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



近日,《中國經濟信息》接到消費者投訴稱,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廊坊朝陽分店(以下簡稱:廊坊沃爾瑪)銷售的“長方圓”牌羔羊肉片涉嫌造假。
經記者與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內蒙古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赤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天津市東麗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等部門采訪核實,證實該產品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動物產品檢疫合格》標識均系偽造。
從生產到銷售,“長方圓”牌羔羊肉片所涉的證件無一真實。從進貨到監管,廊坊沃爾瑪、廊坊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廊坊市工商局皆避重就輕。商家無良經營和職能部門監管不力,使沃爾瑪售假行為時刻威脅著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偽造生產許可證
2013年12月10日,記者在廊坊沃爾瑪生鮮區購買了一份“長方圓”牌羔羊肉片,凈含量400克,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號為QS1504 1101 0046,生產廠家為: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8日、19日,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劉局長給記者先后兩次發來郵件,提供了該產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和《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正本、副本。
劉局長表示,該產品生產廠家名稱標注錯誤,正確的生產廠家名稱為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
在該產品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該證書發放時間為2011年12月28日,有效期至2014年12月27日,證書編號:QS1504 1101 0046。
為核實該證件真偽,記者與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赤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取得聯系。
赤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回函稱: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3月28日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速凍食品【速凍其他食品(速凍肉制品)】(QS150411010046),2011年3月27日有效期屆滿未向赤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延續換證申請。該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已注銷。
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回函稱,經查: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28日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證書編號:QS1504 1101 0046,產品名稱:速凍食品【速凍其他食品(速凍肉制品)】,有效期至2011年3月27日,食品生產許可證上的流水編號為00226489(正本),0026490(副本)。該公司在食品生產許可證到期后未再申請延續換證,食品生產許可證已過期無效。從你社提供的食品生產許可證影印件看,證書發證日期2011年12月28日,有效期2014年12月27日,證書流水編號仍為00226489,00226490,確認該證書為偽造。
食品生產許可證是工業產品許可證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由國家主管食品生產領域質量監督工作的行政部門制定并實施的一項旨在控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生產條件的監控制度。該制度規定:從事食品生產加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生產條件,按規定程序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方可從事食品生產。沒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食品,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銷售無證食品。
那么這個由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提供的,2011年12月28日發放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又是從何而來呢?
動檢標識造假
記者在廊坊沃爾瑪購買的“長方圓”牌羔羊肉片,其包裝顯示為:凈含量400克,生產日期:2013年11月10日,產品外包裝上粘貼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上的編號為蒙:00047203588。
為核實該產品的動物產品檢疫情況,記者與內蒙古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取得聯系。該所在回函中稱,由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有限公司生產的“長方圓”牌羔羊肉片產品包裝上粘貼的號碼為蒙:00047203588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不屬于我所發放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
該所證件科王秀英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內蒙古自治區所發放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號碼均為十位數,從來沒有發放過十一位數的號碼。
那么,這個十一位數的《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從何而來?
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劉局長向記者提供了一張編號為1200478224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稱該檢疫單就是記者所購買產品該批次的檢疫單。并表示該產品不是由內蒙古自治區的廠家直接銷售,而是由天津長方圓肉類食品有限公司負責經銷,在天津做的動檢。
在該檢疫合格證明中標注著,產品名稱:羊產品,生產單位名稱地址: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目的地:河北省廊坊市,本批動物產品經檢疫合格,應于叁日內到達有效。官方獸醫簽字:于廣仁。簽發日期:2013年12月9日。在(動物衛生監督所檢疫專用章)旁邊蓋了一個橢圓形的章,章上有“天津市東麗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檢疫專用”。在備注一欄中有“1505017707”和另一組數字。
記者致電天津市東麗區動物衛生監督所,該所高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屬于換證,他們是從內蒙古過來的,換證前提供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編號為1505017707,就是備注欄中的第一組數字。
在高先生提供的編號為1505017707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中,記者看到,產品名稱:蒙羴羊產品,生產單位名稱地址: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目的地:天津市東麗區,本批動物產品經檢疫合格,應于伍日內到達有效。官方獸醫簽字:王剛。簽發日期:2012年6月20日。
細心的讀者不難發現,記者購買的“長方圓”牌羔羊肉片和“蒙羴羊產品”并非一種,對此,天津市東麗區動物衛生監督所高先生解釋:“我們就寫了羊產品”。從2012年6月20日到2013年12月9日,兩個時間相差近一年半的時間,早已超過了“伍日內到達有效”的有效期。延時一年半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是如何開具出來的?endprint
不僅如此,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劉局長在提供該產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時言辭鑿鑿,工商局是如何把“羊產品”定義為“長方圓牌羔羊肉片”的?“蒙羴羊產品”又是如何去掉兩個字,華麗轉身成為“長方圓牌羔羊肉片”通行證的?類似“李鬼”變“李逵”的事件是個例還是另有隱情?
