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翟穎超▲ 劉穎
1.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康復科,北京100142;2.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兒科,北京100142
北京市軍隊醫院護士職業認同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
楊潔1翟穎超1▲劉穎2
1.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康復科,北京100142;2.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兒科,北京100142
目的了解駐京部隊醫院護士職業認同感現狀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采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中文版,對北京市4所部隊三級甲等醫院共560名護士進行調查。結果護士職業認同7個維度平均得分為4.43~6.49分,其中,組織影響感得分最低,把握感得分最高;不同年齡、工作年限、身份屬性、住房、是否帶教的護士,其職業認同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學歷及不同排班情況的護士,其職業認同感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北京市軍隊醫院護士的職業認同感處于中等水平,提高護士收入,提高高學歷護士的待遇有助于護士職業認同感的提高。
護士;職業認同;軍隊醫院
護理人員是護理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護士職業認同感是指護士承認護士職業的意義、價值,肯定自己的專業能力,并將個人的職業理想與公眾對該職業的期望統一起來[1-2]。護士職業認同感可以影響護士對工作的努力程度和積極性、對工作的滿意度等職業態度,從而影響護理質量[3-4]。當前由于軍隊護理隊伍多元化(由招聘護士、文職護士、軍人護士組成)及管理的特殊性,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因此,本研究旨在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部隊醫院護士對于職業的認同感及其相關因素,從而為軍隊醫院護士管理者提升護士的職業認同水平,穩定護理隊伍提供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14年3月對北京市4所三甲醫院的護士采取方便抽樣方法進行調查。調查科室包括內科、外科、急診科、婦產科、兒科、ICU、其他科室,調查當日在崗的護士按自愿原則參與調查。所有問卷均采用無記名方式作答,問卷當日發放當日收回,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74份,有效問卷560份,有效回收率為93.33%。
1.2 方法
1.2.1 一般情況調查包括科室、年齡、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職稱、身份屬性(招聘護士、文職護士、軍人護士)、住房情況(自有住房、租房、宿舍)、倒班情況(只是上白班、三班輪換)、是否為帶教老師等。
1.2.2 職業認同量表采用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護理系研制的護士職業認同量表進行調查。量表共7個維度21個條目,包括對工作角色的理解、把握,即把握感(3個條目);對工作角色的認同,即一致感(4個條目);工作目的、價值符合自己的理想標準,即有意義感(3個條目);能否運用自己的技能完成工作,即自我效力感(3個條目);在完成工作時能都自己做決定,即自我決定感(3個條目);對組織或組織發生的事情自己能否產生影響,即組織影響感(2個條目);對患者的狀況能否產生影響,即患者影響感(3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由“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別給予7~1分,滿分210分。維度得分為所含條目得分的均值。得分越高,表示職業認同水平越高。根據得分情況分為低水平(<3.5分)、中等水平(3.5~5.0分)和高水平(>5.0分),有研究表明[5],該量表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560份有效問卷中,護士年齡為21~47歲,平均(29.00±4.32)歲,護士一般情況構成見表1。
2.2 護士的職業認同感現狀
本次調查中,北京部隊醫院護士職業認同感得分為(4.94±0.89)分,處于中等水平,在7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把握感,而得分最低的是組織影響感,見表2。
表2 護士職業認同量表各維度得分(分,x±s,n=560)
2.3 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
2.3.1 不同年齡對護士職業認同感的影響除有意義感、自己決定感和組織影響感外,不同年齡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4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2 工作年限對護士職業認同的影響除有意義感、自己決定感、組織影響感、患者影響感外,不同工作年限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3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3.3 學歷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不同學歷護士在職業認同的7個維度上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3.4 職稱對職業認同的影響除有意義感、自己決定感、組織影響感和患者影響感外,不同職稱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3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2.3.5 身份屬性對職業認同的影響除一致感、有意義感和自己決定感外,不同職稱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4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2.3.6 排班對職業認同的影響不同排班情況的護士在其職業認同的7個維度上得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8。
