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近期在全國153個城市做了一次調查,對象是18歲至35歲年齡段的人才,人數為1600名。被調查的人要從國家機關、政治、商業及娛樂4種專業選擇項目中選出3種最青睞的從業志向。結果表明,選擇從商的為58%,選擇國家機關、公務員的為45%,選擇政治的為23%及從娛樂的為25%。
今日的俄羅斯年輕人擇業一直對商業情有獨鐘,這很正常毫不奇怪,然而國家機關工作有了這么多的崗位讓專家感到意外。輿論研究中心的社會學家韋爾莉娜認為:“在5年前國家機關可以說對年輕人沒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要請都請不進來。幾年前我們也曾做過這種調查,一句話,想做公務員的年輕人近年來增加1倍。”
莫斯科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巴扎羅夫說,公務員之所以走俏,其原因是工作穩定,幾年以前社會動蕩讓人們十分珍惜、向往穩定。他們認為,國家所有的錢不管如何都要由國家機關管理,國家富裕,個人會有福祉;公務員身份在社會上享有特殊的地位。
莫斯科高等學校的一些大學生說,當官是個時髦職業。莫斯科工程建筑學院五年級學生馬辛說:“我大學畢業以后,要去莫斯科郊區的科羅廖夫地方政府機關工作。在俄羅斯當官員是很風光的,有保障,幾乎什么都免費。而商人在俄羅斯,雖然很有錢,也難避免受官僚之害。”
事實上,大多數年輕人把能進入國家機關當做個人事業發端的契機,他們需要的是“跳板”。巴扎羅夫相信,年輕人選擇大機關為的是幾年后能向好的單位跳槽。
二
俄羅斯年輕人想到國家機關做公務員,而有趣的是,具有才能的美國年輕人卻越來越不愿意選擇到政府部門工作。
根據無黨派研究機構“提高政務效率委員會”的數據,美國聯邦政府里約有90%的高級管理人員將在近10年之內陸續到退休資格,有40%以上的聯邦雇員也將到2010年符合退休資格。美國聯邦政府今后幾年要面臨嚴重的人才危機。
與此同時,年輕人才越來越不愿意選擇為聯邦政府工作。根據許多頂尖美國高校的報告,選擇到政府部門工作的畢業生的數量逐年減少。譬如,在哥倫比亞大學公共事務學院,1979年有79%的畢業生選擇為政府部門工作,而如今,這一比例只有36%。
報告援引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的安妮·瑪麗·斯勞特說,她注意到,人才大部分流向了私營部門和非營利性機構。她還說,現在,學生們認為政府不是一個可以有所建樹的地方。一種比較普遍的想法是:若是進入私營部門,就會成為一名企業家;若是進入非營利性機構,就會成為一名社會活動家;但是,如果進入政府部門工作,就只能成為一名官僚。
約翰·肯尼迪總統曾這樣鼓勵最優秀、最聰穎的年輕人進政府部門工作:“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么。”但是,越南戰爭、水門事件和隨之而產生的政治冷漠,再加上非政府組織的大量出現,導致最優秀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選擇到政府部門工作。
紐約大學的公共管理學教授保羅·萊特說,年輕人認為政府的招聘程序拖沓而又令人迷惑。他說:“這在大學尤為明顯。可能是因為政府很少出現在招聘會上,也很少被職業顧問所提及。”
美國人事管理局長琳達·斯普林格說,聯邦政府正在嘗試通過增加在大學校園的招聘活動和電視廣告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