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偉 俞南定
摘 要:由于大量的內河運砂船進入沿海區域進行作業,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文章分析內河運砂船在沿海圍墾作業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結合小洋山北側圍墾工程,對內河運砂船采取一系列安全運行管理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文章通過對內河運砂船在沿海的安全管理總結,為在內河船向海船過渡期間,內河運砂船在沿海短途的運輸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圍墾工程;內河運砂船;安全管理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進出口貿易的進一步拓展,圍海造地進入了新一輪開發建設高潮。由于圍海造地工程對施工船舶需求量很大,適合淺水作業條件的海船嚴重不足,而內河船舶的吃水一般較小,適合淺水施工作業和短距離運送砂石材料。由此,大量的內河船舶參與到港口施工建設中來。
大批運砂船涌入港口及附近水域,不僅使港口船舶流量急劇增加,也使航道、錨地、習慣航路等交通密集水域通航安全壓力驟然增大,海上通航安全隱患日益突出。
從長遠看,內河運砂船退出沿海圍墾項目的建設是必然的趨勢。但在目前圍墾項目中海船數量嚴重供應不足,以內河船暫替海船進行短距離的運砂作業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會存在,那么,如何加強內河運砂船在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管理,成了施工企業、建設方和海事部門急切關注點。
1 小洋山圍墾工程概況
1.1 工程規模
浙江小洋山圍墾一期工程概算總投資為16.4億元,項目建設規模為新建海堤全長3539m,圍墾陸域形成面積約217萬平方米。
小洋山圍墾一期項目先行實施新建隔堤工程。浙江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隔堤C1標段,全長1800延米。施工范圍K0+000~K1+800段,施工工期兩年。
本標段主要施工內容為吹填作業,累計吹填砂方量約62.8萬立方米,需要大量運砂船舶,由于市場上運砂海船的缺乏,本工程選用內河船作為運砂船。
1.2 施工環境
小洋山圍墾項目位于浙江省嵊泗縣境內、小洋山島至薄刀嘴之間的海域,地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北側。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征。太平洋上臺風和熱帶風暴活動頻繁并影響本流域,其挾帶的大量水汽遇冷空氣常造成短歷時大暴雨、臺風暴雨具有強度大、歷時短、分布廣的特點,其形成特大洪水,來勢猛、總量大、強度高,所造成的洪澇災害特別嚴重。本工程4月15日進入汛期,10月15日結束;7月15日~10月15日為本工程的臺汛期。
1.3 內河船特性
根據《內河船舶法定檢驗技術規則》(以下簡稱《河船法規》)的相關規定,內河A級航區的船舶最大波高為2.5米,對應蒲氏風級5級,內河B級航區的船舶最大波高為1.5米,對應蒲氏風級4級。可見,內河船舶無法抵御海上惡劣天氣的影響。
船舶穩性差。根據《河船法規》和《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以下簡稱《海船法規》)相關規定的對比分析,內河船舶在海上航行時,橫搖角變大,最小傾覆力臂變小,動穩性變差,穩性衡準數值變小。
儲備浮力不足。雖然經過計算,內河A級船舶和B級船舶的干舷計算值與沿海船舶相差不大,但內河船舶甲板上艙口圍板、艙室及艙棚門檻等量自干舷甲板上的最小高度和通風筒圍板的最小高度都明顯小于海船要求,遇大風浪時,甲板上浪和船艙進水的可能性加大,船舶的儲備浮力不足。
抗沉性差和結構強度差。內河船舶沒有考慮破艙穩性,大部分為通艙設計,抗沉性差,一旦船艙大量進水,會造成船舶沉沒。內河船舶結構強度低,最小強力甲板厚度小于沿海船舶規范要求,海上風浪產生的彎曲和應力容易造成船舶破損,不能滿足沿海航行的要求。
救生和無線電通訊設備配備不完善。通過對《河船法規》和《海船法規》的對比,內河船舶的救生設備和無線電通信設備配備要求與海上有較大的不同。發生險情后,不能及時有效地標示遇險位置,對落水人員缺少保護措施,救助難度大;同時,由于不能及時有效接收氣象預報、氣象警告、航行通警告及其他與航行安全有關的緊急信息,海上航行的危險性加大。
2 運砂船管理難點
根據實際的工作經驗與思考, 認為在現階段, 影響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內在和外在因素。
內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為,而外在因素則是施工設備的不安全狀態,所以在水上作業要嚴格執行安全作業要求,不能違章作業;施工船舶容易外界環境的影響,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是潮汐、臺風、風浪、寒潮等因素,小洋山項目船舶施工的最佳時期是每年的4-9月份,且北風、東北風8級(含)以上無法施工作業,需要撤離到小巖礁港池避風。運砂船普遍存在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2.1 船員整體素質偏低
一是文化水平較低。許多內河船舶船員是農民出身,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弱,很難快速熟悉沿海的航行規則和航海知識;二是法律意識淡薄。內河船員的發證程序較沿海船員的發證程序簡單,培訓質量低,遵守國家相關安全法規的意識差。三是船舶操作技能較差。內河船舶船員不熟悉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和沿海船員通常做法,運砂船經常結隊航行,隨意穿越警戒區和航道,不及時向洋山海事處交管中心匯報,與大船避讓不協調,嚴重影響水上交通秩序。
2.2 運砂船安全設施不足
運砂船消防器材配備不足,配備的滅火器有些是過期,沒有檢查記錄,消防水帶和水槍都達不到證書上規定的數量。無保暖救生衣,救生筏未按規定年檢。VHF也配備不足,有的有VHF但不能使用。
2.3 運砂船配員不足
大部分內河船舶以家為單位,無掛靠單位,一般船員年薪較高,出于考慮經濟等原因,一艘運砂船就一對夫妻加一個小工,遠遠達不到最低配員證書的要求。
