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平CHEN Hong-ping
(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南京 210042)
(Productivity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42,China)
在知識經濟時代到來的21 世紀,隨著科技與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已廣泛滲透到各個領域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經濟發展對科技決策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科技決策環境及其影響因素也日益多元化和動態復雜化。
所謂科技咨詢是指由具有現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工程技術知識與經驗的專家組成的獨立的智力團體,以科技為依托,以信息為基礎,綜合利用科學知識、技術、經驗、信息,采用現代科學方法和先進手段,進行調研、分析、研究、預測,客觀公正地提供委托項目的咨詢成果,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及各階層客戶的決策、運作提供智力服務。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國內已經推出了各種類型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隨著科技咨詢與決策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以及科技咨詢與決策項目的層出不窮,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在科技咨詢與決策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
進一步完善“管理規范、數據新準、網絡服務、專業支撐、共建共享”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從而使得科技咨詢和決策的結果更加公平、公正、權威,科技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民主化。
目前,我國已經存在大大小小多個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簡稱專家庫)。我國各省、市、縣政府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每年都從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中收集了很多的專家信息用于專家數據庫建設;不僅不同部門在建設專家數據庫,有些同一部門下的二級部門為了工作的方便也在分別建設有自己的專家數據庫。另外,各行業主管部門、科技咨詢服務機構、各企事業單位(包括科研院所)也都建立有自己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
相對于龐大的專家庫數量,大多專家庫還只是處于簡單的應用狀態,如:專家基本信息收集及數量擴充、專家檢索和抽取等,并沒有上升到專家管理系統這一層次。即使是處于應用中的專家管理系統,依然有很多有待改進的地方,無論是專家的信息標準與信息分類規范程度,還是數據庫模塊結構、專家的檢索查詢方式,還是專家抽取、考核管理等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都與期望的系統開放性、科學性、動態性和實用性有著差距,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目前,我國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
2.1 專家信息來源與信息維護 對專家的信息征集,主要有單位推薦、專家自薦、邀請專家、網上征集、會議收集、合并專家庫、交換專家信息數據等方式。由于征集入庫專家過程中途徑的多樣性,專家信息又缺乏統一的信息及分類標準,因而,出現了同一專家有多套賬號,出現專家信息不全,出現專家咨詢類別不清晰等問題的存在。
對專家信息的維護,由于專家人數多和信息量大的原因,主要采取發文和短信、電子郵件通知專家上網校對更新信息等方式,也有通知推薦單位更新專家信息。在維護過程中,出現專家本人換了手機號碼,短信通知沒有收到;出現專家換了電子信箱,通知沒有收到;出現專家工作調動,原單位不再繼續推薦;出現專家雖然收到通知,種種原因未能上網更新信息等等情況。專家信息未能及時有效更新,造成專家信息欠準確,甚至有專家信息無效的現象。
入選專家也需公示。由于專家信息征集的多種途徑,對入選進系統的專家未能公示,經常有推薦或自薦的專家詢問結果,也出現有專家本人不清楚進入專家庫入選名單的情況;甚至出現有專家本人來電質疑是如何得到專家本人信息資料的情況。
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隨著專家數量的不斷擴大,專家信息未能及時有效地更新補充,這種專家信息片面和滯后性,無法準確反映專家實際工作情況。
2.2 遴選專家與聘請考核 部分專家信息未能及時有效更新,造成專家信息欠準確。一些個人關鍵信息如聯系電話、工作單位、職稱職位、研究方向等發生變動時,因缺乏相關的入選咨詢專家義務規范,許多專家信息都沒有得到及時的信息更新,導致部分從系統中遴選的專家難以聯系或難以勝任聘請的工作。
