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 鄒穗晞
【摘 要】綜藝節目一直是電視臺節目資源使用率最高的節目之一,它因為類型多樣、緊跟潮流和便于制作購置而成為省級衛視爭奪收視資源的重要戰場。本文根據省級衛視已經公布的節目信息,研究了2014年各大省級衛視熱點綜藝節目走向,包括親子節目、文化益智節目、戶外節目、喜劇類節目。此外,本文還對這些綜藝節目的形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省級衛視 綜藝節目 節目類型
電視綜藝節目作為電視節目的重要類型,對衛視的整體收視及衛視的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國內的綜藝節目格局從湖南臺“一臺獨大”發展到目前的“多臺混戰”,各大衛視在綜藝節目之間的角逐更加趨于白熱化。
伴隨著2013年第四季度《爸爸去哪兒》的大熱熒屏,各臺綜藝節目的競爭更加激烈,同時海外版權引進與海外聯合制作的加入,更為2014年各大衛視綜藝節目的混戰增加了看點。2013年硝煙未盡,2014年的戰歌卻已經吹響。那么,2014年各大衛視又會拿出怎樣的看家本領吸引受眾的眼球呢?
親子節目:帥爸辣媽齊聚頭
2013年的第四季度《爸爸去哪兒》中的爸爸們帶著5個可愛的寶貝牢牢地掌握著收視高點,三網收視數據均為第1名,且遠超同時段第2名。這檔親子節目在收視上有著優秀的表現,以近乎“零差評”的口碑贏得了受眾的喜歡。2014年,聞風而動的各大衛視紛紛出擊,據不完全統計,將有24檔親子節目在今年與觀眾見面:江西衛視《寶貝籌碼》、江蘇衛視的《寶貝看你的》、深圳衛視的《辣媽學院》、浙江衛視的《爸爸請回答》和貴州衛視的《家有兒女》等等。
為了追求差異化,各大衛視可謂是絞盡腦汁。浙江衛視的《爸爸請回答》融合了親子與益智的元素。江蘇衛視的《寶貝看你的》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做智力的較量,而是以運動競技為主。《辣媽學院》“丟棄”帥爸,改用辣媽,邀請眾多明星擔任辣媽嘉賓團,暢談育兒經。雖是借著“親子風”推出的,但與“親子”卻相差甚遠。二十多檔節目扎堆熒屏無疑會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擁有優勢資源的衛視自然可以制作精良,并請明星護駕,而其他衛視如何突圍則依舊是難題。
文化益智節目:誰是“文化”英雄
2013年,多檔歌唱選秀節目激戰熒屏,河南衛視卻另辟蹊徑,推出文化益智類節目《漢字英雄》,獲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2013年7月,廣電總局下發了“限唱令”,多檔唱歌選秀類節目胎死腹中,文化益智類節目成為了又一“吸睛”利器。
2014年,河南衛視將再接再厲,以“文化中國、文化衛視”立臺,將重點推出《漢字英雄》和《成語英雄》第二季以及新節目《跳動的詩詞》,同時配合常規周播節目《知根知底》《一起讀書吧》《中國觀點》《博物館之夜》,試圖打造“文化英雄”。
其他衛視也不甘落后,紛紛來分“文化”這杯羹。貴州衛視《最愛是中華》走傳統類型的文化益智節目之路;而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則更加偏重娛樂性,節目將邀請數位明星扮演伯樂,在一輪輪比賽中挑選出“最強大腦”的候選人。浙江衛視也推出《爸爸請回答》這檔新益智類節目。
戶外節目:明星出丑,觀眾鼓掌
戶外綜藝將是2014年的一個大趨勢。2013年秋冬季最火熱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除了是突破傳統的親子秀之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戶外。而韓國“周日”綜藝節目中,《Running Man》、《兩天一夜》、《爸爸去哪兒》以及《赤腳的朋友們》這些“臺柱”級別的節目,清一色的都是戶外綜藝。
《兩天一夜》的中國版已經在四川臺播出,并創下四川衛視綜藝節目收視新高。而《Running man》的版權已經被江蘇衛視收入囊中,今年將以《偶像明星運動會》的名稱與大家見面。此外,浙江衛視的戶外真人秀《愛要說出來》《吃貨行天下》,深圳衛視的《小區運動會》,江蘇臺的《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等都打出戶外運動綜藝的名號。
這類節目把明星從氣派的演播廳搬到了條件艱苦的戶外,在這里明星的光環被抹去,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必能迅速得到觀眾的關注。但這類節目也存在很多技術難題。如資金投入、藝人配合度、團隊經驗等。
喜劇類節目:縱橫南北
電視節目讓人哭比較容易,通過音樂的渲染和主持人的煽情話語,就很容易調動起觀眾的情緒。但是電視節目讓人笑就很困難了,每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都飽受爭議就是這個原因。
2012年,江西衛視推出了劉儀偉主持的《家庭幽默錄像》,收視不錯。2014年,數家衛視也都開始試水喜劇類節目。江西衛視在《家庭幽默錄像》的基礎上,還會推出《以德服人》《誰能逗笑喜劇明星》《整蠱大明星》等新輕喜劇節目,想讓觀眾轉到江西衛視就能發出笑聲。浙江衛視也會有一檔由華少主持的《中國喜劇王》,采用海選的方式在全國各地選拔笑星,評委都是業內喜劇明星。在北方,黑龍江衛視做喜劇類節目的熱情也很高,《開心麻花街》《愛笑會議室》《笑壇喜事》《真的假不了》《江山如此多嬌》這一系列節目都提上了日程。
筆者認為,要做好喜劇類節目,必須有優秀的編劇作支撐,目前國內的情景喜劇就陷入了編劇荒的尷尬局面。電視節目從民間尋找笑星能否解決這個問題,能否讓觀眾在電視機前捧腹大笑,就要等節目播出之后才知道了。
