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陽 郝文旭
摘 要:在土建工程施工工藝逐步成熟、價格體系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手段來降低成本,是工程項目取得經濟效益的根本所在。以策劃性方案為指導對土建工程成本進行控制,分別從進行道路規劃,減少后期二次施工;挖填平衡,降低運輸費用;優化級配砂拌制工藝;建設拌和站;成立專業測量隊伍和實施工區化管理等幾個方面詳細論述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證明,策劃性方案非常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策劃性方案;工藝改進 ;控制成本;土建工程
中圖分類號:TU20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1-0073-02
1 工程概況
由水電四局第三分局海東高鐵新區項目部承建的海東臨空綜合經濟園高鐵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E-4小區,位于古城東路以西,古城大道以南,與E-5小區相鄰。小區內設計有23棟住宅樓,總建筑面積106 537.20 m2,其中網點建筑面積5 349.62 m2,住宅建筑面積88 619.64 m2,包括3棟小高層(11層)和20棟多層(其中2棟為5層、18棟為6層)。在建筑結構形式上,高層采用剪力墻結構,多層則采用框架結構。
土建主體結構要求在2012-11-30前全部封頂,裝飾裝修工程于2013-08底完成并交房。
土建工程包括基坑開挖和回填、房心土回填、級配砂換填、鋼筋混凝土澆筑、道路施工等。
2 進行道路規劃,減少后期二次施工
為了使前期的施工便道產生更大的價值,項目部參照總規劃圖的線型布置,將施工便道布置在后期永久路面以下的路床上,按照永久路基的標準建設,并將寬度適當加寬,形成環形交通。這樣既可以作為前期的施工便道,便于開挖料、混凝土、砂石料和其他原材料的運輸,又可以經過反復浸泡、碾壓、平整等,達到甚至超過永久路床的標準。這樣一來,至少可以減少二次道路路床填筑2 600 m3。
通過有效的規劃和實施,在上級領導的多次檢查中,場內道路都得到贊譽和好評,并且這還為后期的道路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節約了成本。
3 挖填平衡,降低運輸費用
E-4小區的土質主要是稍帶弱腐蝕性的粉質黏土(覆蓋層的雜填土全部清除),卵石層是級配很好的砂礫石。
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土和砂礫石,項目部在開工之前根據地勘報告,進行了棄土和挖方的總體策劃和規劃:①計算回填土的方量,并就近攤平碾壓至設計高程;②規劃存土場地,便于基坑回填和房心土的回填;③砂石料使用到道路工程(項目部承建的園區內公路)的路基填筑或儲存;④存土場不足時預留開挖量,待回填時就近開挖。
通過挖填平衡和有效利用,合理地安排開挖土方的場內利用,進行室外標高以下回填13 600 m3,儲存回填土11 200 m3,可就近挖填土方5 500 m3,有效利用砂石料30 800 m3。因此,設計開挖土石方181 000 m3,實際上可外運棄土約為50 000 m3。
該策劃方案的實施不僅降低了開挖運輸的費用,而且大大地加快了開挖進度,僅用1周的時間就能夠將正在實施的19棟樓的基坑基本開挖完成。這樣,在圖紙到位很晚的情況下,可以為后續進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可在甲方、監理和其他各上級部門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4 級配砂拌制工藝優化
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基礎開挖必須達到第三層卵石層(持力層),設計基地標高與持力層之間采用級配砂換填。因此,絕大多數基坑都存在超挖現象,且個別樓號,尤其是3棟小高層連帶商鋪部位超挖量更大,僅此部位就需要換填13 800 m3,加上其他樓號,共計需要換填49 500 m3。指定的水電四局1#拌和站在生產混凝土的同時,為項目部能夠提供的機制級配砂只有700 m3/d 左右。
為了盡快完成基坑換填工作,減少在雨季進行基坑作業,確保工程安全和施工質量,項目部在填筑級配砂之前就級配砂的拌制方式和工藝進行了研究,最終決定采用現場拌制的方案:先進行拌制試驗,確定各個級配骨料的配合比;然后進行現場生產性試驗,確定拌制遍數和機械組合;最后大規模生產實施。
經過原材料配合比試驗和現場試驗,確定了“2車砂子+3車小石+2車中石”的體積比,采用“2臺挖掘機+1臺裝載機”拌制3遍,攤鋪前再進行1遍攪拌。采用這樣的工藝進行施工,經現場監理見證取樣試驗發現,其壓實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97 %,施工強度可以達到3 000 m3/d以上。
優化后的施工工藝不僅得到了建設施工人員的認可,加快了項目部的生產進度,確保了質量,而且在全區范圍內還得到了推廣應用。此優化方案,使項目部用4 d的時間就完成了原本需要近20 d才能完成的3棟小高層連帶商鋪部位的級配砂換填工作,極大地贏得了工期保證,僅此一項項目部就降低了近70萬元的工程成本。
5 果斷決策,建設拌和站
由于園區建設前期受征地、拆遷、改線等各種非生產性因素的影響,工程遲遲不能正常施工。2012-07以后,大部分小區才具備開工條件(拖延工期近4個多月),造成水電四局1#拌和站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各個小區混凝土澆筑強度的要求,項目部果斷決策要成立自己的拌和系統,但直到2012-08底才得到批準。
項目部利用半個月的時間完成了2 # 拌和站的場地平整、基礎澆筑、樓體安裝、配套設施完善等,于2012-09-16試運行成功。該拌和系統的投產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原本需要排隊打料,澆筑17~18 h的混凝土倉號,5 h即可完成,這就降低了作業人員的等待時間,保證了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同時還縮短了工序銜接的時間間隔。
拌和系統的建設投產,使大量其他小區的混凝土生產任務順利完成,為作業隊伍和班組降低了成本,為項目部贏得了利益。
6 其他
項目部成立之初,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保證工程質量,項目部就成立了自己的專業測量隊伍,保證工程24 h施工不停頓,連續服務,并加強與各級測量部門的溝通。截至目前,未出現任何測量質量問題。
建設工地嚴格實施工區化管理,每個工區都成立各種職能科室(工程管理、質量、安全、物資設備、測量、經營管理)。這樣既加強了工程現場的管理和服務,又鍛煉了隊伍,培養了人才。
7 結束語
目前,水電四局第三分局海東高鐵新區項目部E-4小區已經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部分樓號已經轉入砌體施工。在策劃性方案的指導下,各種可行的經濟技術方案得到了全面落實,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成本,又比那些早開工2個半月的項目還提前封頂(2012-09-11實現高鐵新區首棟保障房主體封頂),足以見得策劃性方案對工程管理和控制成本的促進作用。通過實踐和總結,在此希望這種管理理念和方式可以在今后的建設施工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丁冰.淺析如何控制建筑成本[J].科技信息,2010(35):550.
[2]周文生.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分析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0(19):132-133.
〔編輯: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