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湖北春耕化肥市場掃描
湖北地處南北過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四季分明,適宜種植的作物品種繁多,歷來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商品基地;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湖北耕地面積4803萬畝,其中水田占60%,養殖水面1100萬畝,主要農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淡水水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糧、棉、油、豬、禽、蛋、菜、果、茶、中藥材、食用菌、魔芋等,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根據《2013年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湖北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7%。糧食種植面積425.8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7.83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41.56萬公頃,同比減少5.73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51.7萬公頃,同比增加1.5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2501.3萬噸,比上年增產59.49萬噸,增長2.4%;棉花總產量45.97萬噸,比上年減產8.56萬噸,下降15.7%;油料產量333.17萬噸,比上年增產13.51萬噸,增長4.2%,油菜籽產量保持全國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8867元,增長12.9%。

2013年湖北省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萬噸
湖北省現有各類化肥企業262家,化肥產能1200多萬噸(折純),占全國的1/4;其中,尿素產能340多萬噸(實物),磷銨產能1260多萬噸(實物),復合肥產能2350萬噸(實物),而湖北省每年農業生產用肥約為660萬噸。巨大的產能與市場需求落差,導致湖北省化肥企業出現兩級分化。據湖北省經信委重化產業處調研員鄧忠明介紹說,部分工藝先進的大型企業向外省、外國尋求市場,如湖北新洋豐肥業根據“基礎肥料生產基地靠近資源地,二次加工肥料生產基地靠近市場終端”的原則,歷經8年奮戰,在全國5個省區建立了7個生產基地,完成了全國戰略布點工作,在河南省的化肥銷量高達40萬噸以上。而中小型企業就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導致行業開工率不足30%,處境十分艱難。據悉,今年僅荊州市就有10多家中小型化肥企業歇業。巨大的投資閑置,造成了資金、資源、環境的極大浪費。
據了解,近幾年湖北省化肥產能擴張十分迅猛,特別是復合肥行業,由于門檻低、投資小,加之2012年7月前,化肥企業投資審批權限在縣市,為了本區域GDP的增長,當地政府大多會選擇給企業開綠燈。此外,大企業為了搶占市場高地,也在不斷擴大產能。有數據顯示,僅2009年,湖北省興發集團、東圣集團、祥云集團、三寧化工幾家企業新上磷銨項目總產能達200萬噸以上。湖北也是全國的尿素生產大省之一,生產企業總年產能達403萬噸,其中無效產能105萬噸(退出市場66萬噸,長期停車39萬噸),有效產能298萬噸,有效產能基本保持高負荷運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湖北省化肥產量為1186.7萬噸,同比增長9.96%,化肥產量在全國排名第一,也是唯一的一個化肥產量超千萬噸的省份。
今年化肥市場走勢低迷,對湖北這個全國第一的化肥生產大省來說也是個嚴峻挑戰。面對化肥行業面臨的困境,4月11日,湖北省農資協會2014年第一屆高峰論壇在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旨在探討農資市場新形勢,尋求農資企業發展新途徑,湖北省財政廳、物價局、工商局、質監局等職能部門負責人及19家生產、流通企業參加了會議。
會議認為,今年到明年,全國將有1000多萬噸尿素產能投產,尿素總產能將達到8000萬-9000萬噸/年,而全國尿素需求量僅4400萬噸/年,市場供求矛盾突出。當前農資市場消費仍然呈剛性,沒有大幅度萎縮。不過,由于今年全國雨量不均、季節播種時間推遲以及當前農村人口缺失加速農作物種植結構變化等原因,化肥施用總量有所減少。