音樂選秀節目:逐漸退潮
2013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對扎堆的音樂選秀節目進行調控,發布了“限唱令”,音樂選秀節目遭遇寒冬,致使央視的《夢想星搭檔》和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等音樂節目不得不調整檔期到第四季度播出。2014年,省級衛視的音樂選秀或將限制為四檔。從目前形勢來看,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北京衛視的《最美和聲》和東方衛視的《中國夢之聲》等都會盡力爭取這幾個稀缺的名額。這僅有的四個名額到底會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
音樂選秀節目不能正常播出,省級衛視大都開始把精力分散到其他節目類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節目類型,2014年有多家衛視推出了職場類節目,如湖南衛視的《實習生》;還有多家衛視推出了美食類節目,如江西衛視的《聞香識男人》和《中國鐵廚》。
中國內地的綜藝節目已經發展了20余年,其節目形態也已經基本形成。自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節目火遍全國之后,各類真人秀節目就未在熒屏上消失過,綜藝節目也大都是以真人秀的形式出現。2014年,綜藝節目的節目形態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季播節目:利劍出鞘,穩中求新
季播節目成為各臺新寵,今年各大衛視將推出一大批新的季播節目。2013年,季播節目表現不俗,《我是歌手》首播便勇奪收視第一的寶座。此外,《星跳水立方》《中國達人秀》《中國夢想秀》等季播節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去年各大衛視賺得盆滿缽滿,今年又豈會放棄這杯羹。目前所曝光的各大衛視2014年節目單中,具推出了新的季播節目。湖南衛視2014年的節目單中,7檔新節目均為季播節目,同時《我是歌手》《百變大咖秀》等四檔就節目也會出自己的新一季。
季播節目既可以引起觀眾的短期興奮,又能長期綁定固定觀眾,它以新取勝。相對于常規周播節目的制式化,季播節目前一季和后一季之間有一個固定的休整期。節目組可以對該季度節目播出中產生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改,優化節目制作流程;又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對節目內容和節目素材進行創新,避免江郎才盡的困擾。
從已經曝光的2014年節目單中可以看出,季播節目類型愈發多元化,不僅僅局限于最初的歌唱選秀類型;季播真人秀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如今年江蘇衛視號稱能贏取太空門票的《飛向太空》;同時益智文化類、喜劇表演類和紀實類節目均出現了季播的模式。
此外,季播節目大戰的戰場從周末黃金時間段拓展到工作日,各大衛視紛紛開始了七天不間斷的全線作戰計劃,浙江衛視尤為明顯。除開周二節目帶新上線的《十足女神FAN》是一檔常規周播節目覆蓋整年之外,其余六天每個晚上都被季播綜藝節目或者季播電視劇占據。
海外節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國內綜藝節目克隆國外的節目模式的現象由來已久,最早的《正大綜藝》便是美國節目《哪里你的本行》的翻版。早期對外國優秀節目的克隆處于初級階段,常常會“畫虎不成反類犬”。2010年《非誠勿擾》開播,一炮打響;2012年《中國好聲音》紅透中國,“海外風潮”強勢登陸中國。
2013年有15檔節目引進了國外節目的版權,刷新該時間段收視冠軍的有:《我是歌手》《一站到底》《王牌諜中諜》《中國好聲音》《媽媽咪呀》,其余幾檔節目收視排名均較靠前,可謂成績喜人。
在去年下半年曝光的各大衛視2014年節目單中,版權引進節目遍地開花,誓有今年展開一輪激烈的“克隆大戰”的決心。2013年10月,廣電總局緊急下發“加強版限娛令”,調整各類型節目播出比例,鼓勵創新,其中明文規定“每家衛視每年新引進的國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檔。而全國衛視的歌唱類節目明年將進行調控,以4檔為上限”,致使多檔海外引進節目胎死腹中。
多家衛視紛紛調整策略,打出“海外聯合制作”的名號。江蘇衛視副總監趙軍介紹,“江蘇衛視—直在貫徹‘模式引進+自主研發的模式,在引進優秀海外節目模式的同時,更注重與海外優秀的電視團隊—起合作研發,從中學習成長,包括《老公看你的》、《—站到底》、《芝麻開門》等節目,都不是照搬海外模式。”
但是,“克隆大戰”到底是休兵罷戰,還是由明轉暗,以“共同開發”當幌子,卻行“版權引進”之實,讓移植更加師出有名、理直氣壯,還得等待2014年節目播出后才能知曉。
總的說來,購買海外節目版權與海外聯合制作只有齊頭并進,同時結合本土的實際情況,才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之路。
由是觀之,2014年的電視節目類型會比2013年更加豐富,會出現一些新的節目類型,同時現有的節目類型也會有一些新節目的加入,原創節目在限制版權引入的背景下也會增加。
參考文獻
①姚琣文,《節目未播模式先紅》[J].《電視指南》,2013(11)
(作者:袁源,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學電視新聞方向研究生;鄒穗晞,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