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翔軍XIE Xiang-jun
(廣西正則工程造價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柳州 545006)
(Guangxi Zhengze Construction Cost Consultation Company,LTD.,Liuzhou 545006,China)
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模式已在我國推行多年,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模式下的結算造價一般包括以下五方面的造價:①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結算造價;②重新進行清單組價的結算造價;③價差調整造價,即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工料機價格變化超過合同約定的風險變化幅度時引起的價格調整造價;④綜合單價調整引起的造價,即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清單工程量變化超過合同約定的風險變化幅度時綜合單價引起的造價;⑤措施費調整造價[1]。在這一模式下如何利用清單計價軟件及電子表格進行工程量清單結算造價的實戰操作,并且符合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及地方政府的實施細則,是全國各地造價師面臨的重要實際問題。本文就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實施細則,并結合實際案例,圍繞這一課題進行展開論述。
對施工完成的實際清單項目,當項目特征與招投標文件中的清單項目所描述的項目特征一致時,需采用“固定單價、工程量按實結算法”來進行結算,這也是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合同已有適用的綜合單價,按合同已有的綜合單價確定”條款的要求[2]。這里所說的已有綜合單價,就是作為合同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中標單位按照招標單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做的投標報價文件中的綜合單價”,在計價軟件中為了達到固定單價的目的(以廣西區普遍使用的博奧計價軟件為例),必須對照著投標報價文件中的數據,用補充定額的操作鍵錄入各清單項目的人材機費用,同時按投標時的各項取費費率進行設置,才能保持結算時的清單綜合單價與投標報價文件中的一致,才能避免由于清單項目及下掛定額子目的工程量變化引起綜合單價也跟著變化,而達不到固定單價的要求[3]。按以上做法完成了招投標清單項目內各清單項目的固定單價操作后,它們的工程量按照實際完成工程量錄入軟件即可。上述所說的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結算造價,一般占到該項目結算總造價的主要比重。
重新進行清單組價的結算造價部分,主要是針對實際完成清單項目的項目特征與招投標文件中不一致的項目,如果只是項目特征的簡單性減少,可參照原投標單價并做少量修正,如抽取掉原投標報價時某清單項目下掛的某條定額子目后即滿足要求,此時固定單價的軟件操作方法參照上文相關內容即可;如果項目特征對比后,有“質”的區別,導致無法參照原投標單價了,則原來對應的投標清單項目及單價就用不著了,需重新套定額對這些清單項目進行綜合單價的重組價,此時的材料單價要按該清單項目具體施工期的當期信息價或施工期間的平均信息價來取定,如果是按平均價,要注意合同約定的是算術平均價還是加權平均價,工程量按照實際完成工程量錄入即可,取費一般按中值并考慮讓利系數來確定,讓利系數按合同中的約定來計算,一般涉及招標預算控制價文件與投標報價文件中的數據對比,讓利系數=1-投標報價總造價/招標預算控制價總造價,注意合同約定的是總價讓利還是單價讓利,如果是總價讓利,在博奧計價軟件的“工程取費”模塊新加一行,按讓利系數編輯總價計算公式即可,如果是單價讓利,需在博奧計價軟件的分部分項模塊中,用調價鍵反映讓利系數的影響。對于“重新進行清單組價的結算造價部分”(除了參照合同中已有的類似綜合單價這種情況之外),由于材料價格取的是實際發生期間的信息價、清單項目是招投標時沒有列出的新項目,因此不存在著下面所說的“價差調整造價”與“綜合單價調整引起的造價”了。
重新進行清單組價的結算造價部分,是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合同中有類似的綜合單價,參照類似的綜合單價確定;合同中沒有適用或類似的綜合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綜合單價,經發包人確認后執行;若施工中出現施工圖紙(含設計變更)與工程量清單項目特征描述不符的,發、承包雙方應按新的項目特征確定相應工程量清單的綜合單價”這幾個條款的具體應用。
價差調整造價部分,針對的是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工料機,當它們的價格波動超出一定幅度時,應按合同約定調整工程價款,合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應按各省建設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的規定進行調整,例如,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細則中規定:對于主要由市場價格波動導致的價格風險,承包人可承擔5%以內(含5%)的材料基期價格風險,發包人承擔5%幅度以外的材料基期價格風險[4]。這樣的規定避免了承包人過大或無限制承擔市場價格風險的這種不合理情況。
價差調整造價部分的計算方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先按投標報價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及下掛定額子目,拷貝或錄入到清單計價軟件中,同時將審定工程量也錄進去(注意不是招投標時的工程量),材料采用投標時的單價(即基期單價),經軟件計算后自動分析出工料機用量,對于人工價格是否可以調整的問題,一般均要有建設主管部門頒布的關于人工單價政策性調整文件,才能進行相應調整。對于機械臺班價格一般是不調整的,因此下面所說的價差調整造價部分主要是材料價差的調整,將以上清單計價軟件計算后自動分析出來的材料項目、用量、基期單價、合價等導出為電子表格文件,錄入施工期各期的材料信息價然后得出各材料施工期的平均價,設公式對比它們與基期單價(即投標時材料單價)的變化幅度,對超出合同約定幅度的那些材料進行補差(正值或負值),一般只補超出價格風險范圍之外的差額(而不是所有超過基期單價的差額部分),如果合同約定價差調整部分按稅內獨立費即稅前項目計取(多數情況下都是這樣約定的),則在電子表格中將稅率考慮進去就能得出結果了,如果合同約定價差調整部分也按投標時或現時的費率標準來滾費率,則必需將以上分析得出的人材機價差值作為基礎數據,在清單計價軟件中用基價鍵錄入作為補充定額,設置各項取費費率,經軟件計算后得出(如果用電子表格軟件來做,則需人工設置各級取費公式,且基數關系會交織在一起,不如用更快捷的清單計價軟件來做)。
