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牛曉艷 唐振華
摘要: 本文以金融危機為大背景,以鋼鐵冶金行業及鋼鐵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為例,闡述了行業背景高職院校面臨的三方面挑戰,針對挑戰提出了四方面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行業形勢危機;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挑戰與策略;鋼鐵冶金行業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04-0011-02
0 引言
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是指面向某一行業辦學、培養與提供人才的高職院校,它依靠行業的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師資資源等因素。行業為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提供各種優勢資源的同時,也會帶來某些負面影響。行業背景高職院校面向的對象相對單一,一旦行業經濟發展形勢不景氣,在人才需求,技術更新速度等方面就會給依托該行業的背景高職院校造成較大制約。如何既充分發揮行業的各方面資源優勢,又能從容面對行業出現的危機,從危機中發現機遇,需要行業背景高職院校全面考慮,審慎抉擇,創新實踐。行業背景高職院校與行業形勢發展緊密聯系,行業發展的波動對于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行業背景高職院校如何面對行業形勢危機帶來的挑戰并作出應對策略,是一個亟待研究的問題。本文將以冶金行業及其背景下的高職院校為例進行論說。
1 行業危機下行業背景高職院校面臨的挑戰
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遵循兩個規律,一是內部規律,一是外部規律。外部規律,是指高等教育要發展必然要適應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的發展,并受到它們的制約。這段話也很好的說明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必然要適應經濟的發展。因而,冶金行業發展形勢出現危機,會制約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發展,使之面臨更多的挑戰。
1.1 生源下降,學生就業壓力增大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數據信息,我國重點產業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冶金工業品”2012年1月到9月份指數情況表顯示,處于持續下跌的狀態。1月份為97.15點,9月份為87.0787點,下跌10.0713,下跌10.37%[1]。《人民日報》評論道:“徘徊在盈虧生死線的中國鋼鐵工業,對市場供需已經極度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多家權威機構都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將長期持續,國內鋼材市場也將長期供大于求。[2]”
冶金行業發展低迷,使得冶金行業背景的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無形增大,人才出口將面臨重大挑戰。人才出口不暢,意味著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就不了業,或者就業質量下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鋼鐵冶金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各種鋼材的出口銷路被堵住,鋼鐵企業會通過裁員或降低產能來減少損失。這樣一來,由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滯后性現象的出現,面對鋼鐵企業人才需求的減少,冶金背景高職院校很有可能會出現畢業生就不了業,或就不好業的狀況。另外,由于就業與招生存在某種關聯,就業一定程度上能帶動招生,畢業生就業情況不樂觀,招生很大程度上也會表現出不理想,使得與鋼鐵冶金類相關專業的生源下降,給冶金類高職院校造成更大的壓力。當然,雖然金融危機是主要原因,但此種情況的出現與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自身應對與消化危機的能力也有關聯。
1.2 辦學過程中與行業企業合作的難度加大 金融危機的持續性將增加高職人才培養過程的波動性。良好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是穩定性,是指與人才培養過程相關的環境要素在一定情況下達到相對和諧的狀態,為教育實踐活動的穩定開展提供保障。金融危機的持續性,讓經濟發展的形勢撲朔迷離,政治、文化、科技也因此受到牽連。外部的環境越不穩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的波動越大,高職院校的發展越不穩定,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不利。這是金融危機對高職院校最深刻、最不確定的影響。
與此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持續性,已經與高職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的鋼鐵冶金企業,在技術資源、經濟資源、人力資源上對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的支持會減少,使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與鋼鐵冶金企業的深度合作難度增加。另一方面,還未與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建立合作的企業,因為金融危機的出現會重新考慮其本身所具備的資源,與高職院校合作帶來的結果,這也會使得校企之間合作的難度增大。校企合作的難度增大,企業參與高職院校辦學的數量減少、深度降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市場的距離越來越遠,招生與就業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馬太效應”就會出現,這不利于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發展。
