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斌/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口蹄疫防控問答
李克斌/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每逢春節前后,往往是口蹄疫多發之際,不僅給養殖戶造成了較大的損失,也嚴重地影響了我國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究其原因,主要是口蹄疫的流行形勢發生了變化,使得免疫過的動物群體往往也會有口蹄疫的發生。當然,也與其他因素相關,如春節前后溫度低、濕度大等氣候因素有利于口蹄疫病毒的滋生,春節前后養殖場的飼養員相對短缺導致飼養管理有所放松,以及人員和物資的大流動等原因給口蹄疫的發生和流行創造了一定的條件。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豬、牛、羊等偶蹄類動物為主的急性、熱性、可遠距離傳播的傳染性疾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傳染病;生物武器安全公約組織將其列入重點檢查對象;我國將該病列入一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一類傳染并寄生蟲病名錄,并發布了一系列的法規文件。
口蹄疫分布范圍廣泛。據OIE對178個成員國家和地區2009~2010年FMD疫情狀況的調查統計,確認發生過FMD的有132個,從未發生過FMD的僅有30個,其中大部分是島國,其余16個國家狀況不明。
口蹄疫一旦暴發,能迅速演變為生物災害,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貿易、形象受損。是烈性傳染病,發病率幾乎達100%。幼畜惡性型死亡率通常50%,有時可達100%。種畜價值喪失,奶產量平均下降40%,肉產量下降30%~40%。役用畜使役能力下降;防疫經費昂貴。
世界各國對該病非常重視,無論是存在口蹄疫的國家,還是已經消滅了口蹄疫的國家,都動用大量的科研和經濟力量控制和防止口蹄疫的發生。對FMD的防控國際上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撲滅根除戰略。以強制撲殺全部病畜和可能感染病毒的易感畜為主,以其他措施為輔。第二種,免疫控制戰略。以免疫措施為核心,輔助以其他措施。第三種,預防戰略。以限制牲畜及其產品進口為主要措施。
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只靠獸醫界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必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就像“農田里殺害蟲”,需要“整片推進”。
易感動物種類多;疫源地廣泛;在癥狀出現前,從病畜體就開始排出大量病毒,使得排毒難以及早發現;病毒可隨各種分泌物和排泄物同時排出;傳播因素較多;感染的動物能長期帶毒排毒,病毒可在體內存活數月、數年或終生,并在群體中能世代傳遞,尤其是空氣傳播在FMD流行病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口蹄疫病毒抵抗力、感染力、排毒力、傳播能力很強。
首先,我國毗鄰的國家眾多,周邊接壤的國家一直都有口蹄疫暴發的報道,所以口蹄疫的發生不具有偶然性。其次,口蹄疫病毒極易變異,防治口蹄疫等于防治七種病或多種病。口蹄疫血清型多、毒株多、免疫性弱,各型之間均無交叉免疫性、型內各毒株之間有明顯的抗原差異(0~100%)。因此,免疫用疫苗毒株及其效力必須與流行毒株及流行強度相互匹配。

口蹄疫病毒具有怕熱不怕冷、怕干不怕濕的特性,時至隆冬來臨之際,正是口蹄疫易發之時,更重要的是,2013年口蹄疫的流行形勢又發生了變化,以緬甸98毒株(O/ Mya98)為主的O型口蹄疫的流行還未減弱,又從境外傳入了東南亞97毒株(A/Sea-97/G2)A型口蹄疫的流行,同時也有泛亞O型口蹄疫臨床發病的報道。與以往不同的是,在自然流行過程中,A型口蹄疫病毒主要引起牛、羊感染和發病,豬的病例極少;然而本次流行的A/Sea-97/G2毒株對牛、豬都有致病性,并都有臨床發病的報道,且在牛上,毒力高于2009年湖北武漢A型流行毒約10倍之多。另外,我國目前還沒有正式批準可以準許使用于豬A型口蹄疫的疫苗、實際發病情況難以全面掌握以及周邊國家疫情不斷。使得原本復雜的國內疫情形勢變得更加令人困惑。總體來說,2013年冬季以及來年春季口蹄疫防控面臨的形勢是內憂外患,血清型復雜、毒株繁多,有效防控迫在眉睫。為此,應有清醒的認識,科學應對。
