以‘滬油’018為試材,其為硬溶質,粘核,4月上旬為其盛花期,于果實底色轉白、果面50%著紅色時采收。
選擇樹齡相同,樹勢、栽培條件一致,管理水平相當的果園為試驗田,從中隨機選取樹體于果實采收前噴施不同濃度的鈣,以不作任何處理的樹體為對照。2013年5月27日(盛花期后第55天)起每隔5天對整個樹體(樹冠和果實)噴施不同濃度的Ca(NO3)2,噴施濃度分別設為0.05%、0.10%、0.20%和0.30%,每處理設3次重復,每重復3棵試驗樹。
他打定主意,決定放手一搏,然而就在此刻,忽聽前方傳來一聲尖厲的鳴叫,他抬眼一望,卻是一只黑身白腹的鳥兒迎面朝自己撞來。
2013年6月22日,對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進行采摘,篩選成熟度均一、大小一致、色澤均勻、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果實為試材,放入墊有海綿紙的塑料筐中,單果以泡沫網包裝,雙層擺放,之后立即運回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林木果樹研究所冷庫,迅速將果心溫度預冷至4 ℃,然后放至溫度為(0±0.5)℃、相對濕度為80%~85%的冷庫中貯藏。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40個果。冷藏期間,每隔5天取10個果進行品質指標的測定。
仲裁庭認為,埃及政府基于公共目的的征收行為是合法的,這一點并無爭議,但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并不當然地免除政府承擔補償的義務。仲裁庭對補償金額的標準進行了詳細分析:(1)對于投資者投入的資金(本金和貸款),應當予以補償。(2)項目開發的費用。仲裁庭認為,SPP公司所要求的開發費用的補償過高,由于并非所有索賠的費用都妥善記錄在案,因此對于收款人不明確的開發費用不予補償。(3)訴訟和仲裁的相關費用。只賠償與仲裁直接相關的訴訟費用。(4)商業機會的喪失。仲裁庭認可了SPP公司主張的商業機會損失,即對于投資項目價值的合理預期收益予以賠償。
果實的腐爛率按下式計算:
在整個冷藏期間,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冷藏至第20天時,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0.10%、0.20%、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滴定酸(TA)含量分別為0.586%、0.494%、0.518%和0.487%,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0.405%),且其差異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變大,但不同濃度鈣處理果實的TA含量間卻無顯著性差異。
果皮色澤的測定方法為:隨即取10個桃果,用CR-400 C(D65光源)型全自動色差計測定果實對稱兩側果皮的色差。
納入標準:(1)任何關于多孔鉭金屬加強塊重建Paprosky II、III型髖臼骨缺損并發癥的臨床試驗,統計不同并發癥的發生例數,分類明確;(2)接受多孔鉭金屬加強塊重建Paprosky II、III型髖臼骨缺損治療的受試人群,包含17例以上的隨訪患者,經過倫理委員會鑒定同意及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研究者。
果肉組織硬度的測定方法為:用水果刀削去果實縫合線對稱兩側果皮后,用美國產FTA 半自動硬度計測定果肉組織硬度。
用ATAGO N-1α手持折光儀測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參照并加以修改季作梁等人[10]的方法測定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采用酸堿滴定法(以蘋果酸計)測定其可滴定酸含量;參考并加以優化李合生等人[12]的方法,用蒽酮比色法測定可溶性總糖含量。
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統計,所有數據均為3次重復的平均值和標準差。并應用17.0版SPSS軟件,采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對數據進行差異性分析。
2.1 身體動作的呈現形式豐富成套動作層次感 動作軌跡,即指在做動作時,身體或身體某部分所移動的路線。包括:軌跡形狀(直線、曲線、弧線等)、軌跡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6個基本方向及各種旋轉與環繞等)和軌跡幅度(長度、角度)[2]。運動員的運動軌跡與方向的多變將直接在視覺上留給裁判和觀眾第一印象,其必須以變化多樣且完整的方式利用整個地面區域,并創造出不同的模式[3]。
采前不同濃度噴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果實腐爛率的影響情況如表1所示。冷藏至第30天,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0.10%、0.20%、0.30%的鈣進行噴施處理的果實其腐爛率比對照分別降低了15%、16.67%、15%和16.67%,采前不同濃度噴鈣處理的果實在貯藏期間其腐爛率比對照均有顯著(P≤0.05)的降低,但不同濃度噴鈣處理的果實其腐爛率的差異并不顯著。

