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何水金 張小紅|文
明拓集團引進芬蘭奧圖泰公司先進技術并成功投產,標志著中國鐵合金工藝開始邁向現代化清潔生產的時代,這也成為中國第一條現代化的高碳鉻鐵合金生產線。9月23日,奧圖泰率媒體到訪明拓集團,這也是奧圖泰慶祝在華2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奧圖泰與明拓集團雙方代表在明拓球團工廠控制室合影
隨著明拓集團年產能30萬噸鉻鐵合金的新工廠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鐵合金工藝開始邁向現代化清潔生產的時代,這也成為中國第一條現代化的高碳鉻鐵合金生產線。
這條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及關鍵設備完全來自全球選礦和金屬冶煉技術的領導者——芬蘭奧圖泰公司(以下簡稱“奧圖泰”)。正如奧圖泰執行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Stuart Sneyd所言:“明拓集團引進奧圖泰先進技術并成功投產,為包頭市傳統冶金企業轉型發展做出了典范。奧圖泰愿助中國一臂之力,提升中國鐵合金工業,并成為相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合作伙伴。”
9月23日,Stuart Sneyd、奧圖泰中國區總裁金子宣率全國十多家知名媒體到訪明拓集團,走進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高碳鉻鐵合金生產基地,參觀了明拓集團鉻鐵工廠,這也是奧圖泰慶祝在華2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
位于內蒙古包頭市的明拓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高碳鉻鐵生產企業,但其裝備卻長期停留在50年代從蘇聯引進的技術水平上,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以及國家對于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要求,明拓集團迫切需要進行產業升級。
因為中國鉻資源微乎其微,對外依存度高達97%,而冶煉鉻鐵,或選擇成本很高的傳統塊礦,或以較低價格購買國外的貧礦,明拓集團選擇了第二種。但中國傳統的工藝是沒法冶煉這些貧礦的,于是明拓集團又開始選擇工藝。明拓集團到南非、芬蘭、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考察,發現它們的燒結機全都用奧圖泰的。據記者了解,全球100%的鉻礦球團燒結采用奧圖泰工藝技術,全球80%的鐵礦球團燒結也采用了奧圖泰的工藝技術。借奧圖泰在包頭鋼鐵設計研究院做項目推介的契機,明拓集團主動與奧圖泰聯絡,最終實現了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聯姻”。
明拓集團副董事長陶旭總結了使用奧圖泰技術和設備之后的優勢:第一,項目原料采購成本大大降低,通過采用最便宜的鉻礦粉就可以穩定生產,而粉礦資源國外很多。第二,冶煉電耗從4000度/噸下降到2800度/噸,冶煉電爐的煤氣得到回收,用于全廠的燃料需求,多余的可用于發電(每噸鐵大約能發400度電)。第三,整個工藝過程自動化操作運行,工人的勞動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整個工廠沒有廢水、廢氣、廢物外排;副產品高碳鉻鐵渣可作建筑用料,不再是一種有害物質,真正實現了循環經濟,鉻回收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明拓集團-奧圖泰高碳鉻鐵項目的順利建成,不僅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為內蒙古的綠色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陶旭總結。
當然,明拓集團發展鋼鐵業,并敢于引進最先進的技術,也得益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包頭本身就是一個多礦的地方,鉻鐵、錳、鎳等都分布在周邊地區,這種資源優勢是其他任何地區都難以替代的。由于地處內陸地區,相對于東部和南方競爭對手,勞動力成本低,而且包頭本身就是一個鋼鐵城市,工人勞動技能普遍較強,掌握新技術也比較快。而在煉鋼最關鍵的電價問題上,內蒙古自治區還專門給予了優惠電價。陶旭說:“把奧圖泰的技術優勢和我們的區位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最終變成我們的成本優勢,這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服務中國已經三四十年,而在中國本地設立辦事處及建廠實現本土化已20年,這令我們非常自豪。”金子宣在向媒體介紹奧圖泰時說,“在過去的20年中,奧圖泰深度參與了中國的市場變革,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在治理環境方面所表現出的決心,尤其是針對高污染、高能耗的鐵合金行業,中國在推進產業升級、降低有害物質排放、改善施工環境等方面采取了很多重要舉措。奧圖泰能夠用本土語言為中國客戶提供實地的最佳技術支持,一同推進中國的產業機構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對此我感到很自豪,我希望公司能繼續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合作伙伴。”
參觀結束之后,媒體就奧圖泰在華20周年及未來藍圖等話題訪問了奧圖泰公司相關人員。
記者:在鉻鐵冶煉方面,奧圖泰先進的技術跟國內傳統的技術比較起來,有哪些綜合性的競爭優勢?
