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婭兒
電子時代的新節儉生活
●婭兒

物價的持續上漲使得如何省錢成了不少人關心的話題,除了時下流行的網購、團購等,優惠券也成了一些消費達人的省錢利器,他們習慣于在消費前先查找優惠券,其中更新及時、查找方便的電子優惠券尤其受青睞。
小欣是北京某咨詢公司的普通上班族。一天,朋友轉給她一條微信,里面是一張某餐廳的優惠券二維碼。她告訴小欣,在這家餐廳消費時,通過這條微信就可以享受折扣。小欣半信半疑地去了,沒想到竟然真的享受到5折優惠。第一次嘗試手機折扣券,就一下子便宜這么多,這讓小欣感到很驚喜。
在上海某商圈工作的白領薛小姐也是個優惠券達人,她的手機里安裝了各種與優惠券相關的應用。在薛小姐的小賬本上,更是實打實地看到了電子券的好處:以8月份為例,她的月收入是7000元,除去房租2200元,服飾及吃飯會友等消費用掉2400元,其中使用電子優惠券抵消500元,實際支出1900元。
使用電子優惠券一個月下來居然可以省下500元,這可是筆不小的數目。眼下,這種最初流行于白領間的新式消費方式,正在逐漸被各大城市的上班族采用。
據了解,電子優惠券促銷形式最早出現于洋快餐,將原來的紙質優惠券,通過網絡信息下載、自助打印的形式提供給消費者。隨后,這種全新的促銷形式迅速覆蓋到一些本土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隨著節儉實惠觀念的風靡,電子優惠券進一步走俏。獲取電子優惠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登錄專門提供電子優惠券的網站,把優惠券打印出來或直接下載到手機上,憑券在門店消費就能獲得折扣。另一種是直接登錄品牌商家的官方網站,通過打印網站上的電子優惠券獲得實惠。有的商家還直接將優惠券以短信的方式發送到顧客手機里,消費者購物時可直接憑短信消費,簡單方便,還節省了不少時間。
一家專門提供電子優惠券的網站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商家發布的優惠券平均優惠幅度約在6折左右,可以讓消費者節省至少30%的消費成本。網站日均有過萬的用戶瀏覽、下載各類優惠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6%。目前,除了餐飲、休閑娛樂等傳統電子消費券覆蓋領域外,服裝、化妝品、護理用品、寵物服務、鮮花禮品、旅游度假、數碼通信、房產家居、健康醫療、汽車交通等,也都已經加入到電子消費券的陣營當中。
消費者在享受電子優惠券所帶來的折扣優惠時,獲得電子優惠券又需要投入多少成本?以某電子優惠券網站為例,它提供兩種優惠券下載方式:一種是用手機登錄,將優惠券直接下載到手機上;另一種是消費者挑中優惠券后,在網頁上輸入手機號碼,幾分鐘后手機上就會收到電子優惠券。通過手機上網下載優惠券,要開通WAP服務,而手機下載一張優惠券的流量,在10~20K之間。按照全球通手機下載3分/KB的資費標準計算,每張優惠券需要0.3~0.6元手機信息費。如果要打印優惠券,成本也非常低廉。總之,獲取電子優惠券的成本均不到1元錢。
目前,一些專門提供優惠券的網站應運而生,諸如豆角網、返利網、網易優惠券網站等,用戶只需到網站下個客服端軟件,安裝到手機上,里面有各種商家的優惠券,無需打印,看到自己喜歡的優惠券就收藏起來,進店消費時只要出示手機版優惠券就可以,非常方便。
不過,隨著電子優惠券的日趨流行,還有一些網站以“發布優惠券”的名義騙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或通信費。網友“花花”講述了自己申請到假優惠券的經歷:他曾在一家網站下載某餐飲店的電子優惠券,申請過程中,他將自己的手機號碼輸入網頁并提交,然而之后不僅沒獲得優惠券,反而常常收到一些垃圾短信。還有人在某些不知名網站上申請電子優惠券,在按照網站要求輸入手機號碼后,收到一條短信,自己沒仔細看就回復了“確認”,后來才發現被扣了20元的信息費。專業人士提醒,應盡量到正規的網站下載、打印優惠券,并仔細核對網站,防止進入一些網址相近的“山寨”網站。另外,在申請優惠券時,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隱私。如果消費券的折扣異常低,超出了常規的優惠幅度,消費者應更加謹慎,避免上當受騙。
(大浪淘沙摘自《分憂》2014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