2.3.7 住房情況對職業認同的影響除一致感、有意義感、自己決定感、組織影響感和患者影響感外,不同職稱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2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9。
2.3.8 護士是否為帶教對職業認同的影響除一致感、有意義感、自己決定感、組織影響感和患者影響感外,不同職稱護士在職業認同的其他2個維度上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0。
表3 不同年齡護士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4 不同工作年限護士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5 不同學歷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6 不同職稱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7 不同身份屬性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8 不同排班的護士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9 不同住房情況的護士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表10 護士是否為帶教其職業認同各維度得分比較(分,x±s)
3.1 軍隊醫院護士職業認同感整體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表明,護士職業認同感處于中等水平,與趙紅等[5]研究相似,說明我國護士目前對職業的性質、內容、社會價值和個人意義是熟悉和認可的。從表2中可以看出,7個維度的得分排序為把握感、自我效力感、一致感、有意義感、患者影響感、自我決定感、組織影響感,其中,把握感維度得分最高,組織影響感維度得分最低。把握感是指護士了解自己工作的內容要求與角色,自我效力感是指護士對完成自己工作的要求具備必要的能力、技術與信心。隨著我國護理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護士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業務能力有信心,對護理工作的內容、護士的角色有較好的理解,因此,自我效力感和把握感得分較高[6]。一致感是指自身對護理工作的認可,這個維度的得分明顯高于趙紅等[5]的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護理人員構成結構的變化顯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選擇職業多是按照興趣,而不是就業前景,隨著護士社會地位及報酬的提高,多數90后年輕人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選擇護理行業,所以在一致感維度評分高于趙紅等[5]的研究結果。有意義感維度得分與患者影響感維度得分居中,說明護士認可自己的工作,但是自我決定感維度與組織決定感維度得分與趙紅等[5]得分一致,說明在護理管理隊伍之中,管理的方式存在方式方法的問題,比如一言堂,年輕護士的新想法不能得到認可,護理工作在整個醫療體系中得不到認可,只是輔助作用。
3.2 工作年限、職稱、年齡對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較大
本研究發現,工作年限越長、職稱越高、年齡越大職業認同感得分越高,與趙紅等[5]研究結果相同,護士的職業晉升與年齡、工齡、臨床經驗密切相關。身份屬性不同其職業認同感不同,原因可能是部隊醫院招聘護士始終沒有歸屬感,始終懷有臨時工的心態,對職業前景不明,不能充分發揮其工作積極性。
3.3 學歷的高低對護士職業認同感沒有影響
本研究表明,不同學歷的護士,其職業認同感各項得分不存在統計學差異,與王曉輝等[7]研究結果相同。原因可能是學歷不同的護士,對職業的預期回報不同,護理本科生與醫學生相比,同樣接受4~5年高等教育,但進入臨床環境后,兩者的社會地位和工作性質卻大不相同,使其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自卑感;加上用人單位缺乏合理的用人機制,本科生、專科與中專護生等同時用,使其感到自我價值難以實現[8],學歷高并不意味著工資與晉升機會越高。
3.4 工作模式與職業認同感關系不大
三班輪轉的工作模式和只上白班的工作模式只是工作的不同模式,與職業認同感關系不大。從表8可以看出,不同的排班對護士職業認同感沒有影響。三班輪轉的工作模式是各醫院常規采取的排班方式,已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護士適應了三班輪換的工作模式。原因可能是只上白班的護士勞動強度大,工作繁瑣,上夜班的護士勞動強度雖然不大,但也是承受著巨大的精神煎熬。無論是三班輪轉還是只上白班,在心理和工作上都能找到平衡點,因此其職業認同感沒有統計學差異。
3.5 自有住房的護士職業認同感高
從表9中可以看出,住房的性質也影響護士職業認同感,自有住房者明顯高于租房與宿舍者。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在大城市中,自有住房是生活的根本保障,當工作不能滿足生活的基本要求時,職業認同感自然受到影響。因此在大城市,城市的歸屬感也影響職業認同感。
3.6 是否具有帶教資格是護士對其職業認可與否的指標之一
從表10可以看出,是否為帶教老師也是影響其職業認同感的因素。從個人職業規劃發展來說,當護士經歷了實心期及工作初期,每個人都希望在職業道路上有所發展,是否為帶教老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護士職業操守及職業水平的高低。有報道顯示[9],臨床上年資長的護士一般擔任帶教任務,其對自身職業的認知不僅會影響個體的工作積極性,還會影響新入科護士的職業認同感,不同的模范作用對新護士起到不同的影響效果。
3.7 對策
