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質檢總局組織開展了玩具等39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日用及紡織品、電子電器、輕工產品、農業生產資料、機械安防產品和電工材料產品等門類。
共抽查了2 884家企業生產的3 011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其中2 564家企業生產的2 686批次產品合格,檢出32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0.8%。其中,車用汽油、玩具、學生用品、家用洗滌劑、永磁直流電動機等15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低于10%;家用燃氣用具、皮鞋、移動電話用鋰離子電池、隔離開關、消防水帶、磷肥、家用和類似用途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等12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介于10.1%~18.3%之間;移動電話、旅行箱包、家用衛生殺蟲用品、三相異步電動機、器具開關、復合外套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等6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介于21.9%~32.5%之間。
按企業生產規模劃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業數分別占抽查企業總數的17.4%、22.9%、59.7%,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2.6%、8.2%、14.9%。
本次抽查突出對消費品質量加強抽查,共抽查了19種日用消費品,約占抽查產品種類的50%,消費品抽查企業數和批次數均超過了本次抽查企業及產品總數的50%。抽查的39種產品中,涉及21種工業生產許可證產品和國家強制性認證產品,占本次抽查產品類別總數的53.8%。

除液化石油氣、安全帶、隔離開關3種產品為首次開展國家監督抽查產品以外,其余36種產品均為近5年內連續跟蹤抽查的產品。有33種產品均對以往抽查不合格企業開展了跟蹤抽查,其中17種產品不合格率下降、11種產品不合格率上升、5種產品不合格率持平。玩具、學生用品、旅游鞋等22種產品對上一次國家監督抽查的所有不合格企業均進行了跟蹤抽查。本次對322家上次抽查不合格的企業進行了跟蹤抽查,發現有118家企業由于已不再生產同類產品或已停產停業等原因未抽到樣品,實際抽查到204家企業的產品,168家企業的產品本次抽查合格,有36家企業連續兩次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
在本次抽查中,有6家企業違反《產品質量法》拒絕接受監督抽查,分別是:四川省的成都月月紅鞋業有限公司在皮鞋抽查中拒檢;廣東省的東莞市英貝特杰能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在移動電話用鋰離子電池抽查中拒檢;河北省的保定氧化鋅避雷器廠、山東省的臨沂市瑞然電力器材有限公司在復合外套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抽查中拒檢;浙江省的樂清市虹橋邦揚電子廠、廣東省的新豪(東莞)電子有限公司在器具開關抽查中拒檢。
針對本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已責成各省(區、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做好拒檢企業和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的后續處理工作,依法責令企業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按照有關規定監督銷毀或者作必要的技術處理,將本次抽查不合格產品情況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并加大對生產企業的后續跟蹤監督檢查力度。