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勤義
完善軍品市場準入制度鍛造打贏“金剛指”
■ 劉勤義
時下,與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內在要求相比,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仍不夠完善,利益固化的籬笆墻必須拆除,科研生產體系、裝備保障體系、人才培養體系迫切需要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機制建設規劃,為打贏鍛造“金剛指”。

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習近平主席強調指出:進一步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堅持需求牽引、國家主導,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這一戰略部署,為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對于推進我軍裝備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作為新一代的裝備人,要充分認清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是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深深植根于國家整個經濟科技體系之中,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時下,與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內在要求相比,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仍不夠完善,利益固化的籬笆墻必須拆除,科研生產體系、裝備保障體系、人才培養體系迫切需要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機制建設規劃,為打贏鍛造“金剛指”。
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只要存在國家和國防,就需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冷戰結束后,國際競爭從軍備競爭轉向經濟實力特別是高技術實力的競爭。民用研究發展投資的持續增加和民用科技的飛速進步,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提供了更廣泛的技術儲備和工業基礎,使得依托民用高技術發展武器裝備已現實可行。隨著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發展,國防經濟與社會經濟、軍用技術與民用技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結合面越來越大、融合度越來越深,武器裝備發展對民用科技的依賴性空前增強。據統計,85%以上的民用關鍵技術,同樣可以直接運用于軍事目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動用了國內80多個經濟技術部門和全國近1/3的企業。由此可見,要想形成現代戰爭的軍事優勢,無論是單獨依靠軍隊高技術系統,還是單獨依靠民用高技術系統都是不可能的,必須由軍用高技術系統和民用高技術系統共同支撐。目前,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深深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實現軍民兩大體系有機融合,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思路,也是增強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歷史和現實的經驗都告訴我們,一個國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離不開雄厚的經濟實力,也離不開強大的國防。面對嚴峻的安全形勢,只有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才能破解“大炮”和“黃油”兩難選擇的歷史難題,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近年來,我國著眼于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制定頒發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管理條例》、《裝備采購方式與程序管理規定》、《關于加強競爭性裝備采購工作的意見》等多部政策法規,積極引導和規范競爭性裝備采購活動,使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的大門逐步向民營企業及其他非公有制企業打開。尤其是在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了《關于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的若干意見》,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體系化推進軍民融合的根本依據。此外,2011年中央軍委頒布了《2020年前軍隊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3年3 月1日四總部又聯合頒發了《軍隊特招地方專業技術人員入伍規定》,初步形成了依托國民教育體系培養軍隊人才的格局。上述政策法規的出臺,指明了各領域推進軍民融合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徑,對于實現軍民深度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初步建立了面向全社會的裝備市場準入制度。截止目前,我國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認可的單位總數超過1000多家,其中民營企業占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競爭性裝備采購穩步推進,提高了裝備采購效益,為確保能打勝仗奠定了堅實基礎。
縱觀世界各國準入制度設計,都是結合國情軍情建立適合自身需要的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例如,軍品市場以私營企業為主的美國,為防止大型軍工企業壟斷以及促進國防工業基礎的融合,實行軍方主導的資格審查制度,有效促進了國防工業基礎的一體化。而同樣以私營企業為主的日本,則強調政府與軍方有效協作,通過政府主導實現以民掩軍的戰略企圖。但無論是實行資格審查制度,還是實行行政許可制度,其根本目的都是通過有效管理,維持適度競爭,消除軍地壁壘,面向戰場,融入市場,遵循規律,培育和充實市場競爭主體,有效提高武器裝備建設質量效益,而不應是分離國防工業與民用工業的制度柵欄。因此,必須準確把握軍民融合式發展的特點要求,堅定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方向不動搖。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當前推進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過程中,一些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顯,與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還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軍民融合效益的發揮。比如說,按照現行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企業進入軍品市場必須獲得國防科工局的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總裝部的合格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軍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國家保密局的保密體系認證。一個企業要想完成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也不是一個簡單任務,更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完善軍品市場準入制度,亟待減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首先思想認識到位。真正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正確觀念,拆除各自的本位主義藩籬,打破“小我”,融入“大我”,統一到強軍目標來;二要盡快建立總裝備部“裝備承制資格審查”與國防科工局“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審查”等制度的相互認可機制。這樣重復審查,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現象比較突出。力爭以裝備承制資格審查為核心,以軍隊為主導的需求牽引機制,以政府為主導的協調機制和以企業為主體的動力機制,統一資格審查與許可證管理,統一軍品市場準入標準;三要動態修訂準入許可證目錄。把許可證重點放在涉及國家安全的戰略武器,武器裝備的總裝、總承、總測以及軍用動力等關鍵核心行業,逐步取消對一般軍品配套企業的許可,減少或壓縮許可證范圍;四要實行分類分組準入審查制度。按照裝備及分系統、配套產品類型和保密等級,科學確定承研承制資格審查內容和準入標準,加快開展包括民營企業有內的多種所有制企業的資格審查工作,完善裝備承制承研承修單位名錄,不斷充實合格競爭主體;五要完善軍品市場退出制度。不是獲得許可證就一勞永逸,對獲得準入資格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淘汰落后企業,杜絕“想不干就不干,想干就干” 的不負責任行為,逐步解決好“好壞都得我來干”的問題;六要提高審查員素質,確保準入質量。軍品準入制度,涉及內容比較多,系統專業性強,集光、電、機、磁、信息、標準技術于一體,對審查員素質要求都很高。因此,軍品市場準入質量關鍵在人才,要推進審查員專家隊伍建設,充分實現要素融合,健全法規,發揮體系效益,確保裝備質量為根本目標。
強軍必須強裝。兵強方可摧敵,國富才能養兵。近年來,我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積極探索和著力推進科技、教育、人才等領域的軍民融合,取得了良好的軍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深入發展和我軍信息化建設的加速推進,武器裝備高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系統越來越復雜,投入成本也越來越大,迫切需要加強國防科技領域和民用科技領域科研成果、人才、資金、信息等要素的交流融合,促進軍民高新技術的相互轉化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民用高技術資源對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障的支撐作用。因此,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是新時期我軍裝備建設的戰略選擇。
更加堅定地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必須進一步健全完善軍民融合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要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納入國家創新體系,使技術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國防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服務體系協調統一,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國防創新體系。要加速高新技術軍民雙向轉化,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重大工程為平臺,推動高新技術在國防領域、民用領域的雙向流動和高效利用,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要結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以此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作為形成高附加值產業鏈的重要領域。
更加堅定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歷史機遇,緊緊圍繞裝備建設中心任務,不斷完善融合機制,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高融合層次,優化政策環境,增強對民用技術、民間人才,民企保障的信任感,切實打破軍工壟斷利益,從根本上消除多元化主體利益之間的摩擦和沖突,激發民企參與軍品研制生產的積極性,努力開創互利共贏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江南體育中心提質改造工程啟動
11月4日,江南體育中心提質改造工程開工儀式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舉行。該工程的啟動對建設美麗江南,提升企業對外形象、促進全民健身工作都有著重要作用,也將會進一步推動公司群眾體育、競技體育的發展。
江南體育中心提質改造積極響應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全面發展”的新要求,也和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關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體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相契合。
江南體育中心提質改造工程是4月23日江南集團美化環境工作會議部署的美化環境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美化環境工程是落實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樹立企業良好的外部形象,促進企業全面發展,真正實現員工的安居樂業,大大提高江南人的幸福指數有著重要的意義。(趙娟 肖晴春)
劉勤義,總裝工程兵駐鄭州地區軍代表室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