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珍GAO Shu-zhen
(錫盟巴彥查干養路工區,錫林郭勒盟 011400)
(Ximeng Bayanchagan Road Maintenance Area,Xilinguolemeng 011400,China)
1.1 冬凍春融破損型 錫盟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具有寒冷、風大、干旱少雨的氣候特點。主要特點:冷暖劇變,晝夜溫差大,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春秋兩季多大風,夏季溫涼短促,冬季嚴寒漫長,風大雪厚,春季融雪多。在冬季易產生嚴重裂縫,融雪時,水滲入使路基強度降低,在荷載作用下,極易出現沉陷、坑槽等病害。
1.2 水毀型 錫盟草原公路地處蒙古高原低山丘陵地,是以低山階狀高平原、臺地、丘陵為主體,兼有多種地貌單元組成的地區,沒有明顯的山脈和溝壑,地勢呈波狀起伏。由于氣候變化異常,雨急雪厚,對公路造成一定的損害,常見的路基水毀有:①匯水處公路易遭洪水侵蝕沖毀。草原公路由于受地形限制,不少溝壑伴路而行,由于降雨不均易發生是大面積匯水,因此路基常因洪水的淘刷而遭破壞。②橋涵過水位置變遷或孔徑設計不當易遭水毀。由于降雨不均,季節水位落差較大,原橋涵過水位置發生位移,或原橋涵設計孔徑不適應現水位水量,造成洪水漫溢路面,沖毀路基或淤死涵洞,使涵洞堵塞。③公路緊靠山邊,暴雨從山坡匯流直接沖毀公路。草原公路有些緊靠山邊,山坡防護處理不夠,一遭暴雨,雨水從山坡匯流挾帶泥沙直接沖到路面,造成路面被毀。
1.3 風蝕沙埋型 錫盟草原冬季寒冷,植被枯死,春季風大,沙塵暴頻繁,公路路基料多為粉性土,在春季風力的作用下,路基表土被風剝蝕,使路基變窄變低,尤其是突起的迎風部位,如路肩、邊坡上部等。風沙流遇到路堤、路塹、取土坑、廢土堆,沙障及其他突變處,使貼地表的風沙分離,局部風速降低,造成沙粒沉積,在路上形成舌狀或片狀積沙,擠占車道造成安全隱患。
1.4 降雪結冰型 錫林郭勒盟冬季降雪所引起的暴風雪、白災等自然災害對牧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危害極大,雪災是草原牧區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初冬和春末的降雪易白天融化而在夜間形成結冰路面,給行車帶來安全隱患。深冬的雪在風力的作用下,易堆積在路面造成雪阻,形成交通阻斷,寒冷的天氣又極易造成行人凍傷事件的發生。
錫盟草原公路不僅有普通公路常見的病害,還有其獨特的難以根治的病害,給公路的養護帶來困難,筆者結合近幾年公路養護實踐取得的經驗,對以上幾種較為特殊的病害提出以下整治方案。
2.1 春融破損型養護整治措施 冬季及時用冷補料填補坑槽,春季細致的做好油路灌縫,夏季深挖換補,達到徹底根治目的。破損嚴重的在冬季發現時及時用冷補料填補,春季油路灌縫是路面養護最關鍵的工作,很多養護單位不重視,加之現在車流量大,施工危險性較大,一些養護單位草草施工,殊不知在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中,路面的水損害嚴重,公路整體強度降低,小破損在短時間內發展成為大病害,造成大投入的修復。在灌縫的同時對路面擁包、沉陷病害中面層斷裂處也澆油處理,這樣可延遲病害的發展。等到夏季氣候穩定后,對嚴重的坑槽、沉陷進行深挖填補,規范化作業,保質保量修補好病害。
2.2 水毀型養護整治措施 針對水毀病害的成因,應在山體溝壑與公路交接處增加涵洞,增大泄流能力,同時在易水毀山體處挖設排水溝,引導山前聚水匯流至橋涵洞前;伴路一側山體上做漿砌護坡,將松軟土層穩固住;增大邊溝尺寸,做到一遇暴雨,迅速排除積水,最大程度降低山前聚水的能力。
其次是在汛期來臨之前,及時清理橋梁、涵洞、排水溝、邊溝內的積沙和雜物,保證排水系統通暢;加固橋梁、涵洞等排水設施的各部件,及時修復破損處,保證其堅固性;汛期做好防汛各項安排,保證預案制定的合理性、抗災機械和人員隨時待命、值班人員的認真負責、公路巡查的仔細到位等,使各項工作都落實到位,遇到異常天氣,對易水毀路段加大巡查觀測力度和頻率,做好“三雨”上路工作,發現危險苗頭及時處理解決,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有備無患才能保證公路安全暢通。
2.3 風蝕沙埋型養護整治措施 公路防沙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先治標、后治本、標本兼治”的原則。草原地帶應以植物固沙為主,工程防治為輔。做好公路綠化是增強公路抗災害能力的關鍵,首先根據風沙地貌類型,順應風沙運動規律等采取疏沙導沙的方法和種植固沙植物,讓植被充分覆蓋路肩、邊坡。防止沙埋的危害,是在公路兩側的一定范圍內,采取各種工程防護措施。固沙多采用一些材料作為覆蓋物,將沙質表土與風的作用隔離,伙食設置屏障達到降低地表風速,減少風沙流的活動。阻沙是設置防沙柵欄和修筑擋沙墻(堤)。
2.4 降雪結冰型養護整治措施 公路雪害主要有積雪和雪崩兩種形式,錫盟草原公路雪害主要類型是積雪,其危害性輕者影響交通安全,重者阻斷交通。對雪害的防治首先要通過實地調查,摸清其成因和規律,了解現有防護設施的防護效能,保持防雪設施的良好狀態,增添必要的防雪設施:①在年初的養護生產計劃安排中就要充分考慮防雪措施,充分開闊儲雪場,利用大型機械將阻擋風雪流的死角開闊,保持流線形。②清除公路兩旁影響風雪流順暢通過的草木和堆積物,在夏季路肩剪草的同時就采用機械或人工將路側的高草清除掉。入冬前清理掉一切堆放在路肩上的物質,路肩外堆放的材料高度不得高于路基。③在路側地形不良的路段易發生積雪,根據實際需要增設防雪設施,草原地區多采用設防雪墻。④在風吹雪頻繁,易產生嚴重積雪路段,提前在公路旁另建一條便道,在積雪發生交通阻斷及時開通便道,保證車輛同行。
公路防冰主要是初冬和春末降雪晝化夜凍形成的結冰路面和冬季降雪車輛碾壓形成的壓實冰雪路面。主要防治方法:①在入冬前在急彎、陡坡路段、橋頭、易積雪路段備注防滑材料,路面結冰后立即撒布防滑料;②入冬前備足融雪劑,一旦出現結冰路面,及時組織人員和機械撒布融雪劑;③采取機械設備和人工配合清除路面結冰。
總之,草原公路養護有著與平原公路養護的不同,針對草原公路的特點,找到其病害產生的癥結,對癥下藥,就能夠消除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并且將日常養護與預防性養護相融會,這樣就能更好的保證公路的安全暢通。
[1]王正之等.《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H10----2009)貫徹實施與公路養護技術標準規范及養護設備選型使用管理制度使用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2]候利國,李飛泉等.《公路養護技術規范》釋義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3]陳耀宗,宋為民,蘇豐等.道班工作手冊.內蒙古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