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守渙,楊靖亞,汪之和,宋書杰,孫立春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上海201306)
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急性毒性研究
趙守渙,楊靖亞*,汪之和,宋書杰,孫立春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上海201306)
目的:通過急性毒性實驗,初步了解南極磷蝦蒸煮的整蝦和蝦粉的安全性。方法:24h內喂食由南極磷蝦和蝦粉制成的受試物樣品,對照組喂食SPF鼠糧。連續觀察7d以及相關記錄。結果:煮蝦和蝦粉制作的樣品水分含量分別為14.14%和15.47%,灰分含量分別為12.54%和10.93%,樣品脂肪含量為15.95%和2.56%,干重氟含量分別為1399.84mg/kg和186.77mg/kg;7d觀察,小鼠無死亡均屬正常情況,實驗組小鼠體重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鼠糧、煮蝦和蝦粉的小鼠原樣最大給樣量分別是290.89、599.04、62.71g/kg,折算成70kg成人劑量分別為32.73、64.22、7.18g/kg;煮蝦組的肝臟系數與對照組有極顯著差異(p<0.01),其他均無顯著差異。結論:小鼠對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耐受量分別大于599.04g/kg和62.71g/kg,而南極磷蝦煮蝦可能對肝臟有損傷,其安全性需亞慢性實驗進一步研究。
南極磷蝦,急性毒性實驗,最大給樣量,最大耐受量
南極磷蝦(Euphausiasuperba),又名南極大磷蝦或者大磷蝦,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磷蝦目[1]。南極磷蝦以浮游植物為食物,一般體長可達6cm,質量約2g,可存活6年。南極磷蝦資源蘊藏量約8億噸,是人們可以利用的蘊藏量最為豐富的物種之一[2]。另外南極磷蝦的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還富含各種必需氨基酸、亞油酸、亞麻酸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一些礦物質元素[3]。但是,南極磷蝦具有富集氟的特性。有資料顯示,南極磷蝦整蝦的總氟含量為2400mg/kg,頭胸部總氟含量為4260mg/kg,甲殼總氟含量為3300mg/kg,肌肉總氟含量為570mg/kg[4],對機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南極磷蝦未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利用。本文進行了南極磷蝦受試物的急性毒性實驗,觀察短期毒性,做出受試物的毒理學安全性評價,為進一步研究南極磷蝦的安全性和大規模開發提供參考。
1.1 材料與儀器
南極磷蝦 2012年捕于南極海域48.2區,在-20℃冷凍保藏;南極磷蝦蝦粉 購于山東科芮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雄雌各半,由上海復旦大學提供;SPF級鼠糧 購于江蘇省協同醫藥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硫酸、鹽酸、乙醚等試劑 均為分析純。
JA1003B光電分析天平 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HG-9140A烘箱 上?;厶﹥x器制造有限公司;KGL-1200-5馬弗爐 上海司陽精密設備有限公司;I10實驗室超細勻漿機 上海依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PHS.3C精密pH計、氟離子選擇電極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TD5002A電子天平 濰坊三水檢驗設備有限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凝固劑瓊脂粉溶液的配制 稱取100g瓊脂粉置于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0mL的去離子水并95℃下加熱30min,不停的攪拌加速溶解,60℃水浴保存,用于下一步樣品的成型。
1.2.2 南極磷蝦煮蝦受試物樣品制備 稱取一定質量的南極磷蝦,常溫(用流動自來水)解凍2h,勻漿機145W功率下加工10min,加入占總質量1%的上述瓊脂粉溶液燒杯內攪拌,電磁爐沸水煮制0.5h后放置于一次性培養皿塑料模型中,40℃烘箱中干燥,樣品凝固成型時取出稱重,0℃冷藏,待喂小鼠。
1.2.3 南極磷蝦蝦粉受試物樣品制備 稱取一定質量的蝦粉,常溫(用流動自來水)解凍2h,加入1%質量的上述瓊脂粉溶液燒杯內攪拌,電磁爐沸水煮制0.5h后放置于40℃烘箱干燥,樣品凝固成型時取出稱重,0℃冷藏,待喂小鼠。
1.2.4 檢測方法
1.2.4.1 水分含量 采用國標(GB/T5009.3-2010)直接干燥法測定。
1.2.4.2 脂肪含量 采用國標(GB/T5009.6-2003)索氏抽提法測定。
1.2.4.3 灰分含量 采用國標(GB/T5009.4-2003)馬福爐550℃灼燒法測定。