無論是從產品生產日期(2013年11月10日)來看,還是從2012年6月20日開具的、伍日內到達有效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來看,即使“蒙羴羊產品”和“長方圓”牌羔羊肉片是一種產品,早出生一年有余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也毫不可信。
兩份動檢證明疑點重重,廊坊工商局和沃爾瑪卻“視若不見”,如果企業拿這種證明便可輕松過關,那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監管避重就輕
記者將廊坊沃爾瑪銷售假羊肉片的情況通報河北省廊坊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后,食安辦指派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區分局核查此事。
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劉局長先后提供了“長方圓”牌羔羊肉片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副本)、《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正本和副本、《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流水號:NO.00226490、編號為1200478224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廣陽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抽樣檢測工作單 2013年4季度廣陽地區商品質量監測》和《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檢驗報告》等材料。
在12月26日記者與劉局長的通話中,劉局長表示這些產品由沃爾瑪上級(北京總部)采購,相關材料也是由北京總部審核的。由于該產品是在12月9日下午進的貨,12月10日上的貨,所以這個批次還沒來得及檢查。但工商局方面在每個季度都有專項整治活動,無論是在專項整治還是在抽查中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在記者調查該情況之前,工商局對企業的《營業執照》、《全國工業生產許可證》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均沒有發現問題。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沒有取得全國工業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不得生產食品,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銷售無證食品。事實上,內蒙古赤峰碩豐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在2011年3月27日后便不再有生產資質,即使生產了也不得銷售。不允許銷售的產品又是如何取得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據劉局長講,因產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廠家名稱與實際生產廠家名稱不符,12月27日,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86條第二款“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規定,下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并對企業處以3.5萬元的罰款。因同樣原因,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已經對“長方圓”牌羔羊肉片進行了下架處理。
劉局長還告訴記者,經過他們的核查,天津開的動檢報告沒有問題,生產許可證及其它方面市局(廊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科正在調查。
截至發稿之日,廊坊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均未向記者通報最新查處情況。
在生產企業名稱標注有誤、食品生產許可證造假、冒用過期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粘貼假冒《動物產品檢疫合格》小標識這些問題上,生產企業名稱標注有誤和其它造假相比“不值一提”,但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避重就輕,將造假化于無形的做法是為了幫助沃爾瑪和企業逃避責任還是為了擺脫未盡到監管職責的處境?
2月18日,記者再次來到廊坊沃爾瑪采訪,遭到拒絕。
當日,廊坊工商局廣陽分局劉局長稱,他們已經對長方圓牌羔羊肉片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情況進行核實,確定該證在2011年便已過期。
至于該產品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劉局長稱已經與天津市東麗區動監所核對過,得到的回復與沃爾瑪提供的證明相同,所以劉局長認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是沒有問題的。
廊坊工商局廣陽分局經過核查,明知企業提供的《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是過期的假證,卻認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沒有問題,不知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些證件核查起來很容易,監管部門不可能不知道內情,工商局向媒體提供這些偽造的證件,很有可能和沃爾瑪或者供應商有說不清的關系。
食品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然而廊坊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和廊坊市工商局廣陽分局不但在日常工作中沒有發現“長方圓”牌羔羊肉片相關證件造假,在記者通報產品造假后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相關職能部門僅發現了該產品生產廠家名稱不符這一問題,其監管力度令人生疑。對食品安全工作負有綜合協調和監督指導職責的食安辦是如何做好當地的食品安全工作的?負責查處市場經營活動中的經銷摻假及假冒產品行為的廊坊市工商局又是如何對流通領域的違法違章案件進行查處的?對此,本刊將繼續予以關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