與會代表分析,全球經濟低迷,大宗商品持續走低,生產原材料價格下跌,形成了“追漲殺跌”局面,流通企業、經銷商及生產企業對全行業信心不足,加劇了行業低價競爭。湖北作為硫基復合肥生產優勢最大的基地,今年春耕期間卻走量不走價,產品銷售價格偏低。此外,近年來高氮肥、緩控釋肥、硝基肥等高新技術肥料的推廣應用,在改變農民用肥習慣的同時,也減少了普通肥料的施用總量,推動行業產品不斷升級和技術標準提高。行業即將面臨新一輪淘汰和洗牌,多元優勢企業將逐步擠壓傳統單一型生產企業,化肥企業必須積極應對,謀求新突破,迎來新發展。
湖北化肥需求方面,從湖北省農業廳獲悉,今年湖北省力爭全年糧食生產面積達到6430萬畝,比上年增加160萬畝,力爭用18億斤的增產措施實現12億斤的增產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根據農民的種植意向調查,農戶擴糧減棉意向明顯,預計全省春播糧食面積3632畝,同比增加66萬畝,增幅1.85%。其中早稻增加35萬畝,玉米增加20萬畝。
據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徐能海介紹,今年湖北省糧食最低收購價分別較上年提高了3分錢,省財政還提早下撥了今年良種補貼資金,同時繼續安排6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集中育秧,通過集中育秧降低農民育秧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種植雙季稻的積極性。因為擴大雙季稻是增產糧食很實在的措施,預計今年湖北省雙季稻面積可再擴大50萬畝。
從湖北農資集團了解到,今年湖北省春耕化肥整體供大于需,社會庫存高于往年,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下降。湖北是重要的糧棉油產區,年使用化肥實物量700萬-800萬噸。全省春耕用肥500萬噸左右,約占全年用肥量的70%,其中尿素約150萬噸,鉀肥約30萬噸,復合肥約200萬噸,其余為低含量地產小化肥碳銨、磷肥、氯化銨等。
由于受到產能過大、需求疲軟、國際化肥價格下跌、煤炭等原材料價格走低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湖北省化肥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目前該省尿素出廠價在1530元/噸左右,為近年最低。國產45%復合肥(含氯)出廠價為1850元/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00元/噸。
湖北省現有化肥社會庫存350萬噸左右,其中供銷社系統庫存占總量的75%-80%,加上3月至5月省內化肥可生產150萬噸以上,可滿足全省春耕生產用肥需要。
在傳統化肥需求疲軟之時,新型肥料市場卻異軍突起,迎來新曙光。從湖北省農資集團獲悉,新型肥料市場持續擴大,特別是旱作農業和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導致對長效肥、水溶肥需求激增。
此前農業部出臺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導意見》明確指出,2015年,全國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總面積達到8000萬畝以上,新增推廣面積5000萬畝以上,實現節水50%以上,節肥30%,糧食作物增產20%,經濟作物節本增收600元以上。此《意見》對新型肥料的發展如同打了一針“興奮劑”。
從農資市場了解到,新型肥料價格與一般肥料相比,每噸貴3000-4000元。雖然價格昂貴,但隨著部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新型肥料還是非常走俏。目前市面上走俏的新型肥有緩控肥、硝基肥、生物有機肥、水溶肥、套餐肥、葉面肥等。
湖北省農資集團有關專家介紹,新型肥料目前應用主要集中在收益相對較高的經濟作物上。應用新型肥料的農民,主要是一些種地大戶。如今,“大戶們”更加注重農產品的質量和經濟效益,對肥料不僅要求能增產,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省工等,從而促發新型肥料的快速發展。
2012年,中國肥料總銷售額約8500億元,新型肥料所占比重僅為7%。目前,我國新型肥料企業已超2000家,占全部肥料生產企業總數的25%左右。尤其最近2年,從農藥跨界進入化肥行業的企業很多,他們大多瞄準了新型肥料這片“藍?!?。專家預測,到2015年新型肥料銷售額有望超過900億元。
近兩年,國家鼓勵和支持新型肥料的發展?!秶抑虚L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把新型肥料列為農業領域優先發展的方向。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高效緩釋肥料使用補助試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支持高效肥使用。在這種大背景下,湖北的新型肥料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