1.2.4.4 氟含量 采用國標(GB/T5009.18-2003)氟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
1.2.5 急性毒性實驗 參照經典的急性毒性實驗方法,進行南極磷蝦煮蝦受試物和蝦粉受試物的急性毒性實驗[5-8],24h內多次喂食小鼠受試物加工成的樣品,記錄小鼠的一般情況,并做相關計算,做出毒理學安全性評價。
在進行正式實驗之前,首先進行預實驗以便為正式實驗提供依據。預實驗中,選取昆明種小鼠12只,體重18~25g,隨機分為3組(煮蝦組、蝦粉組、對照組),每組4只,雄雌各半,在禁食不禁水12h后,喂食制成按1.2.2和1.2.3中方法制作成的受試物樣品,對照組喂食SPF鼠糧,24h內小鼠自由攝食,觀察小鼠的體重、活動、飲食、毛發、大小便以及死亡情況。如死亡率≥30%,則測定半數致死量(LD50);如不足以引起死亡,則采用最大耐受量法,即先求出最大給樣量,以推測最大耐受量范圍。
1.2.5.1 小鼠一般反應情況的確定 昆明種小鼠60只,隨機分成三組:煮蝦組、蝦粉組、對照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24h內喂食由樣品制成的飼料,連續觀察7d,詳細記錄小鼠的活動、飲食、毛發、大小便以及死亡情況。
1.2.5.2 小鼠體重變化 小鼠實驗前,TD5002A電子天平稱量小鼠體重,精確到0.01g,實驗后,連續觀察7d,詳細記錄小鼠的體重。
1.2.5.3 最大給樣量的確定 根據24h內小鼠攝食的總樣品量,以及樣品制作前后的質量比,計算出最大給樣量。最大給樣量計算公式如下所示,當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均為100.00g時,制作出的煮蝦和蝦粉樣品成品的質量分別為19.57g和109.89g,代入下列公式計算最大給樣量。
煮蝦/蝦粉最大給樣量(g/kg)=[24h內小鼠進食的煮蝦/蝦粉樣品總量(g/kg)×小鼠體重(g)×a]/[小鼠體重(g)×b]
其中,a為原樣南極磷蝦煮蝦或蝦粉質量(g),b為制作成煮蝦和蝦粉飼料樣品成品的質量(g)。
1.2.5.4 成人轉化劑量 小鼠對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進食量,按照系數折算法折算成70kg成人的劑量,小鼠的原樣劑量(g/kg)=X(g/kg)×70(kg)×0.0026/ Y(g),則X(g/kg)=小鼠的原樣劑量(g/kg)×Y(g)/182,其中X(g/kg)為70kg成人的劑量,Y(g)為小鼠體重;70kg成人劑量中含量(mg)=[70kg成人劑量(g/kg)× 70kg×原樣中氟含量(mg/kg)]/1000。
1.2.5.5 小鼠臟器觀察和臟器系數計算 7d后解剖,對小鼠器官進行大體檢查,并將重要器官和組織用冰生理鹽水清洗干凈,濾紙吸去多余水分,稱重并進行固定保存。計算小鼠的臟器系數,臟器系數(%)=臟器重量(g)/小鼠體重(g)×100。
1.3 實驗數據統計方法
所有的數據用x±標準差表示,數據采用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統計軟件用SPSS 17.0,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示差別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樣品的成分含量結果
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樣品的成分含量如表1所示。

表1 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樣品的成分含量Table 1 The component content of the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
2.2 急性毒性實驗結果
預實驗結果顯示所有受試小鼠毛色發亮,飲食、活動和大小便正常,鼻眼口耳無異常分泌物,而且無死亡情況,故無法測定半數致死量(LD50)。
2.2.1 7d觀察小鼠一般反應情況結果 7d內記錄小鼠的一般情況如表2所示。
由表2結果可以看出,小鼠按最大給樣量法給予小鼠最大限度的樣品之后,連續觀察7d內,所有受試小鼠毛色發亮,飲食、活動和大小便正常,鼻眼口耳無異常分泌物,未出現不良情況和死亡情況,未出現急性毒性反應。

表2 南極磷蝦樣品最大給樣量實驗對小鼠一般反應情況影響Table2 General reaction of mice under the maximum does of the Antarctic krill samples
2.2.2 體重變化 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樣品的最大給樣量喂食小鼠,7d內小鼠的體重變化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南極磷蝦樣品最大給樣量實驗對小鼠體重改變的影響Table 3 The change of mice body weight under the maximum does of the Antarctic krill samples
由表3可以看出,所有受試小鼠的體重在7d后均增加,但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2.2.3 最大給樣量的確定 計算出小鼠的喂食飼料樣品的最大進食量,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南極磷蝦樣品最大給樣量Table 4 The maximum dose of the Antarctic krill samples
