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課題組
刑罰變更執行檢察監督機制研究
——以職務犯罪罪犯刑罰執行變更為視角
文◎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課題組*
司法實踐中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過程中,權錢交易、徇私枉法等違法案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前門進、后門出”現象時有發生,極大地損害了法律權威和司法公正,社會反響強烈,嚴重影響了刑事訴訟目的的實現。檢察機關作為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刑罰執行監督是其一項重要職能。但現有立法對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檢察監督的規定過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監督方式單一,監督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監督實效。
(一)職務犯罪罪犯刑罰變更執行檢察監督的立法現狀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54條、255條、256條以及最高檢《刑事訴訟規則》642、643、644條對刑罰變更執行檢察監督作了一般性規定。2014年2月中央政法委出臺關于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指導意見,突出強調規范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的減、假、暫。2014年6月正式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對職務犯罪罪犯的減刑、假釋條件做了進一步的嚴格限制,要求職務犯罪必須開庭審理。最高人民檢察院2014年6月出臺的《關于職務犯罪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備案審查規定》,要求建立檢察機關對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的備案審查制度,對備案審查案件范圍、備案審查材料內容、發現違法問題后的處理以及年度報告等提出了明確要求。2014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規定擬提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調查核實,派員出庭,發表檢察意見等。
(二)職務犯罪罪犯刑罰變更執行的現狀特點
1.職務犯罪罪犯刑罰變更執行中以權贖身、徇私枉法等腐敗問題突出,社會關注度高。近年來,媒體不斷報道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辦理中存在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比較典型案例的有:檢察機關對廣東健力寶集團原董事長張海違法減刑判10年獲減刑,服滿6年出獄系列案共立案24人。其中,司法行政、監獄系統11人,看守所系統3人,法院系統1人,律師2人,社會人員7人。廣東省江門市原副市長林崇中因受賄被判10年有期徒刑,宣判后直接從法院回家。以上案例只是刑罰變更執行徇私舞弊、權錢交易的冰山之一角,媒體所報道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足以說明我國司法實踐中,職務犯罪罪犯刑罰變更執行問題的嚴重性。
3.職務犯罪罪犯減刑比例高、幅度大、間隔時間短,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比例相對普通刑事犯罪犯罪高。“從存在問題來看,減刑、假釋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上。他們較之普通罪犯減刑間隔時間短、減刑幅度大,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比例高?!睆?007—2009年的江蘇省、重慶市、黑龍江省某監獄的減刑、假釋統計情況看,職務犯罪罪犯的減刑、假釋適用率明顯高于普通犯罪的減刑、假釋適用率,尤其是假釋適用率明顯高于其他犯罪。
江蘇省某監獄三年內(2007-2009)不同類型罪犯減刑、假釋情況統計表[4]

重慶市某監獄三年內(2007-2009)不同類型罪犯減刑、假釋情況統計表[5]

黑龍江某監獄三年內(2007-2009)不同類型罪犯減刑、假釋情況統計表[6]

