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新 熊昌芹 鐘曉輝
摘 要:我國稀土資源豐富,但由于在高端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加上國內企業出于自身利益內斗,致使稀土定價權旁落,稀土資源一直以“白菜價”銷往國外,賺取的外匯不足以滿足修復環境成本的需要,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因此,稀土產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稀土產業;文獻研究
1 研究背景
稀土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我國憑借豐富的稀土資源優勢和廉價的生產成本在世界稀土資源方面實現產量第一、應用量第一、出口第一,在世界稀土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在國際市場上的這種支配地位,并沒有帶來相應的國際話語權,同時我國面臨稀土資源總量迅速消耗,稀土元素結構性矛盾、稀土產業整體效益水平低、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基于以上問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管制措施,諸如對稀土行業實行限產、整合及行業管制、實行配額管理等。稀土管制政策的出臺加上資本投機炒作的影響,稀土資源價格高速飛漲。稀土價值回歸的同時,面對稀土生產巨大利潤的誘惑,上游企業瘋狂開采稀土資源囤積居奇;中下游企業則面臨生產成本大幅上漲的困境。這無疑沖擊著我國脆弱的稀土產業鏈體系,威脅著我國稀土產業的良序發展。因此,稀土產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2 稀土產業的研究綜述
由于稀土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較低,國內外對稀土產業發展的研究較少,國外對稀土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稀土資源儲備制度和稀土資源保護方面。美國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就建立了重要礦產資源儲備制度,把稀土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儲備。上世紀八十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稀有金屬儲備相關制度,以滿足國內生產需要和應急使用,其國內學者村上進介在分析日本國內稀有金屬儲存狀況的基礎上,提出要提高國內稀有金屬的利用效率以服務本國經濟。
由于受條件所限,稀土產業的相關文獻綜述主要從國內文獻進行研究。我國稀土產業的相關文獻研究主要集中于以政府為主導的國家稀土產業政策研究。對稀土產業領域較早進行研究的有蘇文清博士,他從稀土資源生產消費、國際出口貿易、成本效益等角度對我國稀土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確了當前我國稀土產業的經濟增長模式和資源利用效率,以及稀土產業鏈不同鏈環上的企業產品的價值增值過程和其價值所在。吳一丁、毛克貞(2011)教授從當前我國稀土產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國稀土產業政策取向研究出發,指出當前我國稀土供給成本過低,稀土供給量遠大于需求,是導致我國稀土價格過低的重要原因?;谙⊥恋闹匾獌r值,政府對稀土進行管制成為了必然,但稀土管制政策的實施觸動了各方面的利益,在實施的過程中遭遇重重阻力。面對當前我國存在的“稀土問題”,他們提出政府應采取大幅提高稀土供給成本、引導企業之間進行資源整合、積極發展核心技術、重點支持稀土高端應用產業、建立稀土國家儲備、對一些利益受損地區進行補償等措施,以實現稀土產業良性發展。程建忠、侯運炳(2007)針對當前我國稀土產業存在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產品結構不合理、終端產品發展滯后、配額管理不完善等問題,提出通過加強稀土源頭控制、加強稀土應用理論研究、完善配額管理等措施來促進我國稀土產業發展。張安文(2007)認為稀土上下游產業是個利益共同體,面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因此稀土價格須保持一個合理的區間,稀土供求關系應保持長期的穩定均衡。郭茂林、賈志琦等(2009)從稀土戰略安全的角度出發,借鑒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稀土戰略措施,提出我國建立國家稀土儲備的必要性,以及國家有必要對稀土實行管制等措施。周喜、韓曉英(2010)分析了近些年我國永磁材料市場、稀土儲氫材料市場的發展狀況,并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宋洪芳、洪梅(2010)重點對我國稀土市場出口量、稀土價格等方面進行研究,并對我國稀土產業在門檻進入、發展模式、稀土儲備體系、技術自主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何家鳳(2010)通過對我國稀土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分析,認為政府應加強稀土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積極引導企業向高端應用產業發展,提高產業的經濟附加值,以促進我國稀土產業持續發展并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于偉軍(2012)利用“3P”模型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現狀進行了有效分析,明確指出政府、企業的相關職責和任務。陳玨(2012)重點對我國稀土資源的存儲、開采現狀進行了研究,在對我國整體稀土資源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發現我國稀土產業存在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形勢嚴峻,行業監管混亂等問題,提出提高稀土資源利用效率,把我國稀土資源優勢轉為經濟優勢的若干措施。陳占恒(2012)通過對稀土產業中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及稀土材料產品的成本效益分析發現,該類產品原材料成本在產品中占的比重較大,技術對產品的效益貢獻非常小,受近期稀土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較大。企業應該提高科學技術以提高稀土產品效益的貢獻率。賴丹、吳一丁(2012)通過對贛南地區稀土企業稅費調研發現當前稀土企業存在稅費亂象,主要表現在以費擠稅;同時稀土企業的資源稅主要以量計稅,與當前稀土價格脫鉤,并且沒有考慮到相關的環境治理成本,企業整體稅負較輕。正由于當前我國稀土行業稅費狀況,致使企業毫無顧慮的進行掠奪性的開采,繼而導致當前我國稀土行業混亂,因此必須從我國稀土行業稅費進行改革以推動稀土行業的發展。張麗穎、李勝連(2012)認為由于當前我國稀土上下游企業都從自身利益出發,產業鏈上的各主體各自為政,相互之間沒有進行充分的信息溝通交流,忽視了政府的政策指導,導致我國稀土產業鏈的綜合績效較低。陳婭蘭(2012)從貿易完全成本的角度揭示了當前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稀土定價權缺失的原因是由于我國稀土價格沒有合理的反映當前我國勞動力成本、環境成本、代際成本和礦業稅費等成本。肖勇(2012)根據我國稀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首次提出了不對稱現象,具體表現在稀土管制政策與其實施效果的不對稱,稀土的內在價值與其市場價格的不對稱,稀土資源的儲量與稀土出口量的不對稱。楊斌清(2012)利用SWOT模型對江西省稀土產業發展進行分析,指出江西稀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利用江西省豐富的重離子稀土資源,明確稀土行業發展的重點,加強政府調控和引導、提高稀土實力,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等。吳一丁、陳成(2012)較早的對稀土管制后的微觀主體稀土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研究,他們以贛南地區某稀土企業為樣本,通過對比企業成本、單價、銷量在稀土管制政策前后的變化,發現當前稀土原材料成本上漲致使企業的產品邊際貢獻迅速縮小,企業的盈利能力顯著下滑,價格成為影響該稀土企業利潤的最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上述文獻主要從稀土資源的保護、稀土國際定價、稀土產業政策等宏觀方面對我國稀土產業進行分析,但幾乎很少涉及到對我國微觀主體稀土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因此,從微觀視角出發,以我國稀土上市公司為代表對當前我國稀土企業財務績效進行分析評價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蘇文清.中國稀土產業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2]吳一丁,毛克貞.稀土問題及稀土產業的政策取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1(05):170-173.
[3]劉奕晴,許春東.中國稀土管制下的問題透視及對策研究[J].產業經濟,2012(05):12-13.
[4]張安文.淡稀土金屬企業與下游企業的利益共同體關系[J].專家視點,2012總第284期,5-7.
[5]肖勇.稀土產業發展不對稱現象探析[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 2012(05):7-13.
作者簡介:徐田新,男,助教,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熊昌芹,女,助教,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鐘曉輝,男,助教,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