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軍|文
輔助材料管理是生產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加強輔助材料的庫存控制對確保企業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制造業中輔助材料庫存管理部分環節,并結合筆者所在企業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改善企業庫存管理的相應對策。

輔助材料(以下簡稱“輔材”)是指間接用于生產,在生產制造中起到輔助作用,但不構成產品主要產體的各種材料的總稱。輔材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它的庫存管理首先要考慮到材料本身的不同特性,同時還要采用不同的采購周期和庫存周期,以做到有序供應,降低庫存、減少浪費、效益最大。
1.輔材編碼系統不完善
輔材編碼是做好輔材管理工作的開始,也是輔材管理工作中最基礎的關鍵環節。庫存編碼系統中存在的問題:(1)部分物料有兩個或多個編碼;(2)部分物料單位不統一,例如標準單位是個,實際業務中單位是盒;(3)同類物料單位不統一,單位間存在換算關系;(4)輔材組歸類不當,物料描述不全或不規范。
2.存在多個庫存地
輔材庫存在公司有總庫,在分廠有二級庫,在車間有車間庫,甚至在工段和班組也有小庫房。因隸屬原因和其他原因,企業各庫之間信息不能共享,部分輔材在各庫之間有的積壓、有的無貨,無法互相調劑、調撥使用,造成大量庫存閑置,卻重復申報購買,致使企業庫存越來越大。
3.輔材品種的分類不合理
傳統的輔材分類法不能滿足現有企業輔材種類繁多的需要,通常庫存資金占用量大的輔材動態較小,不儲存不行但又長期不用;而一些關鍵性的輔材雖然價格較低但它的缺貨會導致設備停機,原燃料和半成品處于滯留狀態,最終使得企業不能按時交付產品,這些不僅會使企業有停機損失,效率下降,而且欠交的客戶訂單還會造成銷售損失和客戶的損失。因此,沒有合理分類輔材,抓不住輔材庫存管理的重點,將輔材籠統地混雜在一起,對企業日常管理和采購方式的制定都會造成一定的不便。
4.缺乏嚴肅的計劃管理
企業對庫存及消耗缺乏嚴格的定額管理,使企業的庫存大幅增長。使用單位相關人員申報輔材計劃時,無法準確預測需求,而是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估計輔材的需求,然后上報需求計劃,直接影響需求計劃的前瞻性、合理性與計劃性,導致計劃滯后。計劃部門沒有參與到生產單位的需求預測中,完全按照生產單位上報的需求計劃“被動式”的供應,為了減少申報補充計劃的次數,只能大量訂購輔材。同時,因為車間調整生產流程、設備改造、或項目取消、采取代用等原因,造成大量的輔材存放在倉庫不被使用,導致庫存周轉慢并占用大量的資金,而且有些輔材也會因長時間的擱置而失效。
1.完善輔材編碼
編碼應遵循一一對應原則,即同一個代碼只能表示同一種輔材,同一種輔材只能有唯一代碼。應對所有的物資編碼和實物進行核對,對其中的重碼物資進行匯總統計后記錄在案,并及時在編碼管理系統中進行調整,以保證后續產品資料的正確性。
2.實行集中的庫存管理和統一調撥模式
取消各二級單位庫房,總庫直接面對各生產車間以減少庫存管理層級。對各單位暫時不用的賬外輔材應當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統一集中管理,要建立賬卡,并在網上公布以便查詢,鼓勵其他生產單位優先領用并及時辦理退庫以沖減退庫車間的成本,采購部門控制不再外購。
3.科學合理分類,采取不同的采購方式
輔材根據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若根據輔材的使用特性可將輔材分為常用輔材、專用輔材和特殊儲備輔材。常用輔材,指在生產或設備維修中經常使用、進貨周期短只需少量儲備或不儲備的一類輔材;專用輔材,指有一定的采購周期且需要一定安全儲備又無法替代的輔材;特殊儲備輔材,指價格昂貴、進貨周期長且備用時間長的輔材。
企業的特殊儲備類輔材是指在生產主要流程上對生產有直接影響的關鍵設備上用的輔材,在全部輔材中占品種少,僅為1%左右,但資金占用額達50%以上。這類輔材采購周期往往在半年以上,但備用周期卻很長,所以對這類輔材庫存必須嚴加控制,延長訂貨周期,盡量實現國產輔材的代用,以減少采購周期。專用輔材約占全部品種的20%左右,資金占用額30%左右,那么對這類輔材的庫存可適當控制,根據進貨周期保持一定的安全儲備,并適當延長訂貨周期,減少訂貨次數。常用輔材品種繁多,約占全部品種的80%,但資金占用額較少,這類輔材采購方便快捷,根據需要可減少儲備量,縮短訂貨周期,增加采購次數,加速輔材庫存資金周轉。
4.嚴格計劃管理
管理者對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及設備運行情況要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大修及生產耗用情況,并充分掌握庫存輔材各種狀態情況,進而做出科學合理的輔材需求計劃。并通過采取以下措施來促進管理:(1)制定公司級的庫房庫存定額及使用單位的消耗定額,使計劃申報有據可依。(2)要求使用單位申報計劃時,優先申報庫內現有物資,同時嚴格對使用單位需求計劃的審核,以提高計劃的準確率、執行率,杜絕新的積壓產生。(3)對于大修用量較大且施工周期較長或分批施工的,根據施工進度分批申報計劃。(4)對申報計劃不準或生產流程改變、設備改造而使用輔材發生變化未提前通知且造成積壓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以預防長期庫存的形成。
5.采取多種渠道降庫存
(1)實行寄售制和零庫存管理。對部分有條件的輔材實行寄售制和零庫存管理,采取寄售制需求方只有在使用貨物時才辦理相關出入庫手續,以降低輔材庫存資金占用。對于有固定消耗的一些物資可采取零庫存管理即一進一出模式,貨物到貨后直接送到使用單位,采購部門和倉儲部門到現場驗收,月底直接辦理出庫手續。這樣既節省了二次倒運的費用,又可使物資在第一時間到達生產使用單位。對一些消耗固定且使用量較大的專用輔材實行供應商大包模式,即對一臺設備使用的專用輔材以近期的平均消耗量為依據,通過招標程序確定供應商和承包費用定額,以促進供應商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企業和供應商的雙贏。
(2)正確處置積壓輔材,盤活流動資產。對倉儲部門上報的積壓輔材要及時進行鑒定,對于有使用價值的輔材采取代用或降價消耗等措施,獎勵各單位優先使用,使大量積壓物資在企業內部得到“再利用”。對內部無法使用而企業外部又可使用的輔材,同供應商置換企業可使用輔材。對內部無法使用且不能進行置換的積壓輔材,由倉儲部門提出處理申請報告,相關部門核定,經公司主管領導批準后面向社會公開拍賣。
企業應通過采取多種措施來管理輔材,合理制定庫存水平,不斷優化庫存結構,避免產生積壓報廢物資,減少庫存給企業帶來的資金占用和損失,有效地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正常進行,從而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確保企業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使企業獲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