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曉

在河南省內鄉縣趙店鄉趙店村,一提起村計生協會會長趙治中,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夸他是“變臉”會長。2011年,趙店村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計生協聯合授予 “群眾自治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趙治中連續8年被評為“功勛支書”。一連串榮譽的背后,一個生育文明、村風文明、民風和諧的格局正在趙店村悄然形成。
“家長式”會長:使會員之家家庭化
趙治中多方籌資56萬元,高標準建設村部大樓三幢。他力排眾議,把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幢撥給計生協會專用;又投入3萬多元,精心打造會員之家、會員活動室、家保中心、圖書娛樂室和文體活動廣場。他解釋說:“這就像一家人,家不安好,何談人心齊,又何談服務群眾?”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村計生協會成了處理鄰里糾紛的“娘家”,更成為群眾咨詢學習的場地、休閑娛樂的會所、享受保健的樂園。
“平等式”會長:讓群眾自治陽光化
趙治中說:“群眾的事情群眾說了算,群眾定的事情照著群眾的決議辦,辦好的事情由群眾來檢驗。”為了確保群眾的意愿真正體現,趙治中大膽地把“4+2”工作法充分運用到村民自治章程、自治公約和計生協議的制定上來,對討論決定趙店村有關計生的重大事項、群眾共同關心的事務,按照“群眾決策、群眾評議、群眾監督”放權于民,使群眾“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治理自己”;對承辦的事務全程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通過群眾自治的實施,華泰路開通了,新農村建設集中用地解決了,文化廣場落成了,計劃生育承諾互信體系形成了。
“保姆式”會長:使協會助富全程化
“協會在群眾致富上,要有扶上馬、送全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責任擔當。一人富了不算富,眾人富了才叫富。”趙治中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正在協調縱橫物流落戶的趙治中,從意向合作、洽談業務、審批手續等環節,鞍前馬后地跑了近一年。正是由于他的執著,華泰糧油、天曼木業、龍翔生物柴油、天磊鑄造等28家企業落戶趙店村。他根據各企業崗位需求,每年都組織技術培訓,使578人實現在家門口上班;同時,為村里能人筑巢引鳳,促成18人實現“老板夢想”。
計生協會會員趙亮在外打工,學得一門花卉種植手藝,想發展花卉“朝陽”產業,但苦于沒有種植土地。趙治中得知這事后,協調農戶以土地方式加入,實現雙贏。如今,趙亮的花卉基地年產值達30多萬元,502戶群眾受益。趙店村在協會的帶動下,建立了生育關懷行動蔬菜示范基地并組織了特色種植、運輸加工等協會組織,加快助推群眾走上致富道路。
“慈善式”會長:使協會服務人性化
“他人真好,每隔一段時間都來看我,送這送那。沒有他的悉心照顧,我這個家早就完了。”殘疾人沈子強經常這樣對人們說。為解決農村空巢老人有病無人管、有難無人助、有話無人訴的實際困難,趙治中組織本村協會會員志愿者,開展定期體檢送健康、結對幫扶送溫暖、心理撫慰送關愛等活動,使全村8名空巢老人盡享計生關愛。為解決留守兒童家教缺失、生活缺助、學習缺教等問題,趙治中積極為留守兒童“組家”, 使12名留守兒童找到了“代理媽媽”。趙治中募籌“女孩關愛基金”,每年都為考上大學的女孩每人資助3000元,為考入高中的女孩每人資助500元。
有人問趙治中,你這樣忙碌,一心為著群眾,圖的是什么?他說:“作為一名黨員,我代表著黨的形象,要時刻想著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名會長,也是一名計生協會會員,就要為計生協會多做好事,多做實事,要為群眾多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