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彥鈞


前不久,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在中國的西部制造業重鎮——四川成都舉辦的新一輪“羅克韋爾自動化產品展示”活動上,首次介紹了其致力于幫助中國制造企業建立智能、開放和安全的“互聯企業”,從而推動中國智能、安全和可持續生產的宏偉愿景。
總部位于美國的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專注于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公司。在其品牌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中,幫助客戶提高生產力并且推動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是該公司的使命。“互聯企業”概念的提出延續了羅克韋爾自動化一以貫之的創新能力,有助于幫助中國企業加快全面提升可持續的國際競爭力的進程。就此話題,《中國經濟信息》雜志記者在成都采訪了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柯思齊先生。
中國經濟信息:貴公司創造性提出的“互聯企業”概念的背景是什么?
柯思齊:從經濟層面來講,從大趨勢看,首先是人口結構的變化,現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邁入中產階級,這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所以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大的機會。中國的GDP在持續增長,人們收入不斷增加,城市人口不斷增高,所以消費力量是越來越強的。這就意味著對制造商有更高的要求,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有更高的要求,對能源供給有更高的要求。因而,我們不能采用以前的生產方式,必須要使用智能制造,使用互聯企業的方法去生產,才能提高生產力,才能在下一輪的競爭中體現出優勢,滿足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
中國經濟信息:建立“互聯企業”的必備條件是什么?
柯思齊:如果想要打造互聯企業的話,首先企業的領導要有一個建立互聯企業的愿景,要非常深刻地理解建立一個互聯企業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益處。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實現全面的互聯,各種各樣的互聯企業都可以為企業帶來益處,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
第二步,要組建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是跨部門的,可能不僅僅是工程師,包括財務部門,包括運營部門等都要參與其中,另外也要找到一個很好的,可以長期信賴的合作伙伴,比如說像羅克韋爾自動化這樣的企業。
第三點就是技術,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建立一個安全的、開放的、未經修改的工業以太網,讓設備、工廠、企業和供應鏈信息可以相互聯通起來。羅克韋爾自動化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這樣的架構,并提供一定的咨詢服務。
中國經濟信息:貴公司認為中國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最大挑戰和最大機會是什么?
柯思齊:對中國而言,一個特別的挑戰是時間,因為可能中國很快就會失去一些競爭優勢,比如說廉價成本,所以我們就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能夠運用一些新技術保持我們的競爭力。在機遇方面,中國的機遇是非常巨大的,剛才介紹背景的時候我們已經提到——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步入中產階級,這將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另外,雖然中國制造業發展得比較晚,但也有一個后發優勢,我們很多東西是新的,所以我們上新項目的時候容易運用一些最先進的設備。我們看到有一些客戶在過去的幾年,他們的制造工廠可以跟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造工廠媲美,在國際上也是很具有競爭優勢的。
中國經濟信息:中國市場現在競爭非常激烈。貴公司在中國市場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貴公司的產品主要針對哪些行業?
柯思齊:我們的競爭優勢可以體現在各種各樣的行業。我們的一個特點是我們的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可以很好的集成在一起。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商品,更是一種價值,這其中也包括咨詢服務的價值,舉個例子:比如說機械設備制造商,在設計層面我們就可以介入進來,利用我們的知識和經驗幫他們打造更加高效的設備。另外,我們在中國市場有一個很特別的渠道策略,我們并不是孤軍奮戰,在中國我們有12家授權分銷商、97家系統集成商、13家戰略合作伙伴、4家全球戰略聯盟和36家產品協作伙伴。和這些合作伙伴的聯合構成了我們另一個競爭優勢。我們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很多行業里面,9年之前我們的主要應用行業還是一些能源密集型的行業,比如說采礦、冶金、基礎設施,現在包括汽車、輪胎、油氣、石油天然氣、食品飲料、制藥,這些行業我們都有介入。
中國經濟信息:中國政府提出“美麗中國”這個概念,而且出臺了很多環境保護的政策。貴公司在推動中國可持續發展上,將會有一個什么樣的表現?
柯思齊:首先我們的技術可以幫助中國變得更加可持續,在技術層面就是更加有效地利用我們的能源,我們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也可以使得生產更加的高效,高效就可以節約很多的能源。
中國經濟信息:利益最大化并不是企業追求的一個最終目的,真正有意義的是企業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貴公司作為國際性的跨國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有什么樣的表現?
柯思齊:其實我們的技術并不是說只是為了幫助我們爭取更大的利潤。我們的技術要確保能幫助企業更加有效運用能源。我們公司的愿景也是讓生活更美好。為了回饋社會,羅克韋爾自動化于1998年發起了“羅克韋爾自動化與中國大學共勉”項目,長期支持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十五年來,已經在國內和58所高校合作建立了羅克韋爾自動化聯合實驗室,共為高校合作伙伴捐贈了價值1.1億人民幣的設備,并提供獎學金、獎教金約1100萬人民幣,相關的捐資助教活動還在持續不斷地進行。這些實驗室匯集了羅克韋爾自動化最先進、最具代表性的軟硬件設備,平均每年有數千名學生受益于實驗室課程,近千篇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在實驗室完成,師生們編纂了幾十本高質量的教科書和實驗指導書,促成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項目60余項,從實驗室走出的畢業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備受用人企業的歡迎,而且很多畢業生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業務骨干力量。
中國經濟信息: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貴公司未來3到5年,在中國還有哪些新的發展計劃?
柯思齊:在過去的5年里,我們在中國做了兩個重大的收購,一個是收購了西安的恒生科技公司,另外一個是2012年收購了哈爾濱九洲電器的高壓變頻器業務,這就是在中國的投資。在未來我們還會繼續關注這種投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