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李健美
摘 要:立足于平谷大桃保護現狀,把握保護趨勢特點,從區域經濟、區域社會、區域品牌和區域生態四個方面深入分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科學構建平谷大桃區域發展貢獻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相關分析、多元線性回歸等方法對區域發展貢獻進行量化評價,明確存在問題,找準未來提升空間。
關鍵詞: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區域貢獻度;平谷大桃
自1999年以來,國家質檢總局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做了大量工作,保護范圍、規模和內容不斷擴大。2005年7月起實施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申請與審批程序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持續推進,地理標志產品與歐盟互認等工作取得突破進展,培養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區域主導產業,推進示范區和體系建設,帶動了區域經濟和區域社會發展,促進了區域品牌和區域生態建設。平谷大桃是北京市第一個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第一批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推薦為中國與歐盟互認的十個產品之一,是第一個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是第一個地理標志體系建設與研究國家級示范區,對于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相關統計較為完善,可作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區域貢獻度的先行研究及測算對象。
1 平谷大桃保護進展
平谷大桃是平谷區水果種植的龍頭和支柱,2011年產值產值已突破十億大關,年產值可占到全部果品產值的80%左右,且呈現出良好的占比增加態勢。目前,平谷區果品總種植面積達36萬畝,其中桃樹種植面積22萬畝,是世界最大的桃園(2000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大桃為12.7萬畝。
1.1 保護工作扎實推進
2006年4月16日,質檢總局發布第52號公告,正式批準“平谷大桃”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批準的被保護區域為平谷區現轄行政區域內的平谷鎮、金海湖鎮、峪口鎮、馬昌營鎮、馬坊鎮、東高村鎮、夏各莊鎮、山東莊鎮、王辛莊鎮、南獨樂河鎮、鎮羅營鎮、大華山鎮、劉家店鎮、大興莊鎮、黃松峪鄉、熊耳寨鄉。2006年12月27日,平谷大桃被國家質檢總局推薦為歐盟互認產品的10個產品之一。2007年6月26日,平谷區為全國首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2008年8月5日,《國家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體系研究與示范》項目正式啟動。2012年10月26日,平谷大桃獲得了歐盟關于保護農產品原始名稱及其名稱中包含地域標志的注冊命名。
1.2 體系化建設取得進展
地理標志產品示范成果主要體現在質量保障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地方標準服務支撐體系(法律法規)、標準人才培訓體系“四大體系”的建設上。“四大體系”的建設實施,既體現地理標志產品的特點,又能保證產品質量的地域特色,同時還可有力打擊假冒偽劣行為,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通過體系化建設,農民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的最大受益者。
1.3 模式化管理逐步施行
打造和推行“基地+公司+標準化”的模式,即:以公司為主導,以平谷大桃的種植、營銷為龍頭,以標準化作為管理手段,建設示范基地,公司和基地簽訂合同、農戶和基地簽訂合同,公司制定標準化體系在基地統一實施,加強宣傳和培訓,提供技術支撐,統一產品檢驗,統一收購和銷售,實現從產前、產中到產后和銷售的控制,最大程度的保證經濟效益。
1.4 區域效益持續顯現
經過多年努力,在特色果業規模發展、科技興果戰略、標準化生產戰略、精品戰略、“精品、營銷、綜合”開發等戰略的組織實施下,平谷大桃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生態產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品牌和生態效益。
1.4.1 增加經濟效益。平谷區共有功成名就果蔬產銷合作社、綠色之鄉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永豐創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光遠巖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大桃龍頭企業,2011年,全區大桃年產值突破7億元,已成為農業的龍頭。平谷大桃與工業、旅游、文化等相關產業的緊密結合,產生的綜合經濟效益更加突出。
1.4.2 促進富民增收。2012年,全區有10萬多農民從事果品生產,有大約15萬農村人口主要收入來源于果品生產,成為農民生產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大桃種植保護和貼標銷售對平谷區農民就業、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大桃主要種植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明顯高于全區平均水平。
1.4.3 形成區域名片。國家質檢總局先后授予“全國大桃標準化生產先進區”、“首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京郊首個地方農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稱號。國家工商總局為平谷區注冊了京郊首個“平谷+圖形”證明商標。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授予“世界栽培桃樹面積最大區(縣)”稱號。平谷大桃在首都及周邊區域品牌認知度較高,已成為平谷區對外招商引資獨特的區域名片。