2.4 航線復雜
小洋山一期項目工程地處洋山國際港口,每天有大量的集裝箱船舶、LNG運輸船舶進出碼頭,航道航行比較擁擠。受冷空氣、8級及以上大風等氣候影響,施工船舶常需要經常性往小巖礁避風,船舶到小巖礁避風的航行途中存在安全隱患,且危險性較高。每年在捕撈鰻苗季節,在薄刀嘴和大指頭島之間的海域有很多當地漁民安置的漁網,項目部新進場船舶比較多,因此船舶在進離港時航行困難加大,容易與當地漁民引起糾紛。在施工海域還有一條LNG運輸管線,有關法規規定嚴禁在LNG運輸管線附件拋錨、作業。
3 安全管理措施
根據運砂船的作業地點和安全管理特點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以提高船舶的應急反應能力。
3.1 水上作業首先應取得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書。通過對上海洋山海事處進行材料報備,2012年7月2日,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書獲得上海地方海事批準。
3.2 為進一步嚴格落實小洋山項目部水上水下施工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切實提高安全水平,堅決杜絕施工船舶違法行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上水下通航安全管理規定》,項目部作為洋山海事局轄區水上水下施工作業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項目部主要責任人與洋山港海事局簽訂了《施工項目部安全生產承諾書》。
3.3 嚴格執行內河運砂船的安全準入制度。施工船舶進入項目作業前,一要求提供船舶所有的證件原件,其安全適航證書、船舶檢驗證書、安全檢查證書和船舶簽證簿必須合格有效。二船員應當按照標準定額配備,必須持有相應合格的職務證書。三按規定配備兩臺VHF,一臺開啟海事頻道,一臺開啟項目部頻道。9位碼AIS要處于長期開啟狀態,顯示出本船的地理位置,四配備足量的工作救生衣、保暖救生衣,救生筏、救生圈,并保證始終處于良好的使用狀態。五配備與本船航行、停泊和作業區域相符的海圖、潮汐表等航海圖書資料,并及時更新,確保有效。
3.4 進場前的檢查。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組織檢查人員對船舶進行安全檢查,沒有符合要求的,先要求限時整改,整改不了的拒絕進入本工程作業。對于符合作業要求的船舶,報海事部門進行備案,再由海事部門進行核查,核查通過的才能真正進入施工作業。項目部按照業主方提供的具體坐標將漁網區明顯的標記標注在紙質海圖上,在船方提供船舶材料的時候進行預先告知。
3.5 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在每條作業船舶進場后,項目部及時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包括船舶設備配備、人員配置及到位考核、航行管理、報告制度、超載管理等方面。如航線管理,由項目部安環科人員下發并告知給各船舶操作人員(航線圖、漁網分布圖、LNG運輸管線、海底電纜管道圖、海上施救號碼),使其按照規定路線航行。此外,不定期邀請海事工作人員或專家對項目管理人員和船員進行海上運行作業的培訓和教育,使得項目管理人員和船員進一步提到自身的安全意識和海上應急處置能力。
3.6 日常安全管理。加強對船舶的安全檢查,檢查消防器材、救生設備是否有效。航行設備、通訊設備、四機一爐、導纜及錨設備是否正常。嚴查運輸船舶的超載,有些船主以利益為重,常常超載運輸,超載運輸容易造成內河船的沉船事故。針對超載問題,項目部首先與船主簽訂《防超載安全運輸承諾書》,并提出相應的處罰條款。其次從源頭抓起,料源地派專人負監督裝船,控制砂料的方量。一般在船舶靜止狀態時,露出船舶載重線為標準。對于超載運輸船舶,項目部查到第一次超載,嚴厲處罰,查到第二次超載,清退出場。從而有效遏制船舶超載的問題。
3.7 項目部專門成立調度室,負責調度船舶動態。船舶進出施工現場都要進行報告,沒有經過調度同意的船舶進入施工現場不予卸船。每天將項目部的施工船舶動態與計劃報海事部門備案。
3.8 應急救援制度。項目部制定了《水上作業安全管理方案》、《船舶應急預案》、《防臺預案》以及現場處置方案《施工船舶現場避風方案》,并落實應急拖輪和防油污處理單位。根據各種方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完善預警機制,提高運砂船抵御惡劣天氣的能力。根據海事部門報告的水域和船舶安全信息、相關單位通報的信息以及新聞媒體披露的相關信息等,通過VHF、以及手機短信等平臺,向施工船和運砂船傳遞惡劣天氣預警信息,督促其在惡劣天氣來臨之前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3.9 開展預案演練。2013年7月,項目部開展了海上應急救援大演練,組織船員一起參加,通過演練,提高施工船舶綜合救助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
通過海事、業主、項目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工程自取得吹砂作業開始,經歷12個月,完成運砂量約50萬方,運砂船均能按照項目部要求進行有序的航運,安全始終處于受控狀態,未發生運砂船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國家安監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見[Z].
[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Z].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Z].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上水下通航安全管理規定[Z].
[5]上海洋山深水港區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規定[Z].
作者簡介:吳偉偉(1980,7-),男,浙江省舟山市,現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水電站、火電站和圍墾、港口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