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萍HE Chun-ping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 200438)
(Shanghai Technic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Shanghai 200438,China)
“統籌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想①和“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銜接,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培養模式和學制貫通“立交橋”②的發展任務是國家與上海大力推行的職業教育政策。自2010 年起,上海市開始開展中高職貫通教育的試點工作,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深入探索中高職貫通教育模式的實施路徑與方法,我們從酒店管理專業出發考量,對以酒店管理專業作為貫通專業選擇設置以及專業未來發展意義進行了相關探討,以期在這項中高職貫通教育的落地規劃中對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的實施展現新的思路與途徑。
1.1 選擇與上海區域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相一致,為區域經濟服務的專業 選擇酒店管理專業進行中高職貫通試點專業能體現與上海區域經濟未來發展方向一致為地區服務的目標。2009 年,國務院中明確了上海城市經濟發展方向之一為“現代服務業”③,而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蓬勃發展的商旅會展活動對酒店業提出更高服務要求。
而就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發展而言,長期來看,需要高校的專業設置、教學計劃與上海城市產業發展方向相適應,進行注重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之間有效銜接的長期規劃,應更多地將目光放到產業轉型發展的需求上。雖然就目前來看,上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出的畢業生無論中高職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招生規模無法滿足酒店業發展的需求,但針對上海城市發展長遠來看,與城市產業發展相一致來看,酒店業對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需求會更加旺盛。設置與城市產業發展方向一致的專業,更好的為城經濟服務,是高等職業教育義不容辭的使命與工作。這就要求中高職院校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國際化、標準化、專業化的高級酒店服務人才和管理人才,服務上海區域經濟發展。
1.2 選擇城市發展急需、人才需求量大、就業能力吸納強的專業 上海酒店業對人才需求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對人才需求質量上來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不僅是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要求,也是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要求。職業學校要根據上海城市發展方向與產業轉型的趨勢,預先為市場培育符合要求的酒店管理高級服務人才。隨著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上海建設的不斷深入,迫切需要既具備職業技能又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復合型技能型人才,而這些人才的培養單單依靠中等職業教育是不夠的。
1.2.1 酒店服務人才缺口巨大,市場急需 酒店業行業容量大,是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上海市旅游會展經濟的發展急需要大量的酒店服務人才。高星級酒店式服務代表著目前服務行業的最高標準,服務最體貼,最人性化,因此其他關聯服務行業對酒店服務人才的追捧也屬于市場熱點。上海旅游人才和從業人員的緊缺狀況非常嚴重,人才數量缺乏,結構比例不盡合理,人才質量明顯低于金融、航運等服務行業。加快上海旅游業發展,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實現上海旅游業創新發展、轉型驅動,要充分認識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2.2 酒店服務人才職業領域、崗位工種多,就業吸納能力強 上海酒店薪酬待遇有一定吸引力,酒店更關注員工綜合素質的提高,企業文化有利于人才培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對職業(崗位)的劃分,酒店管理專業所覆蓋的主要職業崗位主要有宴會服務員、酒吧服務員、會議預訂員、會務接待員、客房中心服務員、前臺預訂員、前臺接待員、客服中心服務員、總機話務員、禮賓部服務員、VIP 客服員等,主要技能證書有上海市旅游行業酒店外語等級證書、餐廳服務員、會務接待服務員、客房服務員、調酒師等。從上述職業崗位劃分來看,酒店管理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崗位范圍廣、數量多,因此集多種知識與技能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將更受各酒店歡迎。
2.1 貫通專業設置體現對酒店管理專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尊重
2.1.1 中高職貫通打破了單一的、封閉的辦學模式,使中高職辦學資源和效益得到的充分的發揮。高職院校為中職院校提供更為廣闊的校企合作平臺,便于中高職兩校在師資、課程建設、校企合作資源方面實現合作共享。
中高職貫通平臺的開放從學生的利益最大化出發,讓中職學生的未來有了多樣性的教育選擇,使他們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高職院校招收經過課程共建、教學貫通、合作教育的中職學生,一方面保證了追加生源,另一方面保證了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建構和技能水平升級。
2.1.2 中高職貫通,可以使中職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成長與成熟期,能更好的成為未來酒店管理的高級服務人才。酒店管理中職畢業生心理、生理尚不成熟,經過高職階段的貫通學習,才能應對服務工作中的高壓情緒狀態的正確處理和擁有面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酒店管理行業不是一些家長認為的“吃青春飯”的行業,而是重視資歷和持續發展。這一行業沒有年齡、性別的限制,相反也是個越老越吃香,可以終身為之服務的行業。因為隨著資歷的增加,與人打交道的經驗就越豐富,處理事情的能力也越強。