大多數專家庫中科技咨詢專家的專業領域(或稱為咨詢類別)的分類,主要是按照基礎學科、技術領域、應用行業進行分類,而實際工作中許多科技項目(特別是新興產業),大多是屬于交叉學科,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和前瞻性,如果只通過原有的分類來查找和匹配所需專家,難免會有專家知識結構的偏差和不夠全面,影響其咨詢的效果。
根據隨機排序的原則和遴選聘請專家的比例規則,部分學科和領域專家人數少的情況,滿足不了使用的要求。新興領域、邊緣領域以及跨領域專家少,也是需要承待解決的問題。
專家咨詢工作的考評承待完善。由于評價體系和考評制度的不完善,目前對專家咨詢工作的考評還沒有完全建立,未能完全實現對專家咨詢工作的績效進行有效監管并配套獎懲措施。
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的應用已有近十多年的時間。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提高,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也不斷地升級和完善。從最早的單機版本到現在的服務器版本;從功能簡單到日趨完善的輔助功能;從專家數量幾百位到現在的幾萬;從單一的專家管理系統到與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在科技管理部門的項目研究、科研立項、聯合攻關、課題評審、結項鑒定、成果評獎等涉及科技評價、評審的工作中發揮了支撐作用。
當今,針對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的研究和論文有許多,也有著許多好建議和完善的措施,但是,適應新技術發展的專家咨詢分類和專家信息的更新始終是個較大難度的問題。如何擺脫科技咨詢專家信息的征集和更新的老路子,值得進行研究和實踐。
各級科學技術行政管理部門可以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同,建立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跨領域的專家庫協同共建共享機制。
4.1 制定規范標準、整合各庫數據 建立專家庫共享機制,首先要制定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使用管理辦法、科技咨詢專家資料(數據)采集標準、科技咨詢專家科技咨詢分類標準(包括適應新技術發展的分類規則)、科技咨詢專家遴選規則、科技咨詢專家網評管理辦法、科技咨詢專家考評管理辦法等等規范性標準;其次,按照新制定的標準規范的要求,整合各級科技行政部門和有關單位的專家數據庫,遵循使用管理辦法共享共建;再次,設立公益型科技咨詢管理中心,做好科技專家數據庫的管理工作,及時更新和補充專家庫人員信息,應用各項新技術手段,加強與專家的溝通,并持續不斷地完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
4.2 聚合專家數據、協同參與管理 科技專家大多主要分布在中科院所屬單位、教育系統的高校、部省屬的科研院所、大型企業之中。各級事業、企業單位的科技管理部門能夠較為熟悉和掌握本單位科技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有些單位也建有科技人才管理系統。專家所在單位科技管理部門參與共建和管理,能夠對本單位科技人員進行有效管理使用和數據更新,同時對各級政府征集科技專家的條件可進行動態推薦,也是保證專家信息準確的可靠途徑之一。
以信息安全基礎、以數據整合為核心,以科技人員信息為基本數據單元,構建多用途綜合數字化科技專家管理工作平臺。
4.3 科技知識博覽、輔助專家咨詢 在科技咨詢工作中,專家通常是指對某一領域非常精通,且積累了大量理論知識或實踐技能的人。專家的特長多表現為閱歷、技能、創造力、預見性、洞察力等方面,在科技咨詢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當今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各學科之間相互交叉,各學術領域之間相互滲透,僅依靠專家個人的精通和特長往往是不夠的。
因而,在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中,引入知識博覽、技術查新、專利檢索等,為專家咨詢工作提供輔助佐證。與此同時,也可逐步建立專家知識庫,即存貯用于輔助決策的專家知識,形成專家人才和專家知識合二為一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
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遵循著完整性、科學性、動態性和實用性的建設原則,提高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的標準化、科學化的程度,完善科技咨詢專家管理系統的性能和功能,用新的機制組建公益性公共服務平臺,構建起新型的多部門共享共建、多用途綜合專家人才和專家知識管理系統。
[1]王曰芬,王雪芬,楊小曉.基于社會網絡的科技咨詢專家庫的構建方案與流程設計[J].情報學報,2012(2).
[2]陳光,溫珂,牟治平.專家在科技咨詢中的角色演變[J].科學學研究,2008(2).
[3]吳洪亮.科技咨詢專家庫信息系統的研究和設計[J].信息通信,2013(4).
[4]蔡桂蘭.廣東省科技咨詢專家庫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東科技,2011(10).
[5]莊斯聰,香小敏,黃科星,莎薇,陳志聰.廣東科技咨詢專家庫資源的應用狀況和提升完善的探討及建議[J].科技信息,2013(2).
[6]許云紅.基于網絡方法的專家知識推薦[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