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723臺 李金彤
對于無線局發射臺站而言,安全播出是生命線,優質零秒播出一直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為此我臺先后進行多種技術改造,研發創新,力保播音成績實現“不間斷,高質量,講效益,重安全”。其中,模擬式無載波報警系統是一項實用性強,可靠性高,快速準確的報警系統,一直沿用至今。
無載波報警系統的取樣信號來自平衡/不平衡轉換器的輸出饋管,也就是說和調幅度測試儀接受同一個輸入信號。在發射機運行過程中,只要載波信號低于某一值,該系統就會發出警告聲提醒值班者檢查處理,采取應急措施。經過多年的維護經驗,載波信號消失的故障有:射頻放大電路斷激勵,自動增益控制器擊穿,高前管碰極,各種原因引起的調制器封鎖,末前陰流過荷,掉高壓,電子管推動力不足,高末管碰極等等,可以說,發射機絕大部分故障都可以被該系統檢測到,因此他在我臺機房的廣播發射播音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監視角色。但是其電路冗雜,需要大量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分立元件,數字元器件只是簡單的與或非器件,硬件調試維護困難。電路圖如下1所示。而基于單片機的數字式無載波報警,可以省去繁多的電阻電容二極管,以及中等集成芯片,只需數字采樣電路,串口通訊等電路即可。

圖1 模擬式無載波報警電路圖
本方案使用51型單片機ST89C52RC。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單片機,后來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8031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廣泛應用于工業測控系統之中。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機型推出,今后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占有大量市場。其功能如下:8位CPU·4kbytes程序存儲器(ROM)(52為8K);128bytes的數據存儲器(RAM)(52有256bytes的RAM);32條I/O口線·111條指令,大部分為單字節指令;21個專用寄存器;2個可編程定時/計數器·5個中斷源,2個優先級(52有6個);一個全雙工串行通信口;外部數據存儲器尋址空間為64kB;外部程序存儲器尋址空間為64kB;邏輯操作位尋址功能·雙列直插40PinDIP封裝;單一+5V電源供電;CPU:由運算和控制邏輯組成,同時還包括中斷系統和部分外部特殊功能寄存器;RAM:用以存放可以讀寫的數據,如運算的中間結果、最終結果以及欲顯示的數據;ROM: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數據和表格;I/O口:四個8位并行I/O口,既可用作輸入,也可用作輸出;T/C:兩個定時/記數器,既可以工作在定時模式,也可以工作在記數模式;五個中斷源的中斷控制系統;一個全雙工UART(通用異步接收發送器)的串行I/O口,用于實現單片機之間或單片機與微機之間的串行通信;片內振蕩器和時鐘產生電路,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需要外接。最高振蕩頻率為12M。
這里要詳細介紹2個概念:第一,總線:我們知道,一個電路總是由元器件通過電線連接而成的,在模擬電路中,連線并不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各器件間一般是串行關系,各器件之間的連線并不很多,但計算機電路卻不一樣,它是以微處理器為核心,各器件都要與微處理器相連,各器件之間的工作必須相互協調,所以就需要的連線就很多了,如果仍如同模擬電路一樣,在各微處理器和各器件間單獨連線,則線的數量將多得驚人,所以在微處理機中引入了總線的概念,各個器件共同享用連線,所有器件的8根數據線全部接到8根公用的線上,即相當于各個器件并聯起來,但僅這樣還不行,如果有兩個器件同時送出數據,一個為0,一個為1,那么,接收方接收到的究竟是什么呢?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所以要通過控制線進行控制,使器件分時工作,任何時候只能有一個器件發送數據(能有多個器件同時接收)。器件的數據線也就被稱為數據總線,器件所有的控制線被稱為控制總線。在單片機內部或者外部存儲器及其它器件中有存儲單元,這些存儲單元要被分配地址,才能使用,分配地址當然也是以電信號的形式給出的,由于存儲單元比較多,所以,用于地址分配的線也較多,這些線被稱為地址總線。
第二數據、地址、指令:之所以將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為這三者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數字,或者說都是一串‘0’和‘1’組成的序列。換言之,地址、指令也都是數據。指令:由單片機芯片的設計者規定的一種數字,它與我們常用的指令助記符有著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不能由單片機的開發者更改。地址:是尋找單片機內部、外部的存儲單元、輸入輸出口的依據,內部單元的地址值已由芯片設計者規定好,不可更改,外部的單元能由單片機開發者自行決定,但有一些地址單元是一定要有的(詳見程序的執行過程)。數據:這是由微處理機處理的對象,在各種不一樣的應用電路中各不相同。
數字式無載波報警系統,需要數字取樣電路,省去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等分立元件,只需要幾個集成芯片就可以實現功能。具體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硬件電路
在圖2-1中,74LS245是三態緩沖驅動器,接受左邊來的載波取樣信號,將其變成標準的TTL信號輸出,送給單片機。其中DIR是方向選擇端,即控制信號從A流向B,還是從B流向A;EN為使能端,置低電平時芯片工作;AB為信號端。本系統中,DIR為高電平,信號從A流向B,而不能從B流向A,這樣能夠防止瞬間高電壓通過緩沖器進入采樣傳感器,保護傳感器。載波信號經過74LS245處理后,送到單片機的IO口,我們選擇P1口接受載波信號。單片機對信號進行處理,識別哪部機器出問題。P2口連接指示燈,將故障機器對應的燈點亮。P32口外接揚聲器電路,首先接繼電器,使得控制信號與驅動信號有效隔離。當單片機檢測到無載波報警時,P32口輸出低電平,繼電器線包吸合,揚聲器被供電發出報警。電容X1和X2以及晶振Y1組成晶振電路,為單片機提供12MHz的基準頻率。開關S1和電阻R2以及電解電容C9組成單片機的復位電路,當程序鎖死或單片機死機的時候,按下開關S1,系統可以重啟。
最后,還要設計一個指示燈電路,即電路圖中發光二極管D7和電阻R7。以此觀察軟件調試時程序的入去運行情況,當調試結束開始正式使用后,這個指示燈繼續顯示程序的運算狀態,當它的顯示狀態不正常,值班員可以手動將單片機復位,以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下面給出本系統的軟件部分內容,包括流程圖和具體代碼。

圖3-1 軟件流程圖
下文對軟件代碼進行編寫,主要有幾個部分:宏定義,載波信號讀取,數據處理,指示燈和揚聲器控制。我們機房有6部發射機,即需要采集6路數字信號,而單片機的IO口是8位,所以還涉及到位提取和位運算。



實踐證明,此次數字化改造完全達到所需目的,減少了復雜的分立式元器件數量,簡化電路減輕調試工作量。方便維護查找問題,而且在該系統中,單片機多個引腳和資源處于保留狀態,如串口通信,P0口,中斷資源,計時器定時器等等,為以后擴展功能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