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華
摘 要:由于標準物質非常重要,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驗室中,將其納入測量設備的管理中對其進行考核。在2005年出臺的最新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有多處涉及到對標準物質的管理,可見標準物質對實驗室的重要意義。文章將對關于標準物質的管理進行探索與分析。
關鍵詞:標準物質;管理;途徑分析
作為重要的測量器具標準物質來講,有其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現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工程測量、生物測量、化學測量以及物理測量中。標準測量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使得測量結果更加可靠且有效,促進了測量技術的發展。
標準物質具有很多優點,不僅具有較強的溯源性,還具備良好的穩定性與均勻性,使得量值在不同時間與不同空間進行傳遞時得到保證,從而在測量時使用標準物質,可以使被測量出的實際結果具有溯源性。在可能的條件下,標準物質會被溯源到SI測量單位,也可以是有證標準物質;當測量無法溯源到SI時,便可以要求測量溯源到有證物質。
1 對標準物質的選擇管理
在對標準物質進行選擇時,要選擇國家計量部門頒布、批準、授權而進行生產銷售的,且能夠將測量數據溯源到SI單位,屬于有證標準物質。對于校準以及檢定實驗室中,標準物質以計量標準器出現,是保存、復現以及對量值進行傳遞的主要工具,是實現測量結果溯源性的重要依據,是保證校準與檢定結果的可靠性、準確性以及有效性的關鍵因素。如果選擇的標準物質為國產,而無法滿足上述條件時,則可以選擇進口標準物質來代替。對標準物質進行選擇時,生產者必須要滿足國際標準化組織導則中的34要求,這樣可以幫助使用者對標準物質的質量進行判斷。在國外有一些提供高質量標準物質的廠商,如LGC、NRCC、NIST等等??傊?,對于檢定與校準實驗室來講,選擇高質量的有證標準物質是確保校準與檢定數據準確、可靠的有效依據,是保證測量數據能夠溯源的重要前提。另外,當進行檢定與校準時,若沒有有證標準物質,選擇非有證標準物質對其進行校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時,校準與檢定實驗室所選擇的標準物質的定值方法以及特性量值都要有相應的文件說明。文件說明包括以下條件,但不限于此:對標準物質的描述,以及標準物質的名稱;標準物質的生產地質以及生產者的名稱;標準物質的化學形態以及物理形態;標準物質的生產日期、定值日期以及發布日期;標準物質的生產批號、樣品號以及證書編號;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限以及有效期;標準物質的定值程序;標準物質的特性量值;標準物質的特性量值所擁有的不確定度;溯源到基本單位的相關信息。在對標準物質進行選擇時,要根據校準以及檢定物質所需要的準確度等級來進行選擇。標準物質的準確度等級越高,其不確定度越低。當為二級標準物質進行定值時,對標準方法進行評價時,對標準方法有較高的準確度要求時,此時應該選擇一級標準物質,這是較為常見的唯一選擇。當檢定與校準的準確度要求不高時,可以選擇二級標準物質,要堅持標準物質的適用原則,對標準物質進行合理選擇。
2 對標準物質的購買管理
對有證標準物質、溯源時用到的純化合物以及純試劑進行購買時,要滿足認可準則中“4.6供應品和服務的采購”要求。
當實驗室購入校準與檢測的消耗材料、試劑以及供應品時,看其是否對檢測與校準質量有影響,要投入到檢查與證實中,通過檢查后,只有符合校準與檢測的相應規定標準與要求后,才能夠將其投入到實驗室的使用中。使用的供應品以及服務滿足相應的規定要求后,還要將檢查后符合的活動進行記錄并將其保存起來。
實驗室中的相關人員還應該將影響到校準與檢測的供應品、消耗品以及服務的供應商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的相應記錄以及獲得批準的供應商的名單保存起來。實驗室能否對標準物質進行正確的使用,不僅與使用者有著重要聯系,與采購方面也有著密切關聯。對于多數企業來講,采購者與使用者沒有統一,采購者通常是非專業性的人員,這時候對標準物質進行采購時,就應該去國家相關部門指定或者是認可的銷售點去采購標準物質,這樣可以在專業上得到幫助,以確保采購的標準物質符合實驗室的使用要求。
3 對標準物質的使用管理
首先,在對標準物質進行使用前,應該對標準物質證書進行詳細的閱讀,以確保對其內容進行了解,這是使用前的重要舉措。只有對標準物質證書進行詳細且仔細地閱讀,了解供應商提供的信息,才能夠正確地對標準物質進行使用,再根據實驗時的目的對其進行設計,以獲得需要的信息與數據,最后做出正確的結論與判斷。
其次,對標準物質證書進行詳細閱讀時,還要重視證書中給出的用途信息,當將標準物質用于證書中給出的用途之外時,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第三,對證書中給出的標準物質的最小稱樣量進行確定,這是確保標準物質的均勻性的重要依據,若沒有最小稱樣量,那么標準物質進行測量的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將會受到影響。
最后,對標準物質進行選擇時,要根據其選擇原則與規定進行選擇,在對樣品和標準物質進行測量時,要使用同一種測量方法、同一測量工具,以及在同樣的測量環境與條件下進行,以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避免出現系統誤差。檢驗時,要對分析方法、測量條件以及操作過程中是否處于常態加以注意,只有將檢測的全過程控制在統計狀態中,才能夠依據被檢測的樣品分析出檢測的隨機誤差,標準樣品的不確定度,從而分析出結果的準確與否。在對儀器進行校準以及對測試方法進行評價時,要確保標準物質進行測量時,各個條件應處于最佳狀態,否則當條件出現變化時,將會影響到校準與檢測結果。
4 對標準物質的核查管理
對標準物質證書進行閱讀時,要重視定值日期、方法以及有效期,并將其列出,這些都可以對實際測試進行指導。根據相應的日程、程序對參考基準、標準、工作標準以及參考物質進行核查,保持標準物質進行校準時的置信度。對發布期間的程序以及核查方法進行制定,并進行定期的核查,將核查的相應結果保存。
5 對標準物質的處理與保存管理
對標準物質進行使用后,要按照證書中的處理以及保存方法對其進行保存,堅決杜絕隨意置放,這樣會對標準物質的量值以及變值產生影響。對于實驗室來講,應該制定專門的程序來對標準物質與參考標準進行使用、存放以及運輸,防止出現損壞、污染的現象出現,提高其完整性。
當標準物質的有效期過后,此標準物質必須被認定為失效,此時的標準物質已經沒有任何程序以及書面文件能夠保證標準物質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標準物質在使用、存放以及運輸過程中,若出現被污染、產生泄露以及發生變質現象時,此標準物質也應該被認定為失效。當標準物質出現失效時,要進行隔離存放,并貼上醒目的標識對其進行區分。對于一次性標準物質,使用后要盡快對其進行廢棄處理程序,而可重復使用的標準物質,則需要對其進行盡快的恢復,若無法恢復,也需要對其進行廢棄處理。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標準物質在實驗室中的應用起著重要作用,是對被測量物賦值的標尺,可以使得測量出的數據具有準確性與穩定性。與此同時,標準物質也是對檢測質量的控制工具、儀器的校準工具,對標準物質的管理是實驗室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重視對標準物質的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為實驗室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孟俐利,李樹剛.淺談實驗室認可對標準物質管理的要求 [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2(07).
[2]張潔.生物標準物質的制備、發展及管理 [J].中國生物制品學雜志,2007(08).
[3]王根榮,陸慧.標準物質及其管理 [J].化學分析計量,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