奧圖泰:第一,中國鉻礦資源非常稀薄,大量進口的成本很高,奧圖泰工藝可以做到百分之百使用粉礦冶煉,而且還可以進行配礦,不必要盯著某一種礦,完全可以根據市場或自己操作的訣竅,采用廉價的粉礦來造球,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第二,通過先進的冶煉手段,使原料變成優質爐料,可使冶煉電耗從4000度/噸下降到2800度/噸,降低成本的同時又節約了能源。第三,在冶煉過程中因為燒結爐完全封閉,沒有氧氣,也就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六價鉻。另外,所有的物質都得到循環,所有的渣都進行了充分利用,符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記者:奧圖泰進入中國之后,市場拓展的力度越來越大,客戶也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大客戶,如何確保服務質量繼續得到保障?
奧圖泰:1994年,我們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2004年在上海注冊成立獨資公司。長期以來,我們的服務很多依靠歐洲的工程師來完成,但這幾年在加快中國本地化的步伐,我們要在中國與客戶真正實現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而不簡單是供應商和客戶的關系,很重要一點是,我們要能夠了解客戶的需求,并及時對需求作出反應。近一兩年來,奧圖泰不斷增加本地工作人員,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并且一部分工作從由歐洲的工程師完成逐步轉化為由中國的工程師獨立完成。另外,近期我們開了一個24小時的服務熱線和微博,接下來還將開通微信,爭取通過這些手段,促進客戶跟我們之間互動以及促進同一個行業內客戶群之間的交流。
記者:普遍認為,當前中國礦業進入寒冬期,比如金屬價格低迷,有些金屬的冶煉產能過剩。這樣一個時期對奧圖泰是否有影響?你們有哪些應對措施?
奧圖泰:中國過去10~15年的高速發展確實進入了一個尾聲,但凡事要分兩面看,現在這個“新常態”發展時期,對奧圖泰而言,有一個很大的發展機會,就是老廠的改造和新廠的建造,而且這一塊的市場很大。把現有的工廠改造為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工廠,是奧圖泰業務上的機會。長遠來看,對金屬的需求量還會增長,不僅僅在中國,在其他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如東南亞也一樣,所以我們認為,即便是礦業寒冬期,機會仍大于影響。
記者:奧圖泰服務中國20年,這20年間,你們覺得發生在身邊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奧圖泰:不管20年還是30年,從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的發展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這種高速的發展和變化在國外很難想象,我們同很多國外的同事說起中國時,他們還以為是20年以前的樣子。其實,如果是20年前跟我們的客戶講,這是一項環保的技術,很多人都不愿意聽,但今天,我們很多客戶已經把環保和節能減排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客戶對質量的要求,不光是產品的質量,還有經濟、環境等方方面面的質量要求,比20年前要高得多。包頭市委書記王中和就對我們說,“西部要承載東部的產業轉移,但落后的、污染的產業西部是不需要的,西部不能重復東部曾經的痛苦經歷了。”
以明拓集團為例,今天,明拓集團在鐵合金發展方面走出了偉大的一步,可以說,明拓一小步,中國一大步。明拓集團也可以用小爐子,用小爐子一樣能掙錢,但他們放下眼前利益,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錢來做產業升級,是很了不起的,也是極具發展眼光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市場的趨勢,就是把那些污染的、能耗高的全部關停,要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工藝。
下一個20年甚至更久,我們還是繼續希望成為技術的領頭者,但我們不希望是孤獨的領先者,我們更愿意與客戶攜手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