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中國零售百貨業龍頭企業大商集團在京與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中國銀聯等單位簽署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將依托新華社旗下“新華社發布”客戶端、遍布全國各地市的“黨政企客戶端”集群,打造以O2O為代表的新電商模式,新華社副社長慎海雄、遼寧省副省長邴志剛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慎海雄說,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浪潮的出現,傳媒業正迎來一場顛覆性變化,融合發展是傳媒業轉型大勢所趨。他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與大商集團的合作,探索新媒體與大型商業企業集團在電子商務領域成功合作的路徑,為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流通領域提供一個范例,也為新華社新媒體事業提高用戶黏性和用戶活躍度提供有益的探索。

(稿件來源:新華網大連12月18日新媒體專電)
光線傳媒24日發布公告稱,與奇虎360簽署《合資協議》,計劃共同出資設立一家新公司,主要用于在國內運營針對互聯網平臺最終用戶的互聯網視頻業務。公告顯示,光線傳媒將以自有資金出資4800萬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40%。
光線傳媒表示,公司擁有大量的優質影視娛樂內容資源儲備,同時擁有廣泛的合作伙伴和豐富的行業經驗,有利于合資公司搭建龐大的影視娛樂內容資源庫。而奇虎360擁有大量的用戶資源和互聯網流量以及突出的網絡視頻技術,是國內重要的互聯網平臺之一。兩家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專注于互聯網視頻業務,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在互聯網視頻方面開創新的運營模式,為用戶提供更良好的收視體驗。合資公司的成立和發展也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
今年以來,BAT三大巨頭紛紛進軍影視行業。阿里巴巴入股了優酷土豆和華數傳媒,騰訊入股華誼兄弟,成為其第三大股東,百度則與華策影視達成了戰略合作。影視產業互聯網化已成為趨勢。
12月1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日報社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中國日報社社長朱靈出席了簽字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譚鐵牛和中國日報社副總編輯曲瑩璞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深化各領域合作,中國科學院將利用其科研成果,為中國日報社科技報道、國際傳播研究、新媒體技術研發等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中國日報社利用其海外傳播力和國際影響力,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國科技前沿成果,共同建設好以媒介傳播影響力分析為核心內容的新媒體聯合實驗室。
曲瑩璞在致辭時表示,隨著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雙方的合作將邁上新臺階。在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日報的媒體融合發展速度和國際傳播的成效都將得到大幅提升,雙方共同推出的新媒體技術和產品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中國日報將充分發揮自身傳播平臺優勢,將中國最新科研成果與中國科學界領軍人物的故事,在全世界更廣范圍內、更有效地傳播,助力中外科技交流與合作。
譚鐵牛表示,中國日報社對科學傳播和信息化建設有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認知,在新媒體和現代傳播網絡構建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雙方開展戰略合作,既是加速推進科學傳播和信息化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著眼未來、增強發展后勁的戰略謀劃,中科院將進一步加強傳播領域的信息化研究布局,為相關產業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2月16日,大數據云上貴州“媒體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貴陽舉行。
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將聯袂攜手,整合資源優勢結成長期發展聯盟,共建大數據云上貴州“媒體云”,為推進大數據云上貴州“媒體云”系統層、應用層建設奠定基礎。
云上貴州“媒體云”系統平臺,是利用多源多態的數據匯聚技術建設的大數據內容倉庫,主要包括數據的導入、采集、接入。通過建立自有媒體本地化數據中心,經資源整合,安全導入媒體云系統平臺,同時使用數據遷移工具等導入傳統網絡媒體、社會化媒體、視頻、廣播等媒體數據,最終進入媒體云系統平臺。“媒體云”應用平臺在系統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大數據挖掘、生成內容、管理內容,實現自我量化、精準營銷、電子商務服務、用戶行為分析、輿情監控、互聯網熱點事件預警等。
通過戰略合作,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將全面整合集團傳媒資源,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正式立項投入建設“媒體云”系統平臺以及應用平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

1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公開阿里的大數據打假模式,并發布線上線下聯動打假的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這是阿里巴巴成立15年來,首次向社會全方位揭秘其打假的工作機制。同時,阿里正在考慮,未來定期公布基于淘寶打假數據得出的“全國線下假貨分布及流通地圖”。
目前,“線下制假,線上售假”已經成為假貨流通市場的一個環節。網絡的虛擬性、過低的準入門檻和松散的監管體系使得網絡售假成為近年來的新現象。針對這種情形,立法機關在修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時增加了網絡交易平臺責任的特殊規定,交易平臺應承擔提供銷售者真實身份的義務,并在“明知”售假時與造假者承擔連帶責任。
在大數據背景下,交易平臺在理論上擁有銷售者網絡行為的一切數據,很難證明自己對可能出現的售假并不“知情”。所以,網絡交易平臺存在與售假者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風險,與其等到售假侵權后“亡羊補牢”,不如提前行動做到“未雨綢繆”。同時,電商平臺全程參與到打假行為中,也為保證平臺信譽,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做出表率。只有凈化網絡交易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達到平臺與用戶共贏。

12月12日,我國首個探討產業互聯網的大型會議——2014CVW·產業互聯網大會在北京亦莊召開,探討“互聯網進入傳統行業”“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的演進以及產業互聯網的技術模式和業務創新等議題,吸引超過千人參加。本屆大會除了主論壇活動外,還舉辦了6場分論壇,分別針對電信、制造、金融、網絡安全、云平臺和創投六大領域,探討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如何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改造思維和業務模式,同時就各個行業變革的方法論、路徑、經驗以及合作創新等話題進行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