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峰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境工程事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促使環境工程工作更好地配合和諧社會的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環境工程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的分析,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文章對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了總結,并對解決方案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環境工程建設;工程難點;解決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相關的各種工程建設不斷的突破和創新,這種情況下,環境工程作為重要的工程形式之一,也引起了各級機關和政府的重視。環境工程建設不僅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環境,而且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然而在環境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一定的難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克服和解決。
1 環境工程的必要性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以科學的視角、可持續發展理念,正確的處理人和自然、人和生態的關系可以有效的改善人類的居住環境,并高效的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地位提升。所以,現代各種生產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重視環境工作,重視環境工程對各個行業的影響。
2 環境工程存在的難點問題
2.1 城市污水處理問題亟待解決
城市的污水主要來源有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城市流經污水。其中,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來源。
生活污水來源于家庭、商業區、城市的衛生公共設施等。這些地方產生的糞水、洗滌污水通過地下排水道進入污水處理廠。這部分水的處理是在污水廠進行統一處理,經過一系列處理設施后再達標排出來。這些水的本質特點是可以循環使用,但目前國內只在少部分缺水嚴重的地區實現了中水回用,大部分城市都將這部分水資源排入城市內河等排放通道。
工業廢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來源。全國各地污水的分布與城市的發展布局密切相關,以工業生產為主的城市,污水的排放更嚴重些。城市里的工業污水治理極為重要,這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健康。工業污水中的腐蝕性、難降解的物質,難于用常規工藝進行處理,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必須用科學技術進行深度處理。
另一個污水來源是流經城市的污水,成分復雜,具有季節變換的特點。當水體流經一個城市,該城市的大氣污染物和垃圾廢物等將對它造成影響,再流經另一個城市時,會將這種影響遷移到該城市。對于水體的治理,必須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整體掌控。
污水處理關系到城市的命脈,我國污水處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處理設施落后,處理不及時,回收率差,集中處理困難,缺乏生態技術支持,水體治理宏觀意識較輕等問題都是環境工程建設亟待改進的地方。
2.2 城市生活垃圾沒有有效分類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現代城市的人口大量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也不斷的增多,有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城市垃圾圍城的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沒能夠準確地評估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和確定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方法。
城市垃圾的來源是非常廣的,主要有家庭生活垃圾、商場一次性用品、餐飲業的垃圾等。大型城市的垃圾每天產生幾千噸,小型城市的垃圾每天也達到幾百噸。那么多的垃圾不及時處理,城市會變成一個堆滿垃圾的地方,后果嚴重影響到城市環境和人們健康。
對生活垃圾用傳統辦法處理--統一填埋或焚燒,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不僅投入資金大、運轉成本高,而且忽略了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資源,并且,針對我國生活垃圾特點,焚燒處理還不是最佳的選擇,就當前我國的發展現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辦法。
2.3 園林綠化管理有待加強
城市的園林作為城市環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的綠地,對于城市的整體空氣質量和城市的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我國城市建設過程中,在盲目的追求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建設和建筑建設,而忽略了園林綠化對城市建設的影響,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城市建設缺乏生態的理念,綠地面積比較少,不能使城市園林綠化發揮城市凈化器的作用。嚴重制約了未來城市的發展。因此園林綠化建設是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
3 環境工程建設的提升點
3.1 加強產業整合,促進區域性發展,提高資源循環利用
在現代的城市生產過程中,各個行業都需要不同的資源和能源,不同行業間在資源利用上存在著交叉點,一個行業的原料往往可以用另一個行業產生的廢品來代替,此時國家應該從技術和財政上兩方面對這類行業進行支持,一方面不斷研發資源二次利用的新技術,實現更好的節約資源,促進能源和資源的二次使用,這樣就可以實現資源的有效節約,還能夠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減少稅收的方式鼓勵這類企業的聯合建設,并提倡區域性產業園區的發展,節省分別建設造成的資源消耗。
另外,隨著工業的發達,日產的廢棄物劇增,很多國家已意識到廢品和二次資源同等的重要性,必須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當成一個整體,把原料——工業生產——產品使用——廢品——棄入環境,這種閉環模式轉變成原料——工業生產——產品使用——廢品——二次原料資源的循環系統,從而使原料資源在社會中生產和消費過程多次循環,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所以很多國家把二次資源利用列為經濟戰略,使二次資源的利用率逐漸上升。我國每年有大量的可利用資源作為廢棄物流失,而且嚴重污染環境。在我國工業廢物的利用僅用率僅為 30%,因此,我國回收利用二次資源、資源綜合利用都有待發展,任務巨大。
3.2 改善現有生產設備,提升工藝方法,改進工藝流程
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在抓生產工藝時,不僅保護工作環境,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把物耗和能耗控制住,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目前我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改進:把燒堿生產采用離子膜法代替水銀法,煉焦廠采用干法熄膠代替濕法熄膠,生鐵生產采用無膠煉鐵工藝,面粉生產采用干洗麥粒代替水洗麥粒等,這樣一來都極大地減少了“三廢”排放,各行都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
3.3 以循環的思想改變傳統能源和物料利用方式
工業生產中的“三廢”是指生產過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間體和副產物。我國農藥、燃料行業的原材料利用率只有 30%~40%,有 60%~70%以“三廢”形式排入環境。
如何避免“三廢”的產生,在生產過程中比較容易實現的是用水閉路循環,供水、用水和井水一體化,一水多用,分質使用,凈水重復使用。
3.4 融合更多的技術與力量完成城市環境工程建設
環境工程是一項耗資較大的工程,在發展當中不僅要政府提供財力支持,還要社會上的投資者參與。包括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公害處理和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都需要相當大的投資,還要有比較規范的體制系統進行維持。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環境更要靠大家來建設。讓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到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當中,有利于城市環境工程的良性運行。建立起必要的環境引導機制,加強宣傳,加大政府對這些參與者的獎勵和維持,調動他們的建設積極性,推動整個城市環境建設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環境工程建設,不僅要解決環境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改善,而且讓人們認識環境工程的重要性,只有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真正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目的。總而言之,城市環境工程的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工程,關乎每一個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到建設當中。
參考文獻
[1]李進信.淺議我國環境侵權救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
[2]孫向陽,宋樹林.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概況[J].海岸工程,1999(04).
[3]王海燕.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對策[J]城市建設,2009.07.
[4]周德群.淺析城市環境工程建設難點與對策[J].生物技術世界,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