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新疆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10)
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服務貿易迅速發展,逐漸改變傳統意義上以貨物貿易為主的國際貿易格局,而生產性服務業對一國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服務貿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作為中國向中亞、西亞、俄羅斯開放的橋頭堡,新疆在向西開放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而生產性服務貿易作為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對新疆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產性服務業的概念,他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與知識產業相關的。隨后,Greenfield(1966)也提出,生產性服務業是政府、企業和有關組織向生產者提供服務產品和勞動。我國學者李江帆、畢斗斗(2004)認為,生產性服務業是指那些主要為滿足中間需求、向外部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生產活動提供中間投入服務,用于進行商業運作和更進一步生產而非主要用于滿足最終直接消費和個人需要的行業。
由于每個學者的研究角度和方向不同,關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分類,理論界并沒有一個完全嚴格的標準,生產性服務所包括的服務種類的界定也十分模糊。根據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對于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種類劃分也各有不同,鑒于此,本文依據生產性服務業的定義,將運輸、通訊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廣告作為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內容,將旅游、建筑服務、電影音像、其他商業服務作為消費性服務貿易的內容[1]。
一直以來,新疆的傳統服務貿易如旅游、國際運輸、其他商業服務在貿易規模上占主導地位。但是最近幾年,新疆的工業化建設為發展以生產性服務貿易為主的現代服務業奠定了良好基礎,工業園區和邊境貿易口岸霍爾果斯和喀什的建設和開放,為現代物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不斷快速發展,很多生產性服務產業從無到有,如金融、保險、咨詢、計算機等,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服務業體系,尤其是服務外包業,規模不斷擴大、領域逐步拓寬,已成為生產性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新疆正逐步從以消費性服務貿易為主的格局向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貿易格局轉變[2]。
2012年,新疆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15.32億美元,同比增長 26.78%,其中出口 8.82億美元,同比增長24.32%,進口6.50億美元,同比增長30.29%。2012年新疆旅游服務貿易額8.67億美元,占新疆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56.57%;運輸服務貿易額2.99億美元,占新疆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9.49%;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增速加快,其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廣告宣傳、其它商業服務貿易額分別增長508.30%、45.56%和150.99%。
2008—2012年新疆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總體上不斷上升,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明顯減少。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水平波動地提高,主要原因是出口額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而進口額正好相反,導致生產性服務貿易總額總體呈現小幅波動上漲趨勢,這是由新疆服務業經濟總量相對較小,服務貿易與全國相比發展比較滯后,如物流、咨詢、信息等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的現實情況決定的。同時從表1可以看出新疆生產性服務貿易占新疆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小且波動比較明顯,除2009年和2012年以外比重基本維持在31%~41%。

表1 2008—2012年新疆生產性服務貿易進出口額
大多數研究者比較傾向于運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評判一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該指數反映了相對于世界市場由其他國家或地區供應的同一種產品而言,本國或本地區生產的同種產品是處于效率的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以及優劣的程度,是分析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主要衡量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TCi表示第i種商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Xi表示第i種商品的出口額;Mi表示第i種商品的進口額。TCi指數的取值范圍為(-1,1),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國或地區在該種商品的出口上具有競爭優勢;越接近于-1,表示一國或地區在該種商品的出口上競爭力較差[3]。表2是2008—2012年新疆八類生產性服務貿易行業的TC指數。

表2 2008—2012年新疆八大類生產性服務貿易行業TC指數