表1 采收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腐爛率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rotting rate of fruits in ‘Huyou’ 018 during storage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果肉組織的影響情況如圖1所示。采收時,采前以濃度為0.1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果肉組織硬度顯著(P≤0.05)高于對照和濃度為0.30%的鈣處理,而鈣濃度分別為0.05%、0.10%和0.20%的3個處理間的差異不顯著,濃度為0.05%的鈣處理和對照的果肉組織硬度間差異也不顯著。冷藏至第30天時,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10%和0.20%的鈣處理的果肉組織硬度分別為4.67和4.77 kg·cm-2,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這一結果說明,采前適宜濃度的鈣處理可使果實在貯藏期間仍能較好地保持果肉組織硬度。

圖1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果肉組織硬度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fleshfirmness of fruits in ‘Huyou’ 018 during storage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果皮色差值的影響情況如圖2所示。采收時,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和0.1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果皮色差L值分別為65.02和64.42,顯著(P≤0.05)高于對照(60.6);各處理的果皮色差a值和b值間的差異均不顯著。這說明,適宜濃度的鈣處理可以提高果面的亮度,但對果實著色程度無顯著性影響。

圖2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果皮色差值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peel chromatic aberration in ‘Huyou’ 018 during storage
在整個冷藏期間,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總糖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變化趨勢。至冷藏第15天,對照和濃度為0.05%的鈣處理的果實其總糖含量均呈急劇上升的趨勢,這可能與其受到外界低溫脅迫有關;而其他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總糖含量均呈緩慢上升的趨勢。至冷藏第30天,以濃度分別為0.05%(糖含量為11.88%)和0.10%(糖含量為11.68%)的鈣處理的果實其總糖含量均顯著高于濃度分別為0.20%(糖含量為9.52%)和0.30%(糖含量為10.01%)的鈣處理的果實中的總糖含量。
五個流態化反應器串聯在一起形成環形系統,當首槽料層含鎘達85%以上或尾槽后液鎘持續超出0.001g/L,首槽退出,其后反應器作首槽,新并入反應器作尾槽。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響情況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采摘時,采前以不同濃度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與對照間無顯著性(P≤0.05)差異;在整個冷藏期間,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實中TSS含量的下降。至冷藏第10天,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0.10%、0.20%、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TSS含量分別為9.25%、8.78%、8.4%和9.77%,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7.5%);至冷藏第30天,以濃度分別為0.10%、0.20%、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TSS含量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和濃度為0.05%的鈣處理的果實中的TSS含量。

圖3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soluble solid content in ‘Huyou’ 018 fruits during storage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溶性總糖含量的影響情況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采收時,采前以濃度為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總糖含量(糖含量為10.11%)顯著(P≤0.05)低于對照(糖含量為11.66%),而采前以其他濃度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總糖含量與對照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圖4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titratable acid content in ‘Huyou’ 018 fruits during storage
腐爛率(%)=腐爛果數/總果數×100%。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情況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采摘時,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0.10%、0.20%、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滴定酸(TA)含量分別為0.659%、0.556%、0.572%和0.524%,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0.435%)。

圖5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溶性總糖含量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 ‘Huyou’ 018 fruits during storage
在整個冷藏期間,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的果實其果皮色差L值和b值的變化均較平緩,而對照組的果實在冷藏后期其果皮色差L值和b值均呈下降趨勢。至冷藏20 d后,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果皮色差L值和b值的影響與對照間均無顯著性差異,隨后采前以濃度為0.10%的鈣處理的果皮色差L值和b值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以濃度為0.10%和0.20%的鈣處理的果皮其色差a值均呈平緩的變化趨勢,而對照則呈先上升后平緩變化的趨勢。這說明采前以適宜濃度的鈣處理可較好地保持果實原有的色澤。

圖6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糖酸比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re-harvest spraying calcium solutions on sugar-acid ratio in‘Huyou’ 018 fruits during storage soluble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糖酸比的影響情況如圖6 所示。由圖6可知,采收時,采前以濃度分別為0.05%、0.10%、0.20%、0.30%的鈣處理的果實其糖酸比分別為18.42、21.28、19.42和19.29,均顯著低于對照的糖酸比(26.80),但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糖酸比間的差異不顯著。在整個冷藏期間,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糖酸比的變化趨勢與其可溶性總糖含量的變化趨勢相似。
采前不同濃度的鈣處理對貯藏期間‘滬油’018果實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情況如圖7所示。由圖7可知,采收時,采前以不同濃度的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蛋白含量(0.712~0.768 mg·g-1)均顯著(P≤0.05)高于對照(0.634 mg·g-1),但不同濃度鈣處理的果實其可溶性蛋白含量間的差異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