由表4可以看出,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給樣量分別為599.04、62.71g/kg,則小鼠對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耐受量分別大于599.04、62.71g/kg。2.2.4 成人轉化劑量 按照1.2.5.4的方法得出的成人轉化劑量,如表5所示。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制定了人體每日氟攝入量標準。美國和德國提出的推薦標準是成人每日攝入量為1.5~4.0mg;日本標準為2.1~2.3mg;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人均每天適宜的氟攝入量為2.5~ 4.0mg;我國衛生部1986年頒布的“初級衛生保健計劃”規定每人每日總氟攝入量不能超過4mg。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折算成70kg成人劑量分別是64.22、7.18g/kg,70kg成人劑量中的氟含量分別是1299.49、87.40mg,分別是我國規定每人每日總氟最大攝入量4mg的324.87倍和21.85倍。擬定成人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的攝入量均為100g,折算的70kg成人劑量分別是擬定攝入量的45倍和5倍。

表5 成人轉化劑量Table 5 The converted adult dose
2.2.5 小鼠臟器觀察和臟器系數計算 對各組小鼠進行大體解剖,觀察肝、脾、腎、胃、小腸等主要臟器,均未見組織有異常改變。臟器系數如表6所示。
臟器系數[9]是不同年齡期臟器質量與體重質量的比值。表6顯示,實驗組小鼠的腎臟、脾臟、小腸、胃和心臟系數與對照組均沒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實驗組小鼠的腎臟、脾臟、小腸、胃和心臟未發生異常變化;南極磷蝦蝦粉組的肝臟系數與對照組也沒有顯著性差異,表明蝦粉組的肝臟未發生異常變化,但是南極磷蝦煮蝦組的肝臟系數與對照組有極顯著性差異,并且數值降低,則表明煮蝦組的肝臟可能發生萎縮等情況,但是具體判斷需要進一步實驗。

表6 南極磷蝦樣品最大給樣量實驗后小鼠的臟器系數(%)Table 6 The organ coefficient of mice under the maximum does of the Antarctic krill samples(%)
上述結果顯示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給樣量分別是599.04、62.71g/kg,則小鼠對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的最大耐受量分別大于599.04、62.71g/kg。折算成成人劑量時分別是我國規定的每人每天最大氟攝入量的324.87倍和21.85倍。有研究顯示[10]大鼠連續一周大量食用南極磷蝦會產生氟蓄積,測定機體主要部位的氟含量,表明蓄積的氟對機體特別是骨有一定的影響。南極磷蝦的氟富集反應[11]是來自海水,可以通過殘殼對氟再吸收。如此高的氟攝入量,作為食品時進行安全性評價,根據我國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的相關規定的急性毒性劑量分級標準[12],大鼠一次口服或者24h內多次口服的LD50>15000mg/kg時,大致相當于體重70kg人的致死劑量>1050g,無急性毒性,本實驗中,無實驗小鼠死亡,則可以判斷南極磷蝦煮蝦和蝦粉受試物無急性毒性。
另一方面,急性毒性實驗僅能判斷短時間內受試物的急性毒性,而且一般用于研究新研發藥物的毒理性評價,在藥物實驗時,大多數引起死亡。本文中受試物南極磷蝦是一種可能的食品,則南極磷蝦的急性毒性實驗和藥物的急性毒性實驗是有較大區別的。一個全方面的食品安全性評價需要結合其他指標,且需進一步的慢性實驗進行評價。本急性毒性實驗顯示南極磷蝦煮蝦可能對小鼠肝臟有損傷,但具體的判斷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
[1]孫松.南極磷蝦[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2,24(4):57-60.
[2]Tou J C,Jaczynski J,Chen Y C.Krill for human consumption: Nutritional value and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J].Nutrition Reviews,2007,65(2):63-77.
[3]Yoshitomi B.Utilization of antarctic krill for food and feed[J]. Food Chemistry,2004,43(2):45-49.
[4]孫雷,周德慶,盛曉風.南極磷蝦營養評價與安全性研究[J].海洋水產研究,2008,29(6):57-64.
[5]GB/T 15193.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S].
[6]GB/T 21757-2008,化學品急性經口毒性實驗急性毒性分類法[S].