2008—2012年新疆服務貿易TC指數分別為0.15、-0.19、0.11、0.18、0.15,總體看,TC指數不斷上升,表明服務貿易競爭力總體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出現負值,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貿易發展。TC值在(-1,-0.6)區間時表明處于極大競爭劣勢,在(-0.6,-0.3)時有較大競爭劣勢,在(-0.3,0)時有微弱競爭劣勢,在(0,0.3)時有微弱競爭優勢,越靠近1表示競爭優勢越明顯,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除了少數產業在少數年份TC指數是正值,基本上都是負值,考慮到進出口兩方面因素,說明服務貿易進口對出口競爭力有較大影響,新疆服務貿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服務貿易的進口[4]。
分行業看,新疆的咨詢業表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從2010年到2012年連續三年是正值。新疆的保險、專有權利使用處于明顯的劣勢,而金融、廣告和宣傳的競爭優勢隨著新疆經濟的發展逐漸開始顯現。但運輸業是一個例外,一地區貨物貿易的發展可帶動本地區運輸業的發展,而新疆運輸業卻在貨物貿易持續增長情況下,競爭力指數表現為負值,說明新疆運輸業發展存在特殊性。
2012年新疆的旅游、運輸等傳統領域服務貿易增勢平穩,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廣告宣傳、其它商業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增速加快,開始擠占傳統服務貿易的市場份額。總體來看,新疆的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存在國際競爭優勢,而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基本表現為競爭劣勢。但是考慮新疆特殊的地緣優勢、中亞各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國家對新疆的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響,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新疆的服務貿易以旅游、其他商業服務等主要利用自然資源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而現代化服務貿易如通訊、金融、計算機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對新疆服務貿易的貢獻很小。第三產業整體的發展水平過低,農業、工業和建筑業沒有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導致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比重較低,內部結構也不合理,高端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較慢。
由于新疆的生產性服務貿易對外開放較晚,開放程度低,發展相對滯后,人才儲備嚴重不足。一方面,相關政府部門和外貿企業人員缺乏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產性服務貿易在新疆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新興服務貿易的高端人才極度匱乏,人才短缺、知識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成為新疆生產性服務貿易發展的瓶頸。
首先,服務貿易管理部門不健全,目前新疆只有自治區商務廳和烏魯木齊市商務局設立了服務貿易科室,且存在職責不明確,多頭、交叉管理的現象;其次,服務貿易立法滯后,新疆現有的法律依據層次低且可操作性差,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存在滯后性和片面性;第三,服務貿易統計制度不完善,難以準確評估服務產業的發展狀況,不能為新疆服務貿易政策制定提供有效信息。
新疆在利用已有的比較優勢,鞏固傳統貿易的基礎上,要更加重視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逐步發展金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提高新疆服務貿易的層次,從而進一步提升生產性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并且要充分利用和周邊國家簽訂的一些區域性協定,并抓住2012年俄羅斯加入WTO和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機遇,進一步提升新疆新興服務貿易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力[5]。
首先,政府應提出促進全疆服務貿易發展的資金扶持計劃,設立政府專項扶持資金,主要從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和服務園區建設政策的角度制定具體可執行的計劃。其次,要充分利用中央的援疆政策,切實將內地援疆工作與新疆服務貿易發展相結合,加強發達地區與新疆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第三,通過承接內地的先進服務產業轉移,帶動新疆服務貿易企業發展,引導新疆服務貿易向更高水平推進。
產業園區所帶來的聯動性作用十分巨大,因此要強化新疆特殊經濟區的服務貿易基地作用,大力發展喀什特殊經濟區、中哈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及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的商品銷售、會展服務、金融服務、倉儲運輸等服務貿易。
人才競爭將是未來服務競爭的焦點之一。對于新疆來講,重視服務貿易,尤其是生產性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可通過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同時也要充分挖掘自治區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資源,盡快培養一批服務貿易的專業人才,通過建立高校引導機制,鼓勵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開設不同層次和類型與服務貿易相關的專業及課程;積極引進大型培訓機構入駐新疆,以培養適合企業需要的服務貿易人才。
[1]2011年新疆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EBOL].商務部網站,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h/2012-04-13/94347.shtml.
[2]任華.新疆服務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1.
[3]汪素芹.國際服務貿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4]段秀芳.中國新疆與中亞經貿發展面臨八大機遇[J].經濟問題探索,2006(3).
[5]胡毅.中國新疆與中亞區域經濟貿易[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