1.3 行業發展轉型要求行業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做出相應調整 從供不應求到產能過剩,鋼鐵行業面臨轉型挑戰。上海鋼聯分析師劉源稱,中國鋼鐵行業未來將進入一個增速相對有限的發展階段,甚至在不久以后出現產量最高值。產量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粗放式增長的時代也已過去。目前鋼鐵產業產能嚴重過剩,這也意味著產品同質化競爭異常激烈。鋼鐵企業要突破這個格局,只有通過產品升級以及提高產品檔次的途徑,投資者要介入鋼鐵股可關注有這些優勢的鋼鐵企業[3]。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才讓[4]認為,鋼鐵行業過去只求產量,帶著溫度就賣,不重科學技術、裝備水平、工藝流程的優化和進步。”他說,進入微利時代后,冶金行業唯有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轉型才能科學發展。
鋼鐵冶金行業面臨轉型挑戰,人才是關鍵要素。也就是說,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人才服務鋼鐵冶金行業的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鋼鐵冶金行業產業結構要發生調整,那么依據之前的產業結構制定的鋼鐵冶金行業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必然會出現脫節,培養定位不準的問題。鋼鐵冶金行業改革與轉型要求對應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上做出相應調整,重新進行調查、分析,制定新的人才培養方案,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動態監控人才培養過程。這些調整對給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2 行業危機下行業背景高職院校應對挑戰的策略
行業發展危機反映的是市場需求的不景氣,高職院校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育類型,市場需求不景氣會給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種種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并尋求發展機遇,高職院校需要進行改革。endprint
2.1 為鋼鐵冶金企業的富余勞動力開展培訓 鋼鐵企業為消化掉過剩的產能,會想辦法減少產能,于是會出現富余的勞動力。這些富余勞動力的出現為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開展社會培訓提供了的資源,從高職院校角度看,一方面可以減輕因為生源減少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增進校企之間的關系,增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從鋼鐵企業的角度看,可以緩解企業對具有實踐經驗和技術專長的人才大量流失的擔憂。將這些人才放在‘避風港和‘蓄水池里,等到危機過后發揮更大的作用。某知名跨國公司的高層說道,高職院校應考慮對已經畢業的學生提供“售后服務”,將已經畢業的學生召回再進行更高層次的培訓,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當前的困境,一方面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打開一個新的突破口[5]。
2.2 吸納企業的高技術工人充實師資隊伍水平 鋼鐵冶金企業因整個行業發展低迷,即使生產仍在繼續,但由于過剩產能的壓力,企業的產值會受到影響,企業員工的福利待遇也會相應降低。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可以在目前條件下以相對經濟上行時期較低的成本“撈”一些從企業出來的實踐經驗豐富、能力強的人才,“蓄”到高職院校,改善自身師資結構。同時,也可以較低的成本聘請一些技術能力較強的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實踐教師,充實教師隊伍素質。更多鋼鐵冶金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加入,將對冶金背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優化,人才培養過程的科學、高效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2.3 對本校既有專業方向進行調整 應對鋼鐵冶金行業的轉型與升級,為其培養更多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冶金行業高職院校要進行全面改革。重點方向是專業改革。冶金行業高職院校可以對專業方向進行調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重新調整專業布局,使之更為合理;在現有優勢基礎上拓展專業方向,使更多的專業面向新興優勢產業或者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可以在既有專業方向上衍生、延伸更多專業方向,最大可能減少行業形勢動蕩波及行業背景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
2.4 積極與行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某大型國有鋼鐵企業總經理表示,“造成鋼鐵行業目前困難的原因,主要是經濟泡沫破裂后的產能過剩。接下來,鋼鐵行業一定是一個通過技術創新尋找新的需求機會和落后的,虧損的產能退出的過程。[6]”鋼鐵產業要進行技術創新,為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提供了機遇。這實際是一個雙贏的過程,高職院校可以為鋼鐵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全方位的智力、人力支持,推進技術創新的發展;參與鋼鐵冶金企業的技術創新合作,能使高職院校教師第一時間接觸企業的發展動向,增強實踐技能,為高職院校的全面改革積攢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因此,鋼鐵冶金行業背景高職院校要應對行業危機帶來的辦學挑戰,積極與鋼鐵冶金行業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網站,http://www.sdpc.gov.cn/jjxsfx/t20121105_
512759.htm.
[2]鋼鐵業如何邁過生死線?[N].人民日報,2013-05-06.
[3]欲知鋼鐵復蘇日 待到明年開春時[N].證券時報,2012-11-7,c002版.
[4]潘笑天,張意軒,葉曉楠.經濟搞上去,腰桿硬起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11-12,02版.
[5]“這是一個機會”——金融危機環境下的高職教育走向[N].光明日報,2009-1-13.
[6]鋼鐵業需求不振與產能過剩壓頂 回暖道阻且長[N].上海證券報,2012-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