2.1.3 中高職貫通課程可以讓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更加系統化,更合適在理論和技能層面對中職階段理論和技能水平進行升級處理。服務是產品,服務是藝術,服務不是短期一蹴而就的專業培訓,而是一以貫之的專業養習。如中職課程里學習初、中級中西餐服務技能,而高職課程里學習中、西餐高級服務技能,而技能不是只靠書本知識就可以習得,而是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更多練習。
當前的中等職業教育,在技能培養方面具有較強優勢,基本上能滿足企業對操作性人才的基本需求,但缺少對學生職業生涯可持續性發展的規劃;高職教育在專業理論方面有一定優勢,但培養能適應未來工作變化的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具備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努力。
2.2 上海旅游服務業的高速發展需要中高職貫通培養出能適應未來工作變化的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 總體來說,近幾年來上海酒店業的人才總體滯后于旅游業的發展。受多種客觀因素影響,酒店行業顯現人員流動性過大,服務水平無法同上海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地位所對等等問題。為了適應上海酒店業的發展,需要我們在人才培育的“質量”和“數量”上下大力氣尋求突破。實施中高職貫通培養,可以解決中高職在教學組織和課程體系上的分段矛盾,按照專業知識型、發展型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重新進行五年一貫制的“一體化”整體設計,變更中職升高職“3年+3 年”的模式,減少1 年學制,避免課程重復或脫節,使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加系統。同時,實施中高職貫通培養也可以有效解決生源質量問題,為人才培養增添強勁動力。
2.3 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引導下,中高職貫通教育模式有利于中高職院校與酒店企業的工學合作的內容深化與模式建構 國際上海城市經濟發展亟需的輔助支撐,上海酒店行業中高級人才匱乏。從行業特性來看,酒店業尤其需要那些專業度高、綜合能力強的中高級人才。中高職合作培養大量酒店行業國際化、標準化、高技能服務和管理人才,讓企業在初期就介入到酒店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去,酒店在酒店未來的員工成長過程初期就介入對他們的跟蹤與教育體系過程中,更有利于校企合作內容的深化與新合作模式的建構,酒店企業也有了穩定的酒店人才后備培養基地。
3.1 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必須符合一體化設計要求,強化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素質的培養 中高職貫通教育培養模式在教學計劃設計上要做好一體化銜接,強化對學生知識結構與操作能力的一體化培養。相對高中起點的高職生而言,能克服學習周期短,技能訓練時間不足的缺點。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一方面從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能力發展特點出發,分階段設置課程,各課程之間可進行充分銜接,前三年以文化基礎和專業基礎為主,使學生打好扎實的綜合基礎,專業核心課程較早開設使得學生一進校就接受專業熏陶,樹立職業意識。而后兩年以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主,加強技能訓練,使學生掌握多項操作技能,符合企業要求。
3.2 中高職貫通合作院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培養方案設計、課程建設、實習實訓建設、校企合作等專業建設具體內容方面有實質的合作與相關的制度保障 中高職貫通合作要求合作院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培養方案設計、課程合作開發建設、實習實訓建設、校企合作等方面有進一步深化合作,不能把中高職隔開為兩張皮,中職和高職院校要定期舉行教學研討活動,合作設計教學過程和跟蹤監督過程,努力培養出符合企業和社會需要的高水平服務人才。中高職院校在領導機構、教育經費劃撥、管理機構建設上要予以配套支持,要有專門的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制度去科學滾動實施并根據成效調整實施方案,在實踐探索中建立起一整套的相關管理制度。
3.3 中高職貫通模式在學生專業思想鞏固方面必須著重相關的工作,避免學生產生專業疲憊感和倦怠感 從酒店管理職業教育的現狀而言,還存在不少學生怕苦怕累,受社會傳統觀念影響較重,對從事服務工作缺乏認同感。中高職貫通的五年計劃中要著重加強學生職業觀念的樹立,讓學生深刻理解酒店高端服務的意義與價值所在,更加熱愛本專業與未來工作,對學生進行五年一貫的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樹立和完成階段性目標,從而更好完成最終學業目標和在酒店業中找到自我定位與職業發展熱情。
基于以上討論,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推進中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貫通教育模式,是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較好的發展模式之一,通過實施該模式,能更多培養出符合酒店企業需要、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的多方利益均衡的教育產品即更多培養出酒店管理高技能服務人才,以更好服務上海地方旅游經濟發展。
注釋:
①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②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③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1]陳效民,劉磊.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校級層面實踐路徑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職教論壇,2013(7).
[2]鄒光勇等.酒店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投資與合作,2012(4).
[3]張蕊,李友根.我國酒店管理人員的現狀及對策[J].當代經濟,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