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雄
抗日將領石化龍
阿 雄
石化龍(1890—1948年),號云飛,藤縣塘步鎮禤洲村人,民國時期的陸軍中將。
石化龍在聞名中外的臺兒莊血戰時任兵站總監,因后勤保障有功獲得“抗日英雄獎章”。2005年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時,石化龍的后人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1905年,石化龍的父親石敬明在孫中山思想影響下,參加同盟會,進行革命活動,后任藤縣縣長。1912年3月5日,石敬明在藤縣遭到舊軍閥陸榮廷委任的縣長韋文林伏兵殺害。
石化龍幼年進私塾接受啟蒙教育,1909年進入梧州中學求學,耳聞目睹梧州被帝國主義辟為通商口岸后,洋人驕橫跋扈。石化龍在胡漢民的革命思想影響下,常看進步書籍,與進步同學交流,思想進步。
父親為了民主革命事業而慘遭殺害,石化龍悲痛萬分。在全國洶涌澎湃的革命潮流和父輩革命思想影響下,石化龍堅定了革命志向,毅然參加了同盟會。
1912年石化龍棄文從武,考入廣西陸軍速成學校。他與校友李宗仁等交往,志氣相投,成為摯友。
1913年秋季,石化龍在陸軍速成學校畢業后,被派到廣西陸軍第一師見習,不久升為中尉連副。
1921年6月,廣東軍閥主張粵人治粵,企圖將陸榮廷的勢力趕出廣東,發生了桂粵戰爭。粵軍入桂討伐陸榮廷,桂軍將領劉震寰倒戈后各路桂軍急謀自保,廣西形成分裂的局面。旅長李宗仁駐軍玉林,結納軍校同學,招兵買馬,得到孫中山和廣東革命政府的大力支持,他與黃紹竑、白崇禧統一了廣西。石化龍聞風而起,參與運籌帷幄。
1925年秋,石化龍升為國民革命軍第六師參謀長。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直屬團團長轉戰于湖南、湖北一帶,親歷汀泗橋、賀勝橋激戰,勇殲頑敵,屢建戰功。
1925至1931年,石化龍先后任柳州廣西督辦行署主任、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少將參謀處長及運輸司令等職。1933年任廣西梧州區民團指揮官兼梧州行政監督。1935年升調第四集團軍駐梧州辦事處主任。
1936年,石化龍調任玉林警備司令。“七七”盧溝橋事變后, 面對國家危難,石化龍在北流勾漏洞壁作詩銘志:“我馬未疲日未昏,上方倚劍豪氣氳。南開一旅雄邊去,東走諸峰漳海云。丹龜已遂鸞鳳侶,白沙猶獲鶴猿群。登臨望古憂時云,莫漫高歌策酒勛。”
為了培養高級軍事人才,中央陸軍大學設特別班訓練國內優秀的將校軍官,石化龍被選送深造,因成績優異任第五戰區兵站總監。
1938年春,著名的臺兒莊戰役打響。
石化龍作為兵站總監,親自指揮運送130多萬兵員上火線,從各地運集大批糧餉、槍枝彈藥、醫療器械和藥品以及各種軍事物資,晝夜不絕地供應前方作戰需要。
磚子眨巴著眼睛,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趙仙童日常從不喝酒的,也反對他酗酒。腦子又一輪:有事跟我商量?什么事這么慎重?平時大都她一人說了算,實在了不得的事才想起我是她男人,才拿我當二分錢數三遍的。
由于功勞卓著,石化龍得到當時直接指揮臺兒莊會戰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贊揚,獲得李宗仁親自頒發的“抗日英雄獎章”。
石化龍在抗日戰爭中勛勞顯著,先后獲得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抗日英雄獎章及四等云麾勛章、忠勤勛章等。
1945年4月,石化龍晉升為中央軍委會后方勤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日本投降后,石化龍奉派飛往越南受降。1947年秋,他當選為國民大會廣西省藤縣代表。
石化龍熱心教育事業,為發展家鄉文化教育作出了貢獻。
1926年,石化龍任第十五軍直屬第二團團長,為解決家鄉子弟入學難,捐資籌辦禤洲小學。1935年,他任梧州區民團指揮官,接辦夏威創辦的平旦中學(后改名復興中學)。1940年任兵站總監期間,他在湖北省老河口開辦“業勤學校”,使戰時軍人子女免受失學。

藤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禤洲石化龍故居
石化龍接辦梧州復興中學后,自任董事長兼校長。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侵擾華南,威脅梧州安全,復興中學遷移到禤洲辦學。
石化龍購買學校附近的土地,將自己的地拿出來置換,使學校用地有20多畝,還將數畝學校田產給人耕種,收入作學校經費。經過幾年不斷擴建,復興中學成為當時比較完善的新型學校,四周建有圍墻,有圖書館、操場,教學儀器也逐步增加。
1941年學校獲得了廣西省政府立案認可。從此,學校聲譽更高,學生不斷增多,附近各縣如貴縣、來賓、蒼梧等地有志青年紛紛前來學習,學生最多時達1400多人。復興中學自1935年至1949年,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有用之才。
石化龍十分關心家鄉的發展,積極從外地引進一些優良品種,給群眾種植。
1930年在任柳慶警備司令時,他捐資建造禤洲頭的石碼頭,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還從貴州引進高產玉米良種。1933年他在梧州工作時,又托人在印度尼西亞購買一大船高產甘蔗良種,同時從柳州引進柑、橙、柚子和黃豆等優良品種,免費送給鄉親種植推廣。他推廣種植的禤洲橙,后來馳名梧州以及廣東、港澳各地。
石化龍還致力于實業投資,為發展家鄉經濟貢獻力量。
1929年為了加工甘蔗,他在村里開辦了四個小糖廠,在蒼梧縣夏郢開辦“永德礦業公司”,在桂平縣木圭開辦“祥記錳礦公司”。
為發展地方運輸事業,石化龍在梧州工作期間,投資購置兩艘客輪。一艘名叫“中興”號,航行梧州至南寧;一艘名叫“利行”號(后改叫“新藤州”),航行藤縣至梧州。還在梧州口岸開辟了“藤縣碼頭”(俗稱牛屎碼頭),凡藤縣來往船只都停泊在此,并受到保護。
石化龍終日為國操勞,軍旅生涯中又多次受傷,特別是抗戰期間,擔任兵員軍需物資供應重任,夜以繼日,終于心力交瘁。
1945年冬的一天,石化龍從南京前往鄭州視察公務,中途忽遇大雪,身體受寒感冒,冷熱交作,歸途昏迷數日。
1947年9月底,石化龍入住梧州醫院。12月轉入思達醫院確定為肺結核,左肺有孔,大如核桃。醫師施行手術后病情加劇,1948年 11月1日,石化龍在梧州病逝。
為緬懷和表彰將軍在北伐戰爭及抗日戰爭中的功績,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藤縣藤城演講亭為石化龍舉行國葬,下半旗致哀。
中華民國副總統李宗仁題書“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石云飛靈柩”,并親筆題寫“石云飛先生訃告”,作訃告集封面。全國眾多軍政要員亦為他的逝世送來挽聯和祭幛,以表深切哀悼。
責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