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康
摘 要:公路工程建設是我國交通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事項,直接關系著交通事業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文章主要針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與預警管理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引發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以及預警管理模式,提出相應的解決措
1 前言
就目前來看,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交通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挑戰與機遇。公路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各個城市經濟貿易往來的橋梁,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公路工程項目的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人們越來越重視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與安全性;通過對我國已經發生的一些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發現影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社會外部環境、施工人員操作不規范、施工機械設備故障以及地質環境等。
2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的分析
2.1 地質環境與外部環境突變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地質環境與外部環境突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地質環境突變,實質上就是公路工程施工現場中的地質因素受到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外部環境突變,實質上就是指公路工程施工企業面臨的外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在某種特殊狀況下出現的威脅公路施工安全的現象。
2.1.1 外部環境突變的影響
影響公路工程施工的自然環境因素,主要包括:氣候因素、季節因素、時間因素、公路工程施工沿線的水文地質狀況以及自然災害等。
公路工程施工是不間斷的,一年四季都處于持續施工狀態;所以,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必然會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例如:起霧、下雨、刮大風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公路施工造成影響。寒冷天氣可能會導致公路工程施工機械設備出現凍結現象,無法正常啟動;雨季施工,存在塌方落石、泥石流等風險,雷電天氣可能會造成施工通訊中斷,造成公路工程施工爆破環節出現早爆情況。上述自然環境因素均會威脅公路施工的安全性,誘發相關的安全事故。
2.1.2 地質環境突變的影響
由于我國地質構造呈現多樣性、復雜性,公路工程施工中經常出現地質災害問題,尤其是中部、西部地區中的公路工程建設;中、西部地區中的公路工程施工,面臨著泥石流、采空區、山體滑坡、巖溶(喀斯特)、崩塌、高地應力等不良地質的影響,還有紅粘土、鹽巖、膨脹土以及軟土等一系列特殊的巖土問題。
2.2 施工機械設備故障
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設備的故障會對施工進度、質量以及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性與設計安全性方面。
2.2.1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更新與應用速度非常快,施工機械設備的更新數量較多,而施工現場中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較低;同時,施工現場中的一些新型機械設備缺乏合理的管理、維修,一些施工人員不了解新型設備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責任制度也不完善。
2.2.2 公路工程施工現場中的機械設備得不到有效的檢查與維修,相關的維修費用不足,嚴重影響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造成施工機械設備出現故障,誘發公路施工安全事故。
2.3 施工人員操作不規范
2.3.1 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綜合素質較低
一些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沒有按照相關的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在施工現象也沒有穿戴相關的施工服,例如:安全帽等;還有一部分施工人員由于自身的專業知識、技術水平有限,對于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不規范,不了解施工流程,造成公路施工安全事故。
2.3.2 管理不到位
公路工程施工中,一些管理人員過于重視工程施工進度,沒有重視對施工人員的管理;還有一部分管理人員由于自身管理知識的缺乏,管理意識與管理方式的滯后,無法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管理,導致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
3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預警管理模式
3.1 預警管理模式的功能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預警管理模式,主要是針對引發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運用一系列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進行預先控制、診斷、監測的方法,抑制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的發展,預防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
預警管理模式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 監測與評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產生環境的功能
對公路施工過程中一系列影響施工安全的環境因素進行檢測與評價,主要是對公路施工沿線環境與自然災害的影響進行監測,在需要進行監測的區域中安裝檢測設備,實時的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的情況,預先在防災監測設備中對基準值進行設定,一旦超過基準值,系統能夠自動報警。
3.1.2 監測與評價施工機械設備安全運行狀態的功能
對施工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的監控,預防施工機械設備出現故障,一旦發現問題,立即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防止機械設備故障造成安全事故。
3.1.3 監測與評價施工人員的功能
明確施工人員應當遵循的規定,監督施工人員的操作行為,使施工人員按照標準化程序進行施工作業,避免施工人員由于操作不當引發相關的安全事故。
3.2 預警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根據上述預警管理模式具備的功能,預警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為預警分析,另一方面為預控管理對策。
3.2.1 預警分析
預警分析主要是對引發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分析、識別以及評價,并且作出相應警示的管理活動;主要包括三個環節,即監測、識別、診斷。
3.2.1.1 監測。將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出現的不安全因素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實時監測施工人員主觀過錯、施工機械設備故障以及施工外部環境與地質環境突變等多個方面的因素。
3.2.1.2 識別。對監測到的信息數據進行深入的分析,識別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
3.2.1.3 診斷。綜合分析已經識別的不安全因素,確定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危險源。
3.2.2 預警管理對策
預警管理對策,主要是針對預警分析結果,對引發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及時的矯正、控制、避防的一項管理活動。
3.2.2.1 組織準備,主要是確定整個預警管理活動所需要的職權、組織機構、運行方式以及安全事故發生時的處理預案與策略等。
3.2.2.2 日常監測,主要是對預警分析中確定的主要誘因進行專門的監控,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2.2.3 危機處理,主要是當公路安全事故發生之后,按照預先設計與制定的緊急處理預案與策略,及時、有效的對事故進行處理與救援。
4 結束語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我國公路工程項目的數量正在逐漸的增加,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公路工程建設單位必須充分重視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的管理,合理控制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構建預警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景春,徐日慶,侯衛紅.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與預警管理的探討[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07).
[2]鄭國富.關于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8).
[3]王志強.公路施工安全事故預警管理[J].交通世界,2013(06).
[4]楊興林.公路施工安全原因與預警管理的探究[J].科技資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