2010年以來,我國O型FMD的流行趨勢發生了新的變化,緬甸98譜系FMD病毒再度侵入我國,優勢毒株為緬甸98(MYA98),給我國乃至世界O型FMD的防控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該譜系病毒常年流行于緬甸、越南、老撾、泰國等東南亞國家,2010年蔓延至日本、韓國、蒙古、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引起豬、牛、羊、鹿等動物發病和全球關注。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稱為是引起近50年來亞洲最嚴重的一次口蹄疫大流行。
東南亞97毒株A型口蹄疫(FMD type A/ASIA Sea-97) 在 2012~2013年間就在中亞和東亞流行,目前,正在快速擴散,從東亞(泰國、越南)開始,向東亞和中亞的北部地區不斷擴散,現已蔓延到了歐亞大陸的東部和南部(巴基斯坦、伊朗)陸地(土耳其),正在對歐洲形成威脅。
2013年2月27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廣東生豬發生了A型口蹄疫。這是我國首次報道豬發生A型口蹄疫,是一個危險信號。因為,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批準針對預防豬A型口蹄疫的疫苗,而且,該毒株與近年來東南亞國家流行毒株高度同源,調查分析顯示,是很可能從境外傳入的,且該毒株致病力較強,感染畜種多,其中牛、豬最易感,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網站信息,2010年以來,我國O型疫情主要由O型緬甸98毒株(Mya/98)和泛亞(PanAsial)毒株引起。泛亞毒株,1990年分離自印度。該毒傳播能力很強,在1999~2001年,曾引起整個亞洲(及英國)大規模暴發疫情,并遠播至非洲和歐洲,震動了全世界。1999~2000年泛亞毒株也在我國引起口蹄疫大流行,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影響巨大,催生了我國強制免疫政策的出臺。自1998 年泛亞毒株傳入我國以來,其流行特點發生了較大變化,既有牛發病,也有牛、豬和羊交替發病。2011年以來流行于貴州、西藏和寧夏的泛亞毒株與1999年前后引起全球O型口蹄疫大流行的泛亞毒株無明顯的進化關系,而與2010年9~10月越南、柬埔寨等國家流行的泛亞毒株的同源性為99%左右,屬于高度同源,說明又有新的毒株從國外傳入。近期的報道顯示,該毒株不僅引起牛發病,還在越南引起大量豬發病;除東南亞外,我國周邊的印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遠東,近黑龍江省)都有發病的報道,說明,該毒的傳播范圍仍在擴大。
根據2013年1~9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發布的口蹄疫疫情消息等可以看出,近期口蹄疫的預防既要考慮O型的緬甸98毒株、泛亞毒株等,還需要兼顧A型的WH毒株和東南亞97G2毒株。使用口蹄疫疫苗首先要考慮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的匹配性,另外還需考慮疫苗的廣譜性(即能保護田間所有流行毒株)、與疫病的流行強度等因素,根據現有的口蹄疫疫苗種類,目前只有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牛口蹄疫O型、A型雙價滅活疫苗才能匹配。從最近對該疫苗的使用的情況可以看出,該疫苗可有效預防目前口蹄疫的發生。
是國家/世界口蹄疫參考實驗室和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應對2010年突發的緬甸98(MYA/98)毒株口蹄疫疫情,而緊急研制的一種新的疫苗,可以預防豬、牛、羊等動物的O型口蹄疫,被用于全國口蹄疫的強制免疫接種。通過2年多的大規模臨床使用反饋:第一,在臨床使用,不良反應少;第二,該疫苗能有效預防O型FMD的發生,即使是在2011年冬天極度寒冷和2012年高寒高濕的情況下也能保護免疫動物不受感染;第三,高效力的該疫苗,還可用于緊急免疫接種,對迅速控制疫情蔓延有效。第四,目前用于牛、羊、鹿也得到了有效的效果。
該疫苗是為應對2013年疫情形勢的新變化而專門生產的疫苗,目前只有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它啟用了戰略應急儲備技術,增添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濃縮、純化等技術新進展,既可以用于預防O型口蹄疫,又可以預防A型口蹄疫。目前正在被許多大型養殖場所普遍使用,表現出了很好的防控效果。

李克斌,中農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專家,高級獸醫師,執業獸醫師(參加統考獲得),博士,研究方向為新獸藥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