部隊醫院肩負著“衛兵服務”的特殊任務,經常要執行各種公差勤務,對軍隊護士的服務質量要求更加嚴格[10]?,F今軍隊醫院人員結構發生變化,分為軍人護士、非現役文職護士、合同護士,三種不同的人員結構,其工作內容相同,但職業前景和工資待遇均不同,管理者應根據自身特點、不同身份屬性的護士,給予不同的職業規劃,滿足不同護士的工作需要和對職業前景的需求,這樣才能發揮不同身份屬性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在臨床工作中要發揮老同志的優秀模范作用,為低年資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加強醫院的宿舍管理工作,為離單位遠的同志提供宿舍,或者提供租房補貼。改善醫院護理管理體系,使更多文化層次高、創新能力強的護理人才加入管理隊伍,改進護理管理模式,加強醫院的人才梯隊化建設,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身份屬性的護士的價值需求。建立科學、規范化管理,規范職業行為及職業范疇,確保護理人力資源,努力減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1]Ohlen J,Segesten K.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the nurse:Concep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8,28(4):720-727.
[2]Fagermoen MS.Professional identity:Value sembedded in meaningful nursing practic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7,25(3):434-441.
[3]Tonges MC,Rothstein H,Carter HK.Sources of satisfaction in hospital nursing practice.a guide to effective job design[J].J Nurs Adm,1008,28(5):47-61.
[4]Laschinger HK,Finegan J,Shamian J,et al.Impact of structural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on job strain in nursing work setting:expanding Kanter's model[J].J nurs Adm,2001,31(5);260-272.
[5]趙紅,路迢迢,張彩云,等.護士職業認同聊表中文版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1):49-51.
[6]趙紅,張彩云,路迢迢,等.6所三級甲等醫院護士職業認同狀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1,4(18):27-30.
[7]王曉輝,李玉紅,林蘭芬.濰坊市179名護士職業認同狀況調查[J].護理研究,2007,21(7):1728-1730.
[8]宗慧霞,姜蓉夢,沈玲.護士職業認同感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2011,11(6):60-63.
[9]唐靜,李秀云,趙海寧,等.軍隊醫院護士個性特征對職業認同感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1):66-68. [10]樊敏,周英霞,孫玉梅.軍隊醫院老年病房護士職業認同感及其相關因素的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28):9-1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areer identity of nurses in military hospitals in Beijing
YANG Jie1ZHAI Yingchao1▲LIU Ying2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Air Force Gen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142,China;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14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nurses in military hospitals in Beijing and its related factors.Methods Professional identity scale was used to survey 560 nurses from 4 military three-level hospitals in Beijing.Results The score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ranged from 4.43 to 6.49.Among the seven factors,the organizational effect scored the lowest and the professional assurance scored the highest.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scores between nurses with different groups of ages,working years,identity attribute,housing and whether teaching(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scores between nurse with different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scheduling (P>0.05).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nurses in military hospitals in Beijing is in moderate level.The increase of income and better treatment for higher educated nurse can promote the recogni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Nurses;Career identity;Military hospital
R192.6
A
1673-7210(2014)09(a)-0102-05
2014-05-15本文編輯:程銘)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