[7]張銑,劉毓谷.毒理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233-234.
[8]GB/T 15193.3-2003急性毒性實驗[S].
[9]陳守良.動物生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0]葛魯娜,劉肖帥,武曉云,等.食品與藥品[J].2012,14(5):172-174.
[11]潘建明,張海生,劉小涯.南大洋磷蝦富氟機制I.氟的化學賦存形態研究[J].海洋學報,2000,22(2):58-64.
[12]GB/T 15193.1-2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程序和方法[S].
Study on acute toxicity of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
ZHAO Shou-huan,YANG Jing-ya*,WANG Zhi-he,SONG Shu-jie,SUN Li-chu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Objective:An acute toxicity test was used to obtain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safety of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Methods:Lab mice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wo tested ones were fed with samples made by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olled ones were fed by SPF mice food.Seven consecutive days of ob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cord were needed.Results:Moisture content of samples,made by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were 14.14%and 15.47%,respectively,ash content were 12.54%and 10.93%,respectively.Furthermore,crude fat content of dry samples were 15.59%and 2.56%,respectively.And fluoride level were 1399.84mg/kg and 186.77mg/kg,respectively. After seven consecutive days of observation,there were no death cases.In fact,all the mice were normal.To conclude,there was no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sted and controlled mice.The original maximum given dose of SPF mice food,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 were 290.89,599.04g/kg and 62.71g/kg,respectively.The converted adult doses were 32.73,64.22g/kg and 7.18g/kg,respectively.There was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between liver coefficient of tested and controlled mice,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s.Conclusion:The maximum tolerance dose of boiled Antarctic Krill and shrimp powder were above 599.04g/kg and 62.71g/kg,respectively.The safety of boiled Antarctic Krill needs further subchronicresearch as it may be harmful to liver.
Antarctic Krill;acute toxicity test;maximum given dose;maximum tolerance dose
TS201.6
A
1002-0306(2014)08-0352-04
10.13386/j.issn1002-0306.2014.08.072
2013-08-05 *通訊聯系人
趙守渙(1990-),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生物制藥。
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主題項目(2011AA0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