1.4.4 改善生態環境。目前,全區15%國土的面積是桃林,大桃面積占到全區有林地面積的25%,大桃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全區林木覆蓋率,使全區林木覆蓋率達到63.8%,極大地改善了平谷區的生態環境,為平谷區成為全國生態示范區和建設生態涵養發展區作出了貢獻。
2 區域貢獻評價指標體系
平谷大桃區域發展貢獻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為兩層次框架結構,準則層包括四個方面:即區域經濟、區域社會、區域品牌和區域生態;指標層由15個指標構成,如表1。
3 區域貢獻度模型測算
3.1 指標變量數據的標準化
記表1中指標層任意指標的一系列時間序列值為X1、X2、…、Xi 。其中,i取1,2,…,8。采用下述公式對2005-2012年平谷大桃15項統計指標數值進行標準化處理:
則數據序列x*i(i=1,2,…,8)表示指標標準化的值,指標數值取值范圍在0.4-1之間。
3.2 模型變量與區域發展的相關關系分析
地理標志產品對區域發展主要作用于經濟、社會、品牌及生態四個方面,能夠集中反映這四個方面影響的最主要的指標是地理標志產業年產值。運用對標準化后的15個指標變量以及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進行Pearson相關性檢驗。按照15個指標變量與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的相關系數大于0.9的篩選標準,得到篩選后的指標為出口率、產品(產業)關聯度、產品(產業)集中度、涉產品勞動力人均收入、涉產品直接就業人數、標準化服務覆蓋率、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達標率、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認知度、林木綠化率和公眾對區域生態的滿意度10項。
3.3 模型變量與區域發展的偏相關關系分析
在此基礎上,以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為控制變量,進行偏相關分析,可以得出:按照偏相關系數小于0.6的篩選原則,考慮顯著性水平,最終篩選出出口率、涉產品勞動力人均收入、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認知度、林木綠化率4個指標為平谷大桃區域貢獻主要影響因素。
3.4 貢獻度模型的確立
記這4個主要因素分別為H1、H2、…HK,其中K=4。記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為Y,則Y=Y(H1、H2、…H4),其中H表示其它因素。據此,運用SPSS16.0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可推出:
Y=0.236H1+0.608H2+0.133H3+0.058H4-0.2
不同年份主要影響因素Hk對區域發展的貢獻率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第一,平谷大桃自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以來,對區域發展的貢獻主要通過出口率、涉產品勞動力人均收入、地理標志產品品牌認知度、林木綠化率4個指標來體現。其中,涉產品勞動力人均收入是影響最為突出的指標,2012年貢獻度首次超過0.5,平谷大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對林木綠化率影響較小。
第二,從累計數分析,這四個因素對平谷大桃區域發展的貢獻程度基本上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2012年,對地理標志產品年產值的解釋和貢獻程度達到86.3%,表示此模型能夠很好的對平谷大桃對區域發展的貢獻度進行擬合。
參考文獻
[1]程東來,孫志國,王樹婷.江西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09(10):166-169.
[2]戴英昊.黑龍江墾區地理標志產品的發展與保護[J].黑龍江糧食,2011(06):34-36.
[3]高映紅.論地理標志產品的創新[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40-43.
[4]何曉群.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孔瓔紅,孔祥軍,蘇悅娟.提高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經濟效益的對策和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08(01):161-163.
[6]李小勝,陳珍珍.如何正確應用SPSS軟件做主成分分析[J].統計研究,2010(08):105-108.
[7]劉成武,孫志國,程東來.麥冬道地藥材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現狀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0(01):57-59.
[8]劉俊華,王巖峰.地理標志產品經濟增值潛力的產業價值鏈分析[J].標準科學,2009(01):84-88.
[9]孫志國,焦婧雅,張文歌.漲渡湖黃顙魚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現狀與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1(03):115-119.
[10]汪德榮,曾瑞平,嚴志強.基于鉆石模型的廣西地理標志產品競爭力研究--以田陽香芒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68-72.
作者簡介:劉敏(1986-),女,山東濰坊人,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在讀博士生,主要從事區域規劃和城市經濟問題研究。
李健美(1965-),女,北京市人,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民經濟管理系副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