綜合單價調整引起的造價部分,針對的是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清單工程量,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減,當某項工程量變化在合同約定的幅度以內的,應執行原有的綜合單價,當某項工程量變化在合同約定的幅度以外的,其綜合單價應予調整。一般的調整原則是:增加部分工程量的綜合單價應較原綜合單價低,減少后剩余部分工程量的綜合單價應較原綜合單價高。這一原則保證了承包人建安成本中的間接費用的固定成本方面的投入,不會因為清單工程量發生較大變化時引起明顯變化。合同中應該約定調或不調綜合單價的工程量變化幅度范圍及單價的調整百分比,如果合同中未做約定,綜合單價是否調整可按工程量變化的10%作為風險幅度范圍:當“最終完成的工程量”大于“工程量清單中列的工程量”的10%時,調整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項目結算價=1.1*工程量清單中列的工程量*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單中填報的綜合單價+(最終完成的工程量-1.1*工程量清單中列的工程量)*調整后的清單項目綜合單價;當“最終完成的工程量”小于“工程量清單中列的工程量”的90%時,調整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項目結算價=最終完成的工程量*調整后的清單項目綜合單價;以上“綜合單價調整引起的造價部分”的計算,在實戰中可利用電子表格來處理:先將博奧計價軟件中投標報價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計價文件、及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結算造價文件中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計價文件導出為電子表格,將它們合并在一個電子表格文件后,增加“工程量差額”、“執行原單價的工程量”、“需調整單價的工程量”、“調整單價”、“調整后合計”這5 列,工程量差額=(結算工程量-招投標工程量)/招投標工程量,“需調整單價的工程量”利用“工程量差額”作為判斷條件,等于如下這個二級嵌套邏輯函數的自動計算值,需調整單價的工程量=IF(工程量差額>0.1,結算工程量-1.1*招投標工程量,IF(工程量差額<-0.1,結算工程量,0)),執行原單價的工程量=結算工程量-需調整單價的工程量。
調整單價根據合同約定或發承包雙方協商確定的百分比來設置,也表現為一個二級嵌套邏輯函數的自動計算值,比如當約定為:結算工程量超過招投標工程量10%以上部分的調整單價按投標單價的0.98 倍,結算工程量小于招投標工程量90%時,調整單價按投標單價的1.02 倍。則該單元格如下:調整單價=IF(工程量差額>0.1,投標綜合單價*0.98,IF(工程量差額<-0.1,投標綜合單價*1.02,投標綜合單價)),最后那列調整后合計=投標綜合單價*執行原單價工程量+調整單價*需調整單價的工程量,“調整后合計列的合計值”減去“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結算造價中的分部分項工程費合計值”,即為綜合單價調整引起的造價部分。
措施費調整造價部分,依據是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及廣西實施細則的如下條款:因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漏項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變更,引起措施項目發生變化,造成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變更,原措施費中已有的措施項目,按原措施費的組價方法調整;原措施費中沒有的措施項目,由承包人根據措施項目變更情況,提出適當的措施費變更,經發包人確認后調整。
由于分部分項工程費的變化通常會導致措施項目費也發生變化(如分部分項工程中砼構件工程量的增加會導致措施項目工程中的模板工程量增加),建設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廣西實施細則還具體規定:當工程量清單項目工程量的變化幅度在10%以內(含10%)時,其措施費不作調整,執行原有措施費;當工程量清單項目工程量的變化幅度在10%以外時,其措施費應作調整(除非合同約定了分部分項工程費發生變化均不調整措施項目費,才可以不調整)。具體調整公式為:當變化幅度為大于+10%以上時,即“最終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大于“1.1 倍承包人報價文件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時,調整后的結算措施項目費=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單中填報的措施項目費*(最終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承包人報價文件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0.1);當變化幅度為大于-10%以上時,即“最終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小于“0.9 倍承包人報價文件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時,調整后的結算措施項目費=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單中填報的措施項目費*(最終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承包人報價文件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0.1);以上算出的“調整后的結算措施項目費”減去在“招投標清單項目內的結算造價”中以固定價格出現的“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單中填報的措施項目費”,就是由于“分部分項工程項目費”的超幅度變化(這里是10%)引起的措施費調整造價部分。匯總以上五部分的結果,即為該項目在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模式下的結算造價。
[1]邢有紅,達海清,曹伯祥.工程量清單計價與工程造價管理[J].價值工程,2013(9):65-66.
[2]王海宏,謝洪學,吳松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S].2008.
[3]博奧軟件公司.博奧清單計價軟件應用指南[P].2009.
[4]馬冀,張經緯,莫蘭新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細則GB50500-2008[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