(一)職務犯罪刑罰變更執行檢察監督立法、司法上有待完善
目前的法律規定只是原則性規定,尚未對同步監督方式、期限、程序和法律后果等作出具體規定,缺乏操作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察監督的效果。由于書面糾正意見書是程序性權利監督,不具有中止刑罰變更執行裁判的效力,缺乏對實體問題的處分權和制約,影響了監督效果。有學者將檢察機關的糾正違法意見書戲稱為“糾正違法勸告書”最高人民檢察院單獨出臺的一系列關于職務犯罪刑罰變更執行的相關規定,法律效力位階低,對法院、監獄等部門缺乏一定的約束力。
(二)檢察機關同步監督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1.事前監督有待加強。由于我國實行的檢執分離模式,刑罰變更執行同步監督依附于刑罰變更執行,檢察機關不從事具體的罪犯日常監管活動,對罪犯的記分考核、獎懲記錄和悔罪情況難以全面掌握,在收到副本之后的再進行書面審查、實地調查在某種意義上是“事后監督”,制約了監督效果。
比如《孔融讓梨》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們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給最喜歡的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尊老愛幼的優良美德,從而通過上課,既傳授了知識,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品質。
2.暫予監外執行同步監督機制有待完善。暫予監外執行同步監督工作是同步監督檢察機制的薄弱環節。“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存在監督盲點,比如一些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案件沒有期限限制,存在“一決到底”現象;一些法院尚未建立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臺賬,有的罪犯未到社區矯正場所報到,存在“脫管漏管”現象;對審判前未羈押、審判后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案件,監所檢察部門無法掌握相關情況,存在無從監督的問題?!?/p>
(三)公示、公開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今年初,中央政法委出臺了《關于嚴格規范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切實防止司法腐敗的意見》,確定了職務罪犯刑罰變更執行的公示、公開制度,有利于防止腐敗行為。但作為罪犯減刑、假釋主要依據的計分考核、獎懲等情況只在“在罪犯服刑場所”公開,公開的范圍仍有限,缺少外界的監督。擬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提前公示,但對公示方式、地點、內容等沒有明確。
(四)查辦刑罰變更執行的職務犯罪犯罪力度有待加強
職務犯罪刑罰變更執行違法犯罪作案過程較為隱蔽,部分監獄執法人員和法院人員相互勾結、自身反偵查能力較強,查辦此類案件存在線索發現難、查辦難、處理難等問題?!皩嵺`中檢察機關在開展減刑假釋同步監督時,只注重對減刑假釋案件本身的監督,而忽視了對職務犯罪線索的搜集,未能將查辦職務犯罪與同步監督二者有效銜接,難以產生最佳執法效果?!?/p>
(五)監所檢察隊伍建設有待完善
“長期以來,我國對于刑罰執行監督的重視程度要低于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尚處在不完整、不系統、不具體、效力弱的狀態?!笔堋拜p執行”觀念的影響,部分地方監所檢察部門人員配備相對少,人員“老齡化”問題突出,影響了監所檢察監督功能的發揮。
第一,立法上、司法上完善路徑。首先,要進一步細化檢察機關監督職務犯罪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就介入時間、參與方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強化檢察監督的作用。其次,要賦予檢察機關糾正違法意見書的強制性法律效力,明確規定對檢察機關提出的意見未予采納的,應當予以回復或者在裁定書、決定書中說明理由。對發生法律效力的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發現有錯誤的,可以提起抗訴予以糾正。再次,賦予檢察機關調查權,可以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核實情況、調閱復制案卷材料、重新組織對病殘罪犯的診斷鑒別,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健全完善同步監督機制。事前監督,職務犯罪罪犯入監開始執行刑罰時,檢察人員深入罪犯人員勞動、生活、學習三大現場,通過設立檢察官信箱、監督電話,和罪犯談話座談等形式加強監督,全面掌握罪犯計分考核、獎懲、認罪態度、遵守監規以及疾病等情況,逐人建立檔案,動態監督,避免收到減刑、假釋建議書副本和暫予監外執行書面意見副本后才介入監督的滯后性弊端。事中監督,監督法院是否開庭審理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派員出席法庭,發表檢察意見,調查核實案件事實、證據,對于建議補充鑒定、重新鑒定,通知新的證人到庭的,監督法庭審判活動。事后監督監督法院是否在法定時限內送達裁定以及裁定內容是否合法等進行監督。
加強暫予監外執行檢察監督。在推進暫予監外執行同步監督工作中,要加強與社區矯正機構聯系和配合,對職務犯罪罪犯建立檔案,認真掌握罪犯執行情況,設立檢察臺帳和數據庫,執行定期檢查,跟蹤監督制度化,及時發現、監督糾正罪犯納入社區矯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完善公示、公開制度,逐步推進全程網上公示制度。檢察機關應以全國檢察業務統一運用系統契機,積極推進協同辦案平臺建設,與監獄、看守所、社區和法院等部門進行電腦聯網,構建執行信息共享平臺,全面掌握職務犯罪罪犯服刑人員的底數、計分、獎懲等日常管理考核等基本情況,逐步網上錄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網絡管理模式,動態管理和同步監督,強化監督實效。
第四,深化檢務公開制度和執行備案審查制度。監所、派駐檢察室等檢察部門應當定期或不定期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區代表視察減刑、假釋同步監督工作,介紹同步監督工作的流程和經驗。法院開庭審理時,檢察機關還可以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罪犯親屬參加旁聽,使他們了解檢察機關同步監督的作用,爭取其對檢察同步監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認真貫徹執行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備案審查制度,其中廳局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層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審查,縣處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層報省級檢察院備案審查,做到逐案審查,發現問題,及時依法糾正。
第五,構建裁前聽證制度。對提請減刑、假釋職務犯罪罪犯,法院可以進行分類聽證,對于減刑幅度大、計分、獎懲有異議的以及假釋后可能影響社區生活的應當聽證,由檢察院、監獄、罪犯本人和罪犯代表、社區代表參加,對提請理由、事實調查核實。對于提請暫予監外執行的,均應全部公開聽證。
第六,建立查辦職務犯罪與同步監督有機結合機制。通過公布舉報電話、設置檢察信箱、對罪犯以及同監的其他罪犯其進行談話,參與監獄等執行機關內部評審會等等多種方式,提高發現、挖掘職務犯罪線索能力。對犯罪線索建立臺賬、專人管理,要逐一核查,對涉嫌徇私舞弊、權錢交易、失職瀆職的執法人員,要依法追究其相關責任。貫徹辦案責任制度,按照“誰承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原則,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
第七,構建檢察監督機制的完整性。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同步檢察監督應當是完整的,不僅包括不符合提請的而予以提請變更執行的情形,還應當包括該提請的卻沒有提請變更的情形,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刑罰執行過程中的公平正義,維護罪犯的合法權益。。
第八,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隊伍的整體辦案水平。吸納一批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政治堅定的年輕檢察人員,充實到監所檢察隊伍,人員上配齊配強。加大科技投入,實施科技強檢戰略,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強化網絡化、信息化建設。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檢察人員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轉變“輕執行”監督觀念,把刑罰執行監督擺在檢察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強化檢察監督實效。
*北京市檢察院重點調研課題,項目負責人孫耀杰,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反瀆局副局長。執筆人:岳啟杰,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官,法學碩士;李曉燕,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官,法律碩士;李鵬鵬,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官,法律碩士。[1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