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CHEN Jun
(中國十五冶金集團有限公司非洲公司,武漢 430075)
(African Company of China 15th Metallur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Wuhan 430075,China)
①此爐體為倒圓筒體,長度為11700mm,直徑為4000mm 的轉爐。②鎂鉻耐火磚形狀多樣,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擺放之后,按順序堆放再進行砌筑,磚不能錯位,砌筑難度大。③爐體為臥式圓筒體,砌體砌筑時,爐口——上部砌筑難度最大。
2.1 施工用水、用電從就近系統接入所有材料采用3t叉車從耐火材料庫運輸到施工地點,再用主廠房行車吊到平臺堆放,下面要用木板或木枋墊起,再用雨布覆蓋,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雨水打濕,并作好每件材料的標識。填充料采用強制攪拌機攪拌。所用砌筑材料采用人工配手動葫蘆轉運到爐體內部。在材料轉運工程中,不同施工部位的磚分類堆放,查取清晰明了。
2.2 施工配置
2.2.1 勞動力配置 木工2 名,砌筑工8 名,架子工3名,普工10 名,電工1 名,行車司機1 名,叉車司機1 名。
2.2.2 施工機械、器具和儀器 型號規格為S3 的水準儀1 臺,切割機(切磚用)2 臺,強制攪拌機1 臺,額定功率為1.1(KW)插入式振動器1 臺,額定功率為3t(KW)叉車1 臺,鼓風機4 臺,手推斗車3 部,3 噸液壓手推車1 臺,型號規格為?180 的磨光機1 臺,手提式切割機3 臺,3T 手動葫蘆1 臺,橡皮錘20 把,電纜200 m,低壓燈10 盞。
3.1 施工順序 砌筑過程可分為以下部分:端墻→爐身-下部和中部→爐身上部(把上爐口轉到鋼平臺,風口在底部,端墻砌筑,爐口中心以下爐身砌筑→旋轉180°,剩余部分爐身砌筑及下爐口砌筑→再把爐口轉到向上,爐口上部砌筑)。
3.2 施工方法 轉爐采用轉動爐體的方法砌筑,爐體轉動裝置試運轉合格,才能進行砌筑。轉動前,已砌筑部分應支撐牢固。砌筑前必須進行中間交接,復查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測量放線→標出爐底鋼殼中心線、風口線等→搗打料澆注→干磚試鋪→開始砌筑。
3.2.1 端墻砌筑:砌筑前先把爐口轉中心轉到平于轉爐北邊轉爐操作平臺(上爐口在下部)。
①在砌筑兩端端墻的第一行磚前,必須用搗打料(ANKERMIX CP13)在端墻上部過渡區至爐身處搗打一層,以便給后面的砌磚形成平整平臺。②使用長度400mm 的直型磚,型號為40/0 和40/B,牌號RADEX60 D-R1。在這之前先用搗打料ANKERMIX CP13 搗打一層50mm 厚的搗打層。磚型40/0 為主要的用磚,磚型40/B 為連接磚,用于每行磚的前面或者后面,作為錯縫用。③爐殼內和磚端部之間的縫隙,必須使用搗打料ANKERMIX CP13 搗實。整個端墻層必須干砌,火泥RADEXPLAST AO C 僅用于找平。
3.2.2 爐身-下部和中部砌筑:爐身下部的耐材砌筑,從背襯開始,包括由ANKERMIX CP13 搗打成40mm 厚搗打層和牌號RADEX 60 DR1 砌筑成的375mm 厚工作層。在砌磚時,搗打層必須搗打密實。在施工搗打料前,根據搗打料的厚度要求加工模具,搗打料根據模具進行施工。
①為了使爐子縱向砌磚在一條直線,在爐底鋼殼上劃出一條線做標記,標記線放在爐子中心線上,并且貫穿整個縱向。
②在整個爐子長度方向,幾行工作層(約500mm 寬)磚必須沿角度后面放置砌筑。初始幾行磚砌筑完后,將導向角移走,并且在中心線對面砌筑相同層數的磚。這幾層最先砌筑的調整磚,從使用整磚開始砌筑,最后使用切割磚作為另一端的閉合磚。為了節省砌筑時間,可同時從中心線方向的每個端墻開始,在靠近爐子中間閉合。
③為了與爐子半徑相匹配,應使用型號為G151 的磚,并用型號為GB151 的磚作為每層的起始或者閉合磚。砌磚時,必須經常檢測底部半徑,可使用簡單的木質模板作為檢測工具,該模板在砌磚前必須正確安裝和調試。
④風口區(角度48°)使用不同牌號的磚砌筑,RADEX DB6。使用型號為W18*6*4-33/32(牌號RADEX 60D)的磚砌最開始的5 行,此磚長度為457.2mm,這些磚直接貼在鋼殼上。接著砌筑風口磚(2 行),牌號為RADEX DB6(外部沒有風口的地方使用磚型TJI-GF100,磚型CCSCT1 和CCS-CT2 作為風口磚),這些磚也直接貼在鋼殼上。風口磚上方再砌5 行磚,使用型號W18*6*4-33/32(牌號RADEX 60D)的磚,無背襯直接砌在鋼殼上。在這些風口上方(角度48°)的砌磚要用爐底部同樣的方法砌筑。
⑤整個爐身層,中部和下部,必須干砌,火泥RADEXPLAST AO C 僅用于找平。
⑥中部與下部砌筑完進行支撐加固,加固支撐牢固穩定,墊木采用100*100 紅木枋,支撐間距@800,十字交叉布置,支撐必須嚴格按要求加工制作與加固。支撐加固完,旋轉180°之后再進行砌筑。
3.2.3 爐身上部砌筑
①在砌筑部分磚前,先安裝一個木質腳手架和平臺,以便砌磚工站立與爐頂砌筑時支撐木質模板。每塊磚要放在模板上,然后用小木楔靠著鋼殼用力向上,直到剩余縫隙為40mm 寬為止,縫隙必須用搗打料ANKERMIX CP13搗實。砌磚從一環的兩端同時進行,每環最后一塊磚要準確地切割并且精確的放在頂部的縫隙處。
②第一層磚結束砌筑后,移走模板和支撐框架,等砌下一環磚的時候再使用,這個區域的磚必須錯縫砌筑。砌筑從端部開始,然后一步步至爐子中間。在更換襯磚時,要在一端提供一個砌磚端口,這樣最后一塊鎖磚能確保在爐身另一端成為尖頭的拱磚。
③爐口砌筑開始前,在曲面焊接兩塊20mm 厚、高200mm 的鋼板,將爐口分成三等分,再將CCS-M2 磚兩個側面尺寸80.5mm 磨成76.7mm、74.9mm 磨成71.5mm,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5mm。開始時必須先在兩個縱向沒有冷卻元件處的鋼殼上粘一層10mm 厚的PYROSTOP BOARD1260。接著放置一個用以放磚的模板,然后在兩個縱向上使用磚型GB22,并在出銅面使用CCS-M1 型號磚。另一面,要先砌CCS-M2 和CCS-M3 型號的磚。余下的爐身磚縫必須用型號40/B 磚在現場切割,以最佳方法填實。放銅面磚型為2GG2 和2GG10(厚度都為250mm)砌完后,第一層磚要在現場切割以適合CCS-M1,混合比例33∶13。最后4 行使用磚型為520 的磚,最高一層必須現場切割以適合鋼殼。這個區域要錯縫砌筑,為了達到錯縫砌筑,每第二塊磚要在砌筑前切割。在爐子縱向,需用磚型GB22 縱向砌筑第二層,這層上面使用NIC9 磚型的磚,在現場切割以配合鋼殼。最后一面用型號520 的磚,砌2 層放在CCSM2 磚型上面。在這個上面用磚型2GG4 和2GG10 混合砌2 層(混合比例33∶13)。
3.2.4 膨脹縫留法 為了補償耐火材料在爐子升溫過程中的膨脹,在磚體中插入膨脹片,爐內不同部位砌磚工作中,插入件的放置和分布不同,所用的膨脹材料為2mm厚的紙板。①爐身圓周方向每11 塊留2mm 縫,夾紙板;風口區圓周方向每2 塊留2mm 縫,夾紙板;爐長方向每2 塊留2mm 縫,夾紙板。②端墻垂直方向每5 塊留2mm 縫,夾紙板;端墻水平方向每3 塊留2mm 縫,夾紙板。
3.2.5 砌筑材料及材料檢測:磚砌筑,所有砌筑材料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砌筑,砌筑之前必須清凈基層上的雜物。檢查要求:磚的尺寸允許偏差及外觀應符合GB2277-87 規定。
[1]鐘香崇.我國氧氣轉爐爐襯材料技術發展的幾個方面[J].金屬學報,1980(02).
[2]王慶.轉爐實現長壽高效運行的有效途徑[N].中國冶金報,2006.
[3]中國金屬學會.濺渣護爐術 爐齡世界